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內容含劇透)
在劇情中段,網上直播紅人 Duke 因為喝錯富翁 Miles 的酒杯,突然倒地身亡,電影才真正出現第一個「誰是兇手」的案件,而不再是 Miles 自作聰明設計的遊戲。後來,神探白朗回想自己一直以來的觀察,用詞典雅,準確地解開這個謎底,他抑揚頓挫地說:「It hides not behind complexity, but behind mind-numbing obvious clarity.」(真相一點也不複雜,答案既明顯又枯燥乏味)。原來真兇 Miles 只是用花言巧語誤導眾人,當他與 Duke 擁抱的時候偷偷拿走其背後的手槍,將載有菠蘿果汁的酒遞給對菠蘿過敏的 Duke,導演利用表現風騷、穿着如孔雀般豔麗的 Birdie 於前景活動,來掩藏 Miles 明顯的舉動。
之所以說 Johnson 的扭橋出色,除了是他不會「偷雞」捏造不同版本的插入鏡頭蒙騙觀眾,真兇的一切陰險動作都悄悄擺在眼前,還有的是當故事重頭敘述孖生妹妹 Helen 偽裝赴會為姊復仇,電影採用很多相同的鏡頭,換上 Helen 的角度將初段出現的段落延伸,給觀眾理解事情完整的面貌。由於影片前半段是以神探白朗的角度敘事,後半段是以 Helen 角度觀望這些害死親姊的共謀,兩方也是可靠的敘事者,所以劇本巧妙地在倒敘的部分,加強對眾角色關係及背景的描畫,令戲劇不是止於謎底解開時,而是在謎底揭盅後,繼續發展引人入勝的追兇戲劇,變成雙重的「誰是兇手」偵探故事。
在《The New Yorker》的訪問中,Johnson 表示高中時參加 Robert McKee 的編劇講座,使他往後創作特別重視劇本結構,認為精密的結構可以不斷娛樂觀眾,並維持我們的注意力。看過以環環相扣的故事結構製造戲劇驚喜的《神探白朗:抽絲剝繭》,觀眾應該不會再鄙視編劇的傳統法則。因為 Johnson 給我們見識到,娛樂電影的敘事藝術。
題外話,有志成為編劇的人必定要讀 Robert McKee 的《故事的解剖》(Story: Substance, Structure, Style and the Principles of Screen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