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起,村上春樹《雜文集》收錄咗一篇關於 Jim Morrison 嘅文章,提及七十年代好幾位早逝嘅流行音樂巨星。用〈Soul Kitchen〉做題,佢以「肉的焦味」形容 The Doors 嘅歌。所謂青春,雖然滿載激情,但非常之短暫,埋藏喺裡面嘅能量,潛在嘅危險性,足夠為夜晚點火,將精神同埋肉體盡情燃燒。村上經歷過戰後最動盪嘅歲月,見證過理想幻滅所做成嘅創傷,對年輕人獨有嘅敏感、脆弱、崩壞,認識好深。佢早期小說,好多時就係寫原有嘅率真點樣逐漸失去。人被生活打磨,同時又需要抵抗某種「失落」,當中個體同群體之間無法融合、同化嘅矛盾,積累成唔同嘅虛空、虛無,甚至乜嘢係「真實感受」,都越來越難以把握,無法肯定。隨年齡增長,村上所關注嘅課題有所變化,尤其經歷過 1995 年「地下鐵事件」、阪神大地震等重大事故,其寫作生涯從此進入另一個階段。
村上喺純文學同大眾文學之間遊走,著作極之暢銷,當中如果有作品改編做電影,往往會係新聞話題,受到高度關注。近年,除咗濱口龍介套《Drive My Car》,仲有李滄東《燒失樂園》(Burning)都係改編自村上嘅短篇小說。兩個故仔原篇幅都好短,根本唔夠撐做長片,因此兩位導演各自擴充咗內容。前者延伸出嚟嘅故事,角色所經歷嘅事件同改變,尤其後半部,基本上已經唔似村上小說嘅世界。不過我意思,唔係批評佢唔似,亦唔係話要量度部戲夠唔夠忠於原著,而係由中段開始一路走到最後「愛的擁抱」,實在太過典型,搞到我幾乎以為睇緊酒井法子嘅溫情劇。我承認咁講可能同口味有關,未必公平,但對比起濱口龍介之前嘅作品,例如《偶然與想像》、《睡著吻別 醒來抱擁》等,《Drive My Car》確實變咗調。無可否認,濱口嘅改編好成功,不單止唔同地方觀眾反應都好好,康城、金球獎上台不在話下,連奧斯卡獎都攞埋,唔到你唔服。至於後者,由於李滄東關注點唔一樣,無法簡單比較,而原著〈燒掉柴房〉寫得非常之抽象,人物同行為之間因果關係模糊,灰色地帶好多,讀起嚟,都幾難話一下子理解到個故仔想講乜嘢。
文字上,曖昧不明係村上短篇小說嘅特色,但若果要拍成電影,就另外一回事。當年李滄東提到,佢進行改編時候,有參考美國作家福克納(William Faulkner)短篇經典〈燒馬棚〉。〈燒掉柴房〉啟發自〈燒馬棚〉。兩個故仔有相近地方,但虛與實拿捏,手法好唔同。《燒失樂園》係一部拍攝相當精良、扎實,戲劇力量足夠嘅電影。其中,關於階層、階級上落差,有明確指涉,對於一味追逐經濟發展嘅利與㢢,亦持一定批判態度,呢啲通過戲劇處理浮現嘅觀點,我相信,應該係來自福克納嘅影響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