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是一門需要龐大資金的生意,製作成本愈大,持份者愈多,它就愈不可能成為完全純粹的個人創作,除非是自資製作,或者是 Martin Scorsese、Quentin Tarantino 這類聲名顯赫的大導演。像籍貫加拿大的 Denis Villeneuve 才剛闖進荷里活不久(《銀翼殺手2049》 (Blade Runner 2049) 是他首部大製作,惜票房失敗),要將無數前人改編失敗的科幻巨著《沙丘》(Dune)拍成電影,面對耗資過億的製作,可以猜想背後每步必然是營營役役,構想一份可以實行拍攝的鏡頭清單(前車可鑒,曾經嘗試改編的智利鬼才 Alejandro Jodorowsky 就因滿腦無法實踐的實驗性狂想,令計劃終被腰斬)。這種經過高度計算的創作,使《沙丘瀚戰:第二章》每個落點也很準確,片段式的文戲武戲扼要地呈現「太空史詩」(space opera)壯闊的世界觀,滿足書迷、魔幻片影迷的各種期望——單看主角騎乘沙蟲的一幕,場面夠壯觀了吧。然而,在看完氣勢磅礴的「王子復仇記」以後,要問的是:除了達至官能上的滿足,《沙丘瀚戰:第二章》還餘怎樣的價值?大製作的電影本質終究是甚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