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心跳 500 天》(500 Days of Summer)贏得港女們歡心的約瑟夫哥頓里維(Joseph Gordon-Levitt),近年電影產量略為下降;不過,前年公佈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劇集《高文先生》(Mr. Corman),最近終於在 Apple TV+ 正式上架。
憑《心跳 500 天》(500 Days of Summer)贏得港女們歡心的約瑟夫哥頓里維(Joseph Gordon-Levitt),近年電影產量略為下降;不過,前年公佈由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劇集《高文先生》(Mr. Corman),最近終於在 Apple TV+ 正式上架。
根據他的理念,主角 Mr. Corman 是現今千禧世代的代表。屬於三十世代的他有個歌手夢,卻因缺乏信心改行教書;他收入安穩,卻背負沉重學貸。一方面,他與父母的關係不佳,平日生活又缺乏安全感,時不時爆發焦慮情緒。總之,生活混得過去卻不如意,愛情事業家庭皆不美滿。
觀眾看的並非公式的處境喜劇,更不像《老友記》(Friends)般徹底胡鬧的 buddy drama,反而像真實的生活記錄。沒有連貫性強的故事,但中間透過音樂創作,由他在第一集寫不出一粒音符,到結局是他終於面對自己,走進錄音室完成作品,每個單元,我們見他面對一個問題。第一集說見他在床上缺乏自信「硬」不起來,然後又有一整集突然焦慮症爆發,四處求助尋求安寧;又一集,是他與母親和妹妹的疏離關係。看起來倒像生活記錄。
把《Mr. Corman》分類為喜劇,個人認為並不準確。即是,縱使劇中加插大量出乎意料的視覺特效,或完全 off-beat 的情景(如音樂劇),表達形而上的情感,令事情「活起來」,但助力不大。看畢全劇,內心有種無力感,又有點鬱悶。這個以約瑟夫本人作原型的角色(現實中的約瑟夫成長的社區正是 Mr. Corman 生活的社區,而他本人亦有焦慮情緒),未至於令人完全絕望,可是其處境,卻令人難以笑逐顏開。由加州去到亞洲,我們這代人大概面對同一種壓力,生活亦不美滿,在需要犧牲的理想主義,與舒適圈內的搵食心態不停互相拉扯。
去到劇集後半,劇情將更貼地,因為製作開始後不久就遇上武肺瘟疫,最後幾集劇本一改加插 lockdown 的元素。長期困在家中開 Zoom 固然更真實,但無力感亦更重。作為觀眾,大概明白劇集最後想說的,是你需要尋找一個理由勇敢面對現實,誠實面對心中理想,為理想豁出去。但如果期望睇劇可以大笑一場的話,就多數會失望而回。
何以約瑟夫會以自己為原型,創作一個令觀眾鬱悶,有志難伸的小人物呢?時間有限的訪問中,他給大叔的回覆是個 what if 的想象:「他與我活在同一個社區,性格又有點相似,但我幸運地遇上成就今天的我的一切;可是,要是沒那麼好彩呢?《Mr. Corman》的故事就從這一點開始。」最後,有一點較好的是他不為人生的成敗定義;最重要的,是忠於自己,面對自己,同時活得自在。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