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跟我一起感到快樂嗎?當年你離開韓國時,夢想的是這樣的生活嗎?跟一個猶太裔美國佬結婚,住在紐約東區一間狹小公寓。」 「既然這裡是我的歸屬,這就是我應當要過的生活。我只是個來自韓國的女孩,而你似乎忘記了我愛你這一點。」 「我沒有忘記,只是有時感到難以相信。」
「你跟我一起感到快樂嗎?當年你離開韓國時,夢想的是這樣的生活嗎?跟一個猶太裔美國佬結婚,住在紐約東區一間狹小公寓。」
「既然這裡是我的歸屬,這就是我應當要過的生活。我只是個來自韓國的女孩,而你似乎忘記了我愛你這一點。」
「我沒有忘記,只是有時感到難以相信。」
披著愛情的外殼,《從前的我們》(Past Lives)作為韓裔加拿大導演 Celine Song 的長片處女作,她將自己的經歷搬上大銀幕,想說的遠不止愛情,更多是移民後對故土的牽絆。女主角 Nora 作為導演的化身,是妥妥的敍事中心,故事因她的離去而展開,也因她的訣別而終結。
對移民者而言,故土是終其一生的誘惑,張開雙臂反覆召喚著回歸,暗示回歸的可能。而在影視作品中,故鄉的牽絆往往透過一些具象的事物顯現。在同樣關於韓裔移民美國夢的《農情家園》(Minari),故鄉是外婆帶來的家鄉食品,是所有作物都燒光後,仍然生機勃勃、根深入泥的韓國水芹菜。在《從前的我們》,故鄉是那些說著韓語的夢境,是童年的戀人、男主角海星;即使移民廿多年後,她已經與一個標準美國人無異,她仍無法撇除這個根源。
與故土誘惑相對的,是對大洋彼岸全新生活的想像、一個更廣闊世界的可能性,是她的美國丈夫 Arthur。在這兩個男人之間的抉擇,正是故土與新生活的取捨。
電影前段相當無聊,鋪墊將近一小時後,男女主角終於迎來了重逢,好戲也就上演。不難想像,隔著 24 年的時光,這對青梅竹馬的重遇並未如《愛在三部曲》(The Before Trilogy)般喋喋不休與相見恨晚,而是不同文化與成長經歷帶來的厚重隔膜,從尷尬的擁抱,到艱難的溝通,已表明破鏡早已無從圓起。最後 Nora 忍不住問:「你為甚麼要找我?」海星答:「我只是想再見你一面。」
多麼的溫柔浪漫,來自故土的召喚,再次試圖將她拉到過去的夢境之中。但她努力抵抗,保持冷靜理性——正如她當年提出中斷聯繫時強調:她移民兩次來到紐約是為了實現夢想,而不是花時間查看回首爾的航班。當丈夫問起重遇故人的感受,她也一再強調「他很韓國人」(He is so Korean),對照的是自己「很不韓國人」。
這預示了終局的走向,即是關鍵的酒吧一幕。酒吧的座位格局(海星—Nora—Arthur),基本上就是三人關係的格局,中間的 Nora 無論身份或語言上,皆是唯一能接通兩男的橋樑。她瞻前顧後充當翻譯,在兩男(兩種文化和國族、故土與新生活)之間遊走。而乘著語言不通的助力,Nora 與海星偷出一寸縫隙用韓語互訴衷情。值得留意的是,兩人交談時畫面一度不自然地將 Arthur 裁剪掉,以他的「不在場」提醒他的「在場」,彷彿房間裡的一頭大象。
但隨著交談逐漸深入,鏡頭亦慢慢由中景、近鏡,轉為兩人的特寫,大象暫且擱置一邊。海星盯著 Nora 的眼睛,說:「來到這裡我才明白到,韓國對你而言太小了。你必須離開,因為這就是你。而我喜歡這樣的你——那個離開了的人。」(You had to leave because you are you. I like you is because you are you, and who you are is someone who leaves.)
「你記憶中的娜拉不屬於這裡。但是那個小女孩確實存在過。24 年前,我把她和你一起遺留在過去。」她回應。「我知道。那時我只有 12 歲,我愛過她。」至此牽絆廿多年的心結終於解開,除了向彼此告別,也與自己和解。既然今世有緣無份,至少期望可以換來一轉來生的糾纏。
結尾送別海星後,Nora 沿著兩人來時的路,拖著已然抽空的軀體回家,靜默無言。直至看到門階上守候的丈夫,她長久以來的盔甲終於崩解,情緒決堤而出。理智能夠戰勝情感,但終究不能取代情感,這次她深刻地意識到,是真正的訣別了,再也不會回頭了。她哭著致歉,他什麼也不問,慢慢擁她入懷。這是全片最動人的一幕:從前多少念想與遺恨,都不及眼前這個深愛著自己的人。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及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