去年《屍殺列車》大收旺場,我們都見證到韓國電影人拍攝娛樂性與「有意思」並重的故事的能力了。《活埋 35 夜》(Tunnel)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影片在當地連續 4 周票房冠軍,破了千萬入場人次,非常受歡迎,不知道來到香港又會不會同樣成功?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活埋 35 夜》:一部叫政府和商人「死開啦!」的娛樂片

【影評】《活埋 35 夜》:一部叫政府和商人「死開啦!」的娛樂片

去年《屍殺列車》大收旺場,我們都見證到韓國電影人拍攝娛樂性與「有意思」並重的故事的能力了。《活埋 35 夜》(Tunnel)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影片在當地連續 4 周票房冠軍,破了千萬入場人次,非常受歡迎,不知道來到香港又會不會同樣成功?

電影的韓國原題直譯是「隧道」,可能不夠吸引吧,香港的電影公司就譯作「活埋 35 夜」,感覺「災難性」強好多,個人而言覺得也無不可,只是我老早知道是 35 夜,某程度上就是「劇透」了。太有心理準備,就少了點緊張刺激感。

故事是這樣的:男主角李正秀駕車進入隧道,怎料這個剛通車一個月左右的隧道竟突然崩塌,兩邊出口都給封住了,他與汽車被困在瓦礫當中,人雖然沒有受傷,卻也無法逃離,只能等待救援。

接著的劇情就是搜救行動,期間當然困難重重,豆腐渣工程不堪一擊,加上又落雨落雪,否則怎搞 35 夜?這一刻,觀眾最好奇的當然是,他斷水斷糧,如何捱 35 夜?

去年《屍殺列車》大收旺場,我們都見證到韓國電影人拍攝娛樂性與「有意思」並重的故事的能力了。《活埋 35 夜》(Tunnel)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影片在當地連續 4 周票房冠軍,破了千萬入場人次,非常受歡迎,不知道來到香港又會不會同樣成功?

電影有兩個你只能接受、不得反駁的設計:第一,李正秀仍能以手機通話,搜索隊與他能作有限度的溝通;第二,他剛好有兩支蒸餾水、一個本來送給女兒的蛋糕,可以充飢一陣子。然而,電會耗光,食物也會吃完,劇本就要想辦法「拖延」,到「合理」的時間才耗盡這些物資,又或者到時到候有「新轉機」,總之 35 夜餓你唔死。只要你接受這兩個設計,其餘的描述大致上就能好好享受,而且搜救隊長這個角色很搞笑,又有人情味,也為電影增加不少娛樂性。

搜救隊長飾演的是「好人」,來報導的傳媒、聞風而至的官員就是「衰人」了,記者只想搶獨家,官員則只為了搶光環,都令人氣憤。有趣的是,片中也有一家好傳媒,就是韓國電視台 YTN,因為這是真實存在的啊!原因不用多說了。

所以表面上來說,《活埋 35 夜》有齊令人緊張(封閉空間面臨斷水斷糧斷電)和「有意思」(對傳媒、官員的嘲諷)的地方,還不忘加上感人場面(家人的擔憂,妻子更到災難現場為救援人員煮食),雖然不是甚麼深度探討,但作為一部娛樂片而言,絕對是交足功課,而且製作上具有一定水平,演員(河正宇、裴斗娜和吳達洙)的表現更是出色,也加了不少分數。

去年《屍殺列車》大收旺場,我們都見證到韓國電影人拍攝娛樂性與「有意思」並重的故事的能力了。《活埋 35 夜》(Tunnel)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影片在當地連續 4 周票房冠軍,破了千萬入場人次,非常受歡迎,不知道來到香港又會不會同樣成功?

某些細節也寫得不錯,反映了韓國社會的種種問題,譬如開首不久李正秀報警求助,接線生慢條斯理只懂跟程序的表現,據說也是韓國時有發生的。又例如講寧可不理「僅」一條人命,也不要拖延隧道工程的「商人」思維,不只在韓國「熟口熟面」,香港也不遑多讓。集體利益是不是就一定比個人利益重要,這值得我們思考。

編導很盡力令電影豐富起來,表現其實已算不錯了,倒是覺得故事發展到中後段未夠戲劇性,最尾兩星期突然飛快地過了,只能怪我早就知道是 35 夜,心裡一直在盤算了。不過,李正秀最尾透過搜救隊長把口說的那一句話,還是那麼大快人心。

去年《屍殺列車》大收旺場,我們都見證到韓國電影人拍攝娛樂性與「有意思」並重的故事的能力了。《活埋 35 夜》(Tunnel)是另一個成功的例子,影片在當地連續 4 周票房冠軍,破了千萬入場人次,非常受歡迎,不知道來到香港又會不會同樣成功?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