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透視》(R.M.N.)改編自 2020 年羅馬尼亞小鎮迪特勒烏(Ditrău)的排外事件,事件過程與電影所述大致相同。現今社會高度全球化,人口流動綿綿不絕,本地人和外來人如何相處,成為全球迫在眉睫需要面對的顯學。置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導演大可將其拍成慷慨激昂、關注弱勢的電影,然而 Cristian Mungiu 選擇以冷靜的步調緩緩觀照整個事態發展。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仇恨透視》:冷靜地觀照一場排外風波

《仇恨透視》:冷靜地觀照一場排外風波

《仇恨透視》(R.M.N.)改編自 2020 年羅馬尼亞小鎮迪特勒烏(Ditrău)的排外事件,事件過程與電影所述大致相同。現今社會高度全球化,人口流動綿綿不絕,本地人和外來人如何相處,成為全球迫在眉睫需要面對的顯學。置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導演大可將其拍成慷慨激昂、關注弱勢的電影,然而 Cristian Mungiu 選擇以冷靜的步調緩緩觀照整個事態發展。

《仇恨透視》(R.M.N.)改編自 2020 年羅馬尼亞小鎮迪特勒烏(Ditrău)的排外事件,事件過程與電影所述大致相同。現今社會高度全球化,人口流動綿綿不絕,本地人和外來人如何相處,成為全球迫在眉睫需要面對的顯學。置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導演大可將其拍成慷慨激昂、關注弱勢的電影,然而 Cristian Mungiu 選擇以冷靜的步調緩緩觀照整個事態發展。

電影開首交代男主角 Matthias 因同事說他「lazy Gypsy」而失控傷人,匆忙逃至家鄉外西凡尼亞(Transylvanian)。妻子對他回家反應非常冷淡,兒子 Rudi 更是一言不發,Matthias 遂與舊情人 Csilla 再續纏綿。Csilla 工作的麵包工廠苦於人手短缺,無奈轉而聘請外勞,逐漸醞釀一場大風暴。一如電影的冷色調畫面,身處外西凡尼亞的人非常冷漠甚至難以相處,人人彷佛沒有情感,噓寒問暖像例行公事。而影片就是以 Matthias 和 Csilla 兩個抽離的角色,審視這場排外風波,沒有太多批判意味,只是平實呈現整個事件的始末。

《仇恨透視》(R.M.N.)改編自 2020 年羅馬尼亞小鎮迪特勒烏(Ditrău)的排外事件,事件過程與電影所述大致相同。現今社會高度全球化,人口流動綿綿不絕,本地人和外來人如何相處,成為全球迫在眉睫需要面對的顯學。置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導演大可將其拍成慷慨激昂、關注弱勢的電影,然而 Cristian Mungiu 選擇以冷靜的步調緩緩觀照整個事態發展。

《仇恨透視》前半段透過居民間的對話,剖析他們排外的歷史因由。外西凡尼亞原屬匈牙利王國,在鄂圖曼帝國入侵後,成為匈牙利貴族抗拒文化入侵的避難所。其後輾轉落入奧匈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成為羅馬尼亞領土。特殊的地理位置,長期被帝國包圍、入侵,讓居民形成了強烈的本土意識,對外來人極為抗拒。而身處群林圍繞的環境,排外情緒回歸到動物性層面,一種你死我亡的叢林法則。他者並不限於人類,野獸同樣是需要提防及驅趕的對象,像 Matthias 舉槍驅趕野熊、叮囑兒子 Rudi 切勿空手走近野獸,他向 Rudi 灌輸對抗外敵不能心軟的態度,闡釋了排外歸根究底是種求生手段。

除了居民的仇外意識,當地的經濟狀況亦是這場風波的深層成因。若然外西凡尼亞是個自給自足的封閉村莊,根本毋需外勞。當地工作機會極少,年輕村民都走到外地工作。少數的工作機會,例如麵包工廠,只會提供最低工資,根本無人問津。這樣導致尷尬的處境︰村莊需要外來勞工,但又抗拒外人進入,而事實上很多人也是其他地方的外勞。村民拒絕外勞的說辭乍聽也許愚昧落後,然而設身處地想一想,旁人也難以批判。進退不得的死局,正是全片最大的張力所在,而這樣的處境亦不是羅馬尼亞獨有。

《仇恨透視》(R.M.N.)改編自 2020 年羅馬尼亞小鎮迪特勒烏(Ditrău)的排外事件,事件過程與電影所述大致相同。現今社會高度全球化,人口流動綿綿不絕,本地人和外來人如何相處,成為全球迫在眉睫需要面對的顯學。置於這樣的時代背景,導演大可將其拍成慷慨激昂、關注弱勢的電影,然而 Cristian Mungiu 選擇以冷靜的步調緩緩觀照整個事態發展。

電影對排外風波裏最切身的驅逐者和被驅逐者著墨不多。兩位主角的處境十分曖昧,他們不是最純正的原居民,既非外勞又因為各種因素沒有其他村民強烈的排外情緒,參與其中又不會受直接影響。Matthias 當初因為種族歧視而逃回家鄉;Csilla 因為工作緣由,是少數希望引入外勞的當地人。左右為難的處境令他們有失語的狀態,深切理解雙方立場卻無能為力,就像 Matthias 不斷凝視父親的核磁共振掃描,影像清晰卻不得要領、無計可施。而電影在另一場混亂中結束,彷彿預視各種衝突永不止息。

電影文案強調 17 分鐘一鏡到底的居民大會沒有我預期的深刻,內容都是各派論點扼要,但依然是個不錯的思考引子。Cristian Mungiu 聚焦羅馬尼亞單一事件,以小見大劍指全球議題。電影沒有為宏大議題提供出路,亦不需要,能夠引起思考已功德圓滿。唯獨礙於缺乏對當地文化的認知,我花了一段時間才能理解當地的世界觀。而電影中的對話不少是功能式的交代背景,角色刻畫較為乏味,觀影經驗也許不是太有趣。冷峻的敘事亦令觀眾難以與角色共情,但正好免於訴諸情感渲染,如實地好好檢視一番。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