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真的只有小品嗎?朋友說的有 8 成正確。的而且確,台灣本土沒有我們認知的「高成本」作品,投資數以億計的警匪片、堆砌場景的古裝武俠片,並不會在台灣出現。類型片方面,當地有錢人豪的 cult 片、九把刀的恐怖片,或像《紅衣小女孩》的類型作品,但皆不屬於高成本製作。叫做貴一點的《返校》,製作投資換算成港幣不過是數千萬而已。周杰倫客串的賽車片《叱咤風雲》,或當年號稱超級大片的《賽德克.芭萊》,皆為少數例外。
當地資金投入有限,近年也愈來愈少大陸插手的合拍片,剩下的「國片」(台灣本地電影俗稱)皆為小品 melodrama,如 Netflix 上架的《孤味》和《同學麥娜絲》、用 iPhone 拍攝的《怪胎》以及即將上畫的《消失的情人節》等。看起來,這方面台灣電影與香港電影的走向很相似。今時今日的台灣電影業界,仍無法發展出像樣的行業規模;昔日香港有邵氏、嘉禾與新藝城,不幸台灣即使解嚴過後,也沒有出過像樣的片廠。反而是韓國,全面向荷里活取經後,發展出龐大的商業片市場攻陷全亞洲。
就用《消失的情人節》做例子,講一個時間過得比正常人快的郵局女職員,遇上時間過得比正常人慢的巴士司機,在一個「消失」的七夕(即台灣情人節)發生的奇遇。好看是好看,但你會發覺,這類作品的格局其實離不開《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時代》的影子。點子是有的,將英國另類經典《愛情回水》(Cash Back)主角停止時間的點子重新演繹,再玩出一條女主角的親情支線。亦因疫情關係,荷里活大片缺席,令電影有機會在本地大收旺場,突破億元(新台幣)指標。不過⋯⋯用成本投入角度看,《消失的情人節》並非大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