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絕對是多災多難的國家。經歷長年的戰亂,然後被西方入侵(黑船事件),明治維新後的強大被美國打回退後 50 步,然後又迅速重建成製造業大國,泡沫爆破後又迷失 20 年,甚至經歷災難性的東北地震和海嘯。可是種種劫難過後,日本還是活下來,甚至比之前更強大。無他,因為民族性格決定了國運。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福島 50 死士》:性格決定國運

【影評】《福島 50 死士》:性格決定國運

日本絕對是多災多難的國家。經歷長年的戰亂,然後被西方入侵(黑船事件),明治維新後的強大被美國打回退後 50 步,然後又迅速重建成製造業大國,泡沫爆破後又迷失 20 年,甚至經歷災難性的東北地震和海嘯。可是種種劫難過後,日本還是活下來,甚至比之前更強大。無他,因為民族性格決定了國運。

《福島 50 死士》(Fukushima 50)改編自真實事件和大量訪問,講述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員工在 311 東北大地震後,解決核電廠因海嘯引發的災難。廠長吉田昌男(渡邊謙 飾)帶領由伊崎(佐藤浩市 飾)為首的工程和技術人員,歇力阻止核事故演變成大規模災難。

一如同類災難片,採用不同階層角色,從不同角度切入描寫災難。「福島 50 死士」本身是外國傳媒的美喻,實情是被逼留下來「執手尾」的一群。但又好在,出於對家鄉的守護(故事中甚至拿出篇幅講述伊崎與福島與核電廠一同成長),對社會的責任和承擔,願意努力付出一切解決近乎不可能解決的難題。在此,災難中彰顯日本人利他忘我的民族美德。

日本絕對是多災多難的國家。經歷長年的戰亂,然後被西方入侵(黑船事件),明治維新後的強大被美國打回退後 50 步,然後又迅速重建成製造業大國,泡沫爆破後又迷失 20 年,甚至經歷災難性的東北地震和海嘯。可是種種劫難過後,日本還是活下來,甚至比之前更強大。無他,因為民族性格決定了國運。

值得一提的是,在蜻蜓點水的多線描寫中,難得加入一位「總務員」,換成香港的說法即打雜。的確,再專業的機構都好,都要有人負責買零食和洗廁所吧?事有湊巧,電影有一幕講述總務員努力清潔臭氣熏天的男廁。

而在這場與災難的對決中,例必有拖後腿的一群,所說的是首相府和核電營運商東京電力公司的高層。電影算厚道,只講他們如何在吉田眾人努力時提出不合理要求,沒有直擊要害︰根據現實報道,當時一班高官所想的,是務求維護核電廠,確保日後繼續運轉⋯⋯只有官僚才會這樣思考吧。不過,吉田一幫人沒有即時反枱,還是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是保留了高層的面子。

日本絕對是多災多難的國家。經歷長年的戰亂,然後被西方入侵(黑船事件),明治維新後的強大被美國打回退後 50 步,然後又迅速重建成製造業大國,泡沫爆破後又迷失 20 年,甚至經歷災難性的東北地震和海嘯。可是種種劫難過後,日本還是活下來,甚至比之前更強大。無他,因為民族性格決定了國運。

不難想像何解日本的國運有起有跌,國民的利他精神推動發展,但由上而下的官僚,以及為保他人面子默默承受的性格,形成發展的樽頸並製造問題。比較 HBO 神劇《切爾諾貝爾:傷心的兒童》(Chernobyl),即使蘇共自欺欺人,可幸有一班願意承擔的愛國者,科學家又好礦工又好,用盡極端的方法解決核災。又再想想鄰近的國度,為何同類的作品令人感覺超現實呢?因為做觀眾的都明白,銀幕上在講述傳說,在現實中根本不可能發生。

日本絕對是多災多難的國家。經歷長年的戰亂,然後被西方入侵(黑船事件),明治維新後的強大被美國打回退後 50 步,然後又迅速重建成製造業大國,泡沫爆破後又迷失 20 年,甚至經歷災難性的東北地震和海嘯。可是種種劫難過後,日本還是活下來,甚至比之前更強大。無他,因為民族性格決定了國運。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