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挑釁大師之稱的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電影風格冷峻,往往置觀眾抽離人物的視角,冷眼旁觀芸芸眾生。著名英國影評人 Robin Wood 把他的電影說得很好:「我們觀看角色,而不是跟角色一起看」(We look at, not with, the characters.),漢尼卡總是冷靜地描繪中產階級的內憂外患,檢視他們的不安、恐懼,從而揭示扭曲的人性黑暗,以及對媒體的質疑。新作《快樂終結》(Happy End)沒有例外,貫徹標誌性的創作風格,一樣冷酷一樣尖銳,但對比昔日傑作,創作開始見老態。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快樂終結》:因著挑釁之名

【影評】《快樂終結》:因著挑釁之名

素有挑釁大師之稱的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電影風格冷峻,往往置觀眾抽離人物的視角,冷眼旁觀芸芸眾生。著名英國影評人 Robin Wood 把他的電影說得很好:「我們觀看角色,而不是跟角色一起看」(We look at, not with, the characters.),漢尼卡總是冷靜地描繪中產階級的內憂外患,檢視他們的不安、恐懼,從而揭示扭曲的人性黑暗,以及對媒體的質疑。新作《快樂終結》(Happy End)沒有例外,貫徹標誌性的創作風格,一樣冷酷一樣尖銳,但對比昔日傑作,創作開始見老態。

話說《快樂終結》其實不是漢尼卡最初想寫的故事,它的前身是一部有關互聯網的電影《Flashmob》,故事意念是一班角色通過互聯網聯繫,最後被一件有名無實的事件聚集一起。乍看故事摘要,不就跟前幾年用人際網絡敘事的《斷了線》(Disconnect)一樣?後來因為資金和選角問題,電影無法開鏡,漢尼卡才把該劇本的其中一段作為《快樂終結》的起點,同時希望為曾經在《愛》(Amour)合作過的 Jean-Louis Trintignant 編寫一個角色,好讓跟他再度碰頭。

不知道是否年紀愈大,就愈難在創作路上找新入口。周圍已有不少影評指《快樂終結》是《愛》的續集,角色和故事情節背景都得以延續:Jean-Louis Trintignant 依然飾演 Isabelle Huppert 的父親,而他依然是曾經替妻子進行「安樂死」的那個丈夫——Georges。雖然稱之為續集的說法不太恰當(無論人物性格、造型、家庭佈置都跟前作大相逕庭,而用人物名字相同為理據,也忽視了漢尼卡的作品向來重複使用幾個名字的習慣——Georges 和 Anne),但我們不難察覺到漢尼卡的創作窘境,如此直接把舊作劇情順延至新作,實在罕見。

素有挑釁大師之稱的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電影風格冷峻,往往置觀眾抽離人物的視角,冷眼旁觀芸芸眾生。著名英國影評人 Robin Wood 把他的電影說得很好:「我們觀看角色,而不是跟角色一起看」(We look at, not with, the characters.),漢尼卡總是冷靜地描繪中產階級的內憂外患,檢視他們的不安、恐懼,從而揭示扭曲的人性黑暗,以及對媒體的質疑。新作《快樂終結》(Happy End)沒有例外,貫徹標誌性的創作風格,一樣冷酷一樣尖銳,但對比昔日傑作,創作開始見老態。

本片最中心的要旨是人際關係的疏離,主要針對社交網絡和科技的興起。那種對媒體和真實的對立關係,在《熒光血影》(Benny's Video)和《偷拍》(Cache)經已探討過,後者對甚麼是真象有更深層次的質疑,今次《快樂終結》不過再度重複、強調這如何導致家庭的崩壞。在故事進行中,不時會插入類似 Snapchat 的錄像屏幕、電子郵件、Facebook 的聊天室、YouTube 影片,這些片段都是突如其來的,觀眾無法從上一個鏡頭得知現在的主觀「網絡鏡頭」是屬於誰,究竟誰在使用這電腦/電話。導演於此製造的間離效果,是藉由加強角色封閉自己,拒他人/家人(真實關係)於門外,效果依然。不過這只是取自《偷拍》的相同技法。

相對較為有趣的是,漢尼卡對於分鏡構圖,都具有準確的選擇。就以初段的一場家庭聚餐為例,除了第一個闊鏡頭交代場景,其餘都是單人近鏡,把每個角色的表情、面孔特徵和神情(父親的皺紋斑點、Eve 年幼而神秘、Anne 的精明醒目、Thomas 的顧家、Anaïs 的脆弱、Pierre 的猙獰)都表現岀來,寧靜的環境氣氛以及分鏡則展現表面親近實則疏離的家庭關係。另外每當劇情說到兩段父女和母子關係時,即使他們有同處一個畫面的時候,但角色總是渴望離開畫框及對方。最明顯一例是 Anne 在夜裡到訪 Pierre 的住所,構圖隨鏡頭運動和演員走位不斷產生變化,段落由最初 Pierre 獨自一個躺臥在床,到後來 Anne 走近變成一個雙人鏡頭,接著 Pierre 起身岀鏡如廁,畫面又變得只有 Anne 的單人鏡頭。直到最後 Pierre 走近露台並打開窗戶,Anne 站在身後面向他,即使他們距離很近,但從 Pierre 身處的位置及與 Anne 的燈光(一個橙色一個黯淡無光)對比,母子關係不言而喻。

素有挑釁大師之稱的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電影風格冷峻,往往置觀眾抽離人物的視角,冷眼旁觀芸芸眾生。著名英國影評人 Robin Wood 把他的電影說得很好:「我們觀看角色,而不是跟角色一起看」(We look at, not with, the characters.),漢尼卡總是冷靜地描繪中產階級的內憂外患,檢視他們的不安、恐懼,從而揭示扭曲的人性黑暗,以及對媒體的質疑。新作《快樂終結》(Happy End)沒有例外,貫徹標誌性的創作風格,一樣冷酷一樣尖銳,但對比昔日傑作,創作開始見老態。

漢尼卡作為一代電影大師,拍電影工夫毫無疑問是 A 級的(如果有這樣的評級標準)。可惜未知是否因一直被冠以挑釁大師之名,他這次精心鋪排的一個「爆炸性」結局,那個戲劇處境就我來說是不可信服的。電影中段有個長鏡頭是 Georges 在行人道一直推著輪椅前進,我看到片中的老人家很吃力地推動那張輪椅,便替他感到辛苦,內心不斷在想:為甚麼一個如此富有的老人家,會用這般落後手動的輪椅?而他又終日尋求自我解脫,有張電動輪椅不就很方便嗎?直至這個令人震驚的結尾,我才明白到漢尼卡的設計用意,假若按照現實常理,結局便沒戲唱了。然而,這種追求驚人結局的創作心態,捨棄戲劇的統一和合理性,過於荒謬失真,難以認真看待箇中對科技媒體的批判,是漢尼卡鮮有的失手,亦見其心態的不健康。相較從前傑作如《鋼琴教師》(The Piano Teacher)和《偷拍》,不論視野或創意都大不如前,唯望他能在晚年未來重拾狀態,影迷仍會持續觀望的。

素有挑釁大師之稱的米高漢尼卡(Michael Haneke),電影風格冷峻,往往置觀眾抽離人物的視角,冷眼旁觀芸芸眾生。著名英國影評人 Robin Wood 把他的電影說得很好:「我們觀看角色,而不是跟角色一起看」(We look at, not with, the characters.),漢尼卡總是冷靜地描繪中產階級的內憂外患,檢視他們的不安、恐懼,從而揭示扭曲的人性黑暗,以及對媒體的質疑。新作《快樂終結》(Happy End)沒有例外,貫徹標誌性的創作風格,一樣冷酷一樣尖銳,但對比昔日傑作,創作開始見老態。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