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英雄電影類型存在已久,但不論是過去的《蝙蝠俠》(Batman)與《超人》(Superman),或是 2000 年代的《變種特攻》(X-Men)與《蜘蛛俠》(Spider-man),均無法像漫威電影(Marvel Studios)包辦的作品掀起長期熱潮且壟斷市場,而且部部賣座,幾乎沒失手可言。
超級英雄電影類型存在已久,但不論是過去的《蝙蝠俠》(Batman)與《超人》(Superman),或是 2000 年代的《變種特攻》(X-Men)與《蜘蛛俠》(Spider-man),均無法像漫威電影(Marvel Studios)包辦的作品掀起長期熱潮且壟斷市場,而且部部賣座,幾乎沒失手可言。
Marvel Studios 的主理人 Kevin Feige 絕對功不可沒。過去 Marvel 專注授權片廠開拍電影,1997 年首度主理的《Howard the Duck》慘淡收場;第二次全面投入電影世界,開山之作《鐵甲奇俠》(Iron Man)不容有失,這位熟悉漫畫與電影的監製,一方面找來出色的創作團隊,另一方面制定所謂的 MCU(即 Marvel 超級英雄電影宇宙,形同漫畫中設定的宇宙)。它不能單純當成系列續集的企劃,而是一個龐大的世界觀,包攬所有正反角色,只有地域距離之分,沒有正傳與外傳。
就以《星球大戰》(Star Wars)為例,正傳有 9 集電影,另衍生在故事時間線,同一世界觀的不同故事,或是主線角色的背景故事,即外傳。這也是宇宙觀的一種演繹,但有明顯的正副分野,亦令外傳顯得相對「不重要」。感覺上它只補完正傳的設定,不是 hardcore 支持者的話,不看也行。
MCU 聰明在沒有正副之分,每一個英雄都是獨立的「正傳」!而每一個「正傳」本身,又鋪排大宇宙(即《復仇者聯盟》)的故事骨幹,除非只追看個別角色,否則要看,就要看齊所有作品!例如要明白《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The Avengers: Infinity War)的背景,就要看《黑豹》(Black Panther)、《美國隊長 3》(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和《雷神奇俠 3:諸神黃昏》(Thor: Ragnarok);要知道蜘蛛俠為何出現,以及他與鐵甲奇俠的關係,就要看《蜘蛛俠》的新作《蜘蛛俠:強勢回歸》(Spider-Man: Homecoming)。
仿傚漫畫讓角色故事緊扣,提供「為何要看全部作品」的理由。而且,這正是對手忽略的細節。例如華納,傳統策略是鑽進單一英雄系列,如《蝙蝠俠—黑夜之神》(The Dark Knight)系列,確實叫好叫座,但之後呢?一來導演不想再拍,二來其世界觀設計根本容不下這麼多角色。直至 2010 年後,華納急起直追,試圖以《超人︰鋼鐵英雄》(Man of Steel)及《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一次過推出三個角色再衍生個別英雄 / 反派團體的獨立故事,做法顯得雜亂無章,加上電影口碑惡劣,令觀眾吃不消。結果華納又要推倒重來,走回既有的路線。至於索尼影業(Sony Pictures),曾試圖建立蜘蛛俠的世界觀,但失敗收場。而霍士(20th Century Fox)的《變種特攻》(X-Men)與《神奇 4 俠》(Fantastic Four),則未見龐大世界設定。
這個宇宙觀,不獨吸引觀眾追看,也令大家對過往不認識的二線英雄(如蟻俠)產生興趣,產生足夠的市場支撐漫畫電影的大業。
如之前所言,漫威最懂利用人才,來自電視的 Russo Brothers、獨立電影製作人 Edgar Wright(後來取消合作)、James Gunn、Ryan Coogler 或 Taika Waititi,甚至《復仇者聯盟》之父 Joss Whedon,都不是高薪的頂級導演。透過起用另類人才,漫畫成功在超乎合理的成本控制下不斷注入新元素。10 年共 18 部作品,涵蓋不同故事種類:科幻、宮廷、俠盜、倫理、校園青春、諜戰、二戰,亦為觀眾帶來新意,提供不同角度去消化超級英雄。就連霍士也得在人才應用與題材制定上學習漫威,才有完全另類的《死侍》(Deadpool)與《狼人》(Wolverine)。
漫威作品還有一過人之處︰懂得製造驚喜。當年《鐵甲奇俠》的導演 Jon Favreau 一下無心插柳拍下 Nick Fury 的片後彩蛋片段,監製為保持秘密特意在試片移除有關部分,上映之前成功製造話題;上畫後,又因為片段令大家猜度將來是否有《復仇者聯盟》。之後,《鐵甲奇俠》續集、《雷神奇俠》(Thor)及《美國隊長︰復仇者先鋒》(Captain America: The First Avenger)均悉數加上彩蛋,一來為 MCU 鋪路,二來吊觀眾癮。或許人真的喜歡收集東西,又喜歡討論故事,彩蛋的出現就令漫威電影一上畫就成為漫畫迷甚至主流觀眾的焦點話題。又因為是茶餘飯後的話題,想參與討論就得去看。
由熟悉漫畫的人領導製作,建立宇宙觀,吸納優質主創團隊,善用彩蛋製造驚喜,不獨建立強勁的品牌影響力,亦著力提升作品質素。當然,漫威英雄電影也有瑕疵的,例如早期由菲林拍攝過渡至數碼製作,畫面顏色就出現問題,黑位不夠黑,色彩飽和度不足,再壯觀的動作場面也變得平平無奇,彷彿調色的工作馬虎了事。又出於系列統一性的需要,結果大部分電影作品都用上同一調色。平淡的色彩或許適用於反映現實,但色彩繽紛的漫畫呢?就似乎不對味。直至去年的《銀河守護隊 2》(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才有所改善。
另一方面,電影的配樂相對同類型大作亦顯得欠心思。配樂是說故事的工具,引導觀眾投入情緒,甚至是電影品牌的標誌,像《星球大戰》或《鐵金剛》,只聞其聲也記得作品。不過,漫威則像其他商業電影,過份偏重所謂的「Temp Music」,即依需要,以其他電影的配樂作藍本為配樂作曲。這種 A 級大製作,絕對需要一首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題曲才像樣。
也因為系列的高度統一性,令台前幕後的主創人失去「獨特性」,演員還好一點,但背後的導演編劇呢?就如消失了一般,沒有漫威品牌加持就甚麼也沒有。
《復仇者聯盟 3︰無限之戰》過後,超級英雄電影的潮流還可持續嗎?個人而言是不樂觀。Thanos 是這個系列的「超級大佬」,加上一班元老級英雄即將退休,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而因為漫威本身就是類型的代名詞,這可有大結局的意味。而市面上愈來愈多類近的超級英雄電影,觀眾產生厭倦是必然結果。其實《正義聯盟》(Justice League)略有退潮意味,《黑豹》確實在西方創造新奇蹟,但亞洲國家不算特別受落。
再說,去年的《雷神 3》已與《銀河守護者》風格相近,2019 年上畫的《Captain Marvel》已跟對手《神奇女俠》(Wonder Woman)撞題材,再變也很難耍出新花樣吧;最重要的,是市場能否持續每年消化 6 部或更多同類型,片長 2 小時或以上的電影呢?正如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所言,電影世界還有大量故事等待大家發掘,大家亦應重新出發。當然,超級英雄電影在未來依舊會存在,但個人認為,這 10 年的盛景將難以再現。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