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托迪希恩斯(Todd Haynes)的電影,都是關於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困難與不可能。在他早期講華麗搖滾的《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影射大衛寶兒的 Brian Slade 透過誇張的打扮、虛構的人設、擺弄觀眾的假死表演,彷彿要把真正的自己收藏在層層掩飾之後。片中 Brian 的妻子不屑地對他說,「你就是害怕人們沒有誤解你!」。後來希恩斯的《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更將這個主題進一步發揮。六個年齡、性別、甚至膚色都各不相同的演員,共同演繹著名民謠、搖滾創作者卜戴倫。這裡,與其說卜戴倫是一個人、一個被描繪的對象,倒不如說卜戴倫是一個概念、一種精神。人的個性與呈現是流動的、是可變的、是曖昧的;我不在,但也無處不在。這大概是托迪希恩斯其中一個最獨到尖銳的觀點,是一種對人與人性深具智慧(intelligent;是智慧,而不是聰明)的體察。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五月的你,十二月的她》:對鏡猜謎

《五月的你,十二月的她》:對鏡猜謎

從來,托迪希恩斯(Todd Haynes)的電影,都是關於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困難與不可能。在他早期講華麗搖滾的《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影射大衛寶兒的 Brian Slade 透過誇張的打扮、虛構的人設、擺弄觀眾的假死表演,彷彿要把真正的自己收藏在層層掩飾之後。片中 Brian 的妻子不屑地對他說,「你就是害怕人們沒有誤解你!」。後來希恩斯的《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更將這個主題進一步發揮。六個年齡、性別、甚至膚色都各不相同的演員,共同演繹著名民謠、搖滾創作者卜戴倫。這裡,與其說卜戴倫是一個人、一個被描繪的對象,倒不如說卜戴倫是一個概念、一種精神。人的個性與呈現是流動的、是可變的、是曖昧的;我不在,但也無處不在。這大概是托迪希恩斯其中一個最獨到尖銳的觀點,是一種對人與人性深具智慧(intelligent;是智慧,而不是聰明)的體察。

從來,托迪希恩斯(Todd Haynes)的電影,都是關於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困難與不可能。在他早期講華麗搖滾的《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影射大衛寶兒的 Brian Slade 透過誇張的打扮、虛構的人設、擺弄觀眾的假死表演,彷彿要把真正的自己收藏在層層掩飾之後。片中 Brian 的妻子不屑地對他說,「你就是害怕人們沒有誤解你!」。後來希恩斯的《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更將這個主題進一步發揮。六個年齡、性別、甚至膚色都各不相同的演員,共同演繹著名民謠、搖滾創作者卜戴倫。這裡,與其說卜戴倫是一個人、一個被描繪的對象,倒不如說卜戴倫是一個概念、一種精神。人的個性與呈現是流動的、是可變的、是曖昧的;我不在,但也無處不在。這大概是托迪希恩斯其中一個最獨到尖銳的觀點,是一種對人與人性深具智慧(intelligent;是智慧,而不是聰明)的體察。

希恩斯新作《五月的你,十二月的她》(下稱《五月》)格局相對小巧,沒有《卡露的情人》(Carol)那種要側寫時代風氣的野心;電影主要圍繞妮妲莉寶雯飾演的伊莉莎白與茱莉安摩亞飾演的嘉麗絲兩位女性的互動與張力開展。伊莉莎白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女演員,她將要出演一部改編自真人真事的電影,藍本就是有夫之婦嘉麗絲多年前搭上只得十二歲的男生的故事。事件曾經是全國話題性新聞,嘉麗絲懷著男孩的骨肉入獄,後來出人意料地竟然跟這個外遇對象 Joe 繼續關係,渡過了廿多個年頭,甚至再生了一對龍鳳胎。電影始於伊莉莎白特地跑到喬治亞洲的沿海城市薩凡納,與嘉麗絲見面、採訪、甚至一同出遊,為演出做準備工夫。

從來,托迪希恩斯(Todd Haynes)的電影,都是關於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困難與不可能。在他早期講華麗搖滾的《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影射大衛寶兒的 Brian Slade 透過誇張的打扮、虛構的人設、擺弄觀眾的假死表演,彷彿要把真正的自己收藏在層層掩飾之後。片中 Brian 的妻子不屑地對他說,「你就是害怕人們沒有誤解你!」。後來希恩斯的《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更將這個主題進一步發揮。六個年齡、性別、甚至膚色都各不相同的演員,共同演繹著名民謠、搖滾創作者卜戴倫。這裡,與其說卜戴倫是一個人、一個被描繪的對象,倒不如說卜戴倫是一個概念、一種精神。人的個性與呈現是流動的、是可變的、是曖昧的;我不在,但也無處不在。這大概是托迪希恩斯其中一個最獨到尖銳的觀點,是一種對人與人性深具智慧(intelligent;是智慧,而不是聰明)的體察。

熟悉希恩斯的觀眾,都知道他從不諱言自己的同志身份。非但如此,打從希恩斯第一部長片《毒藥》(Poison)開始,「同志身份」就已經是作者其中一個重要的立足點 / 出發點,以此去質詢、撼動主流價觀和既定成規。故此,很自然地,「邊界」在希恩斯的電影中自然是一個經常出現和被討論的課題。邊界是誰劃下?誰決定邊界内的東西是被准許?邊界可以準確看得清摸得到嗎?在《五月》裡,希恩斯另闢蹊徑,用兩個女性看似庸常平凡的故事,去突擊各種不同的「邊界」。

作為一個女演員,伊莉莎白本身就是一個經常要活在邊界上的物種。正如她到中學分享時所說,當要演出情慾場面,到底演員是要演得慾火焚身,還是要克制自己讓人看不出是假戲真做呢?這種曖昧性,這種游移不定,是每個演員必須面對的關口。伊莉莎白對於這種曖昧性顯然有一定的了解,甚至她企求抹去自己與嘉麗絲的「邊界」:她學習嘉麗絲的生活習慣、她搽上與嘉麗絲一模一樣的化妝、她甚至跟嘉麗絲的男人上床。為了要在電影中演活嘉麗絲,伊莉莎白不惜一切地,要變成她。

從來,托迪希恩斯(Todd Haynes)的電影,都是關於要真正了解一個人——包括自己——的困難與不可能。在他早期講華麗搖滾的《紫醉金迷》(Velvet Goldmine),影射大衛寶兒的 Brian Slade 透過誇張的打扮、虛構的人設、擺弄觀眾的假死表演,彷彿要把真正的自己收藏在層層掩飾之後。片中 Brian 的妻子不屑地對他說,「你就是害怕人們沒有誤解你!」。後來希恩斯的《七人一個卜戴倫》(I’m Not There),更將這個主題進一步發揮。六個年齡、性別、甚至膚色都各不相同的演員,共同演繹著名民謠、搖滾創作者卜戴倫。這裡,與其說卜戴倫是一個人、一個被描繪的對象,倒不如說卜戴倫是一個概念、一種精神。人的個性與呈現是流動的、是可變的、是曖昧的;我不在,但也無處不在。這大概是托迪希恩斯其中一個最獨到尖銳的觀點,是一種對人與人性深具智慧(intelligent;是智慧,而不是聰明)的體察。

電影非常複雜的矛盾和張力正是由此而來:當伊莉莎白潛行滲透入嘉麗絲生命的每個細節時,嘉麗絲當然也察覺到,並且也會迴避、抵抗、反擊。嘉麗絲對伊莉莎白這個陌生人表面友善,但也不完全信任她;伊莉莎白明顯帶有目的而來,但她與嘉麗絲一家的接觸也非常坦白見誠。然而,電影一路發展下去,不論是伊莉莎白還是嘉麗絲,兩人都無法掌控全局,無法確切地把握那些「邊界」。《五月》去到後段,我們可以看到,嘉麗絲和伊莉莎白對自己和周遭的認知,都遭到徹底的動搖。

或許伊莉莎白花了很長的時間在嘉麗絲身邊,但最後她對嘉麗絲可能仍是一無所知。電影最後的畢業禮,嘉麗絲漫不經心的兩句,就讓伊莉莎白知道嘉麗絲才是在角力中佔上風的那個。伊莉莎白聞言之後不由自主的顫抖,大概就是那種在「邊界」之間失足墮下,對自己和自己所知道的現實失去把握的驚懼吧。《五月》最後一幕,我們看到伊莉莎白正在拍攝,重現嘉麗絲當年與未成年的 Joe 發生關係的一幕。伊莉莎白在鏡頭前把嘉麗絲演得風騷,言語間都是明刀明槍的挑逗;坦白說,這其實是對嘉麗絲最陳套、最「無腦」的演繹。伊莉莎白在電影後段,看過一段由其他替身演員演出的模錄映片段,他們的演出不也是這樣嗎?將嘉麗絲演成一個別有用心、要「吃掉」小鮮肉的蕩婦人,這不就是大家一直對嘉麗絲的理解 / 誤解嗎?換句話說,從伊莉莎白最後的演出來看,她扭盡六壬也接近不了嘉麗絲這個陌生女人的内核

伊莉莎白在片中有兩次曾經提及,她覺得自己將要接近某種真實,某種關於嘉麗絲本質的真實。彷彿那裡是有一個具體的、確切名為「真實」之物,可以被看見、被捕捉。但如果實際上並非如此呢?如果嘉麗絲所展現的每一面都有它真實的成份,嘉麗絲本身就是充滿矛盾而流動不定——你到底要怎麼去捕捉她呢?到最後,伊莉莎白很可能連自己也不十分了解。她會完全知道自己對身邊的人帶來的後果和影響嗎?似乎她也有不太自覺的部分。今時今日的世道愈趨黑白分明,大眾主流愈見道德化,對於人性的曖昧和複雜,更加難有理解和細嚼的空間。《五月》絕對是一部不從俗的電影,片中的每一場戲,都在考驗、刺激我們對人際關係、對感情、對自我認知的定見。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