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不堪回首,也是電影業界大重整、大變身的一年。
2020 年不堪回首,也是電影業界大重整、大變身的一年。
日前有報章報道,荷里活五大之一華納電影將在年底結束香港分部,解散所有員工並委托 2018 年獨立成家的環球影業香港接手發行及宣傳工作。消息一出惹來網民們猜測是否與持續一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但事實不然,筆者早在 10 月已聽聞有關消息;同時,環球電影亦在相近時間開始招聘市務員工,似乎是為新業務準備。
華納與環球在香港的行動,不過是兩大廠牌全球大重組的其中之一。已知的是,華納將結束委託 Village Roadshow 在澳洲及紐西蘭的電影發行合約,並由環球接手;同時之間,華納亦有傳結束投資韓國的本地製作。
同時,若將迪士尼與 20 世紀霍士的合併計算在內,這兩年荷里活基本上經歷了一場大洗牌。這代表了甚麼呢?
第一,大家都不看好電影發行的未來。若單看數字,電影行業在近 10 年的確有亮麗的增長,根據 Statista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 2019 年全球票房收入已達 420 億美元,而美國以外,中國、日本、韓國等市場亦為片廠帶來豐厚收入。但若細心觀看,自 2016 年後的增長已相對不明顯;另一方面,票房收入的分佈亦愈來愈不均,在最近的 2019 年,全球票房十大排名中,迪士尼作品佔 6 部;按類型計,超級英雄作品佔 4 部。再早一年,雖然入榜的迪士尼作品只有 3 部,但超級英雄類型的卻佔 5 部(而且已將《超人特攻隊 2》排除在外),非改編、非續集的作品更只得《波希米亞狂想曲》一齣。
大家可預見未來電影發展將更加傾斜,而且行業增長亦有放緩之勢,片廠再大亦終需考慮成本問題。若整合有助在未來 10 年有效控制成本,或發現出售業務收益更新,那何樂而不為呢?華納與環球的電影發行業務重組是例子之一。在部分地區,反而是華納接手環球影業之發行工作。與此同時,行業巨頭已將目光轉至串流平台之上,連反應慢的派拉蒙,亦快將在美國本地推出 Paramount+ 服務。業務重心的改變,連帶亦引起大洗牌。
就在本月,迪士尼發佈來年發展藍圖,一口氣公開多部作品,但注目點幾乎都在 Disney+ 身上,連 Marvel 的重頭作,亦是 4 部外傳式劇集。再回帶到更早時間,迪士尼一早已揚言未來重心將放在串流服務之上。華納更激進地將所有 2021 年電影作品作 HBO Max 同步串流(雖然華納可能在 2023 年回復其電影上映「正常」規劃)。
第二,荷里活大廠牌壟斷的確已成定局,但它折射了類型的傾斜、品牌的重要性,中小型製作、劇情類型的,或獨立作品,都極容易出現虧損。放大至全世界,片廠還有機會透過不同市場取得收支平衡,但在香港呢?獨立發行商「發一部蝕一部」的情況不時發生。本身有經營戲院的大公司還好一點,完全獨立的則極難生存,具眼光如 Golden Scene 的是極少數。財力不佳的,不是關門大吉,就是提早止蝕離場,2019 年至今,已有 3 家發行公司離場;有些曾活躍一時的也突然靜下來。
與業界人士作過一點討論,大家公認買片愈來愈難,首先風險愈來愈高,其次發行商同時面對串流平台(特別是 Netflix)的競爭。再者,遇到優質的作品,片廠亦可能指定某代理發行(如 Golden Scene 發行的極小眾獨立片)。
另一方面,本地業界又有整合情況,Cinema City 旗下發行公司吞下巴福斯電影手上 50 多部作品,環球影業香港首度代馬來西亞 mm2 發行本地電影《一秒拳王》,年前專營本地電影發行的寰宇重拾外語片發行業務,疑似中資背景的 ACX 院線進駐北角並經營發行業務,英皇電影與天下一簽 10 齣電影製作協議並擴展戲院院線網絡。
在國際層面,大廠收縮重整;在本地層面,發行商與戲院整合,或加重與本地電影宣傳發行的比例。我們可見的是更激烈的競爭,更傾斜的發展,利益更低的本地市場,最後只有資本實力強橫,或後台強勁的玩家,才有機會留下。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