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新作《狂迷驚魂》(Based on a True Story)表面上就像是《危情十日》(Misery)的變奏版,同樣以作家與書迷為主角,故事上也同樣寫到作家被困、想要逃離的情節。當然,《狂迷驚魂》不純粹是驚悚,還有更多隱喻在內,只是都被懸疑的包裝掩蓋,未能帶來更多思考空間。
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的新作《狂迷驚魂》(Based on a True Story)表面上就像是《危情十日》(Misery)的變奏版,同樣以作家與書迷為主角,故事上也同樣寫到作家被困、想要逃離的情節。當然,《狂迷驚魂》不純粹是驚悚,還有更多隱喻在內,只是都被懸疑的包裝掩蓋,未能帶來更多思考空間。
(以下可能含有劇透)
《危情十日》是 1990 年的作品了,已接近 30 年前,波蘭斯基大概也不會想拍一個差不多的故事。他選擇了以另一個形式去呈現相似的內容。如果說《危情十日》是作家肉體上被禁錮,那麼,《狂迷驚魂》就是屬於精神上的,更不容易找到辦法逃脫出去。
以戲劇橋段來說,這個做法的新鮮感其實算不上很大,因為太多電影做過了。那些懸疑、驚悚的場面,也是我們見慣見熟的,氣質上就有點像 François Ozon 的作品。看罷《狂迷驚魂》,我們很容易會得出一個「普普通通啫」的結論。
事實上,《狂迷驚魂》也確實只能稱得上是「普普通通」,本文也無意為它護航,像波蘭斯基這樣的老手,理應可以有更為高明的表達方式。不過,影片亦絕非一無是處,這次波蘭斯基與法國導演 Olivier Assayas 聯合編劇,便試圖注入更多細節於劇本內,那個「精神禁錮」的構思並非只是要觀眾感到出人意表,而是真有一些話想說。
不知道有幾多觀眾會覺得結局是出人意表的,編導其實已處處暗示作家與書迷的關係,只是表現得較為隱晦(也有某些地方是相當露骨的)。而當大家知道二人的關係時,回頭細味當中的細節,便會覺得劇本其實有一定心思。正如前文所說,波蘭斯基不可能只是想再拍一次《危情十日》,否則,那不過是另一個 Stephen King 的故事罷了,更何況這次還有 Olivier Assayas 一同執筆,總會「有啲嘢」吧?
於是在這裡,我們不妨更直接地下結論:Elle(Eva Green 飾)就是 Delphine(Emmanuelle Seigner 飾)焦躁不安而形成的一個幻象(戲中那些令人失笑的行為也因而變得「合理」了)。而 Delphine 的不安,相信便是來自她在著作中披露了一些家族不欲告知別人的往事,即是戲中那些匿名信件所指責的事情。
Elle 是寫傳記的,要力求真實,Delphine 則是寫虛構的小說為主,然而寫小說,有時候就是寫自己的故事。Delphine 心裡其實不想這樣做,她一直認為,好的小說家不應只販賣自己或家人的故事,要有創作虛構故事的能力。她和 Elle 的對話,某程度上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掙扎。
《狂迷驚魂》最終指向的,就是一個創作者的內心,你可以說是原著小說的作者,也可以說是波蘭斯基自己。我們特別喜歡創作人說自己的故事,認為這樣才能展現其個性,可是在創作人的內心或腦海裡,還是要經歷一場爭鬥,有時是真實與虛構之間的取捨,但更多情況是,他們根本沒有創造的能力,只能一次又一次靠自身經歷借題發揮。有趣的是,Delphine 的迷失、焦慮,讓她有了 Elle 這個角色出現,只要她真的相信 Elle 確實存在,也可以說是 based on a true story,有故事可寫了。「創作」可能才是《狂迷驚魂》真正的核心命題,只是編導既要專注氣氛營造,又想大橋隱隱晦晦,就難免顧此失彼。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