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香港電影行業不景氣,有一班電影工作者和創作人已待不下去,移民台灣去了。隨香港走入可預見的長期經濟衰退,港產片市場將進一步疲弱(看政府資助的出品愈來愈多就知),只會有更多人打算離開。跟朋友討論問題,他的結論是︰香港人去到台灣也未必好過,因為製作類型更狹窄,在沒有大規模片廠支撐的業界,全數是人文向的小品,開工機會受限,收入亦遠不及香港。 (筆者按︰執筆之時,游學修與蕭若元仍未在 Clubhouse 開房「大戰」。討論之內容,是基於身邊認識的業界朋友,一個又一個離開香港到台灣發展,在比對香港電影工業持續萎縮,變成極度依賴政府資助「開戲」,以及台灣國片在 2010 年代末二度復興之景氣差別下,討論應該留港還是在台灣重新開始的選擇)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電影業零希望?】香港事業不順,不如去台灣搏一次?

【電影業零希望?】香港事業不順,不如去台灣搏一次?

近兩年,香港電影行業不景氣,有一班電影工作者和創作人已待不下去,移民台灣去了。隨香港走入可預見的長期經濟衰退,港產片市場將進一步疲弱(看政府資助的出品愈來愈多就知),只會有更多人打算離開。跟朋友討論問題,他的結論是︰香港人去到台灣也未必好過,因為製作類型更狹窄,在沒有大規模片廠支撐的業界,全數是人文向的小品,開工機會受限,收入亦遠不及香港。

(筆者按︰執筆之時,游學修與蕭若元仍未在 Clubhouse 開房「大戰」。討論之內容,是基於身邊認識的業界朋友,一個又一個離開香港到台灣發展,在比對香港電影工業持續萎縮,變成極度依賴政府資助「開戲」,以及台灣國片在 2010 年代末二度復興之景氣差別下,討論應該留港還是在台灣重新開始的選擇)

台灣真的只有小品嗎?朋友說的有 8 成正確。的而且確,台灣本土沒有我們認知的「高成本」作品,投資數以億計的警匪片、堆砌場景的古裝武俠片,並不會在台灣出現。類型片方面,當地有錢人豪的 cult 片、九把刀的恐怖片,或像《紅衣小女孩》的類型作品,但皆不屬於高成本製作。叫做貴一點的《返校》,製作投資換算成港幣不過是數千萬而已。周杰倫客串的賽車片《叱咤風雲》,或當年號稱超級大片的《賽德克.芭萊》,皆為少數例外。

當地資金投入有限,近年也愈來愈少大陸插手的合拍片,剩下的「國片」(台灣本地電影俗稱)皆為小品 melodrama,如 Netflix 上架的《孤味》和《同學麥娜絲》、用 iPhone 拍攝的《怪胎》以及即將上畫的《消失的情人節》等。看起來,這方面台灣電影與香港電影的走向很相似。今時今日的台灣電影業界,仍無法發展出像樣的行業規模;昔日香港有邵氏、嘉禾與新藝城,不幸台灣即使解嚴過後,也沒有出過像樣的片廠。反而是韓國,全面向荷里活取經後,發展出龐大的商業片市場攻陷全亞洲。

就用《消失的情人節》做例子,講一個時間過得比正常人快的郵局女職員,遇上時間過得比正常人慢的巴士司機,在一個「消失」的七夕(即台灣情人節)發生的奇遇。好看是好看,但你會發覺,這類作品的格局其實離不開《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時代》的影子。點子是有的,將英國另類經典《愛情回水》(Cash Back)主角停止時間的點子重新演繹,再玩出一條女主角的親情支線。亦因疫情關係,荷里活大片缺席,令電影有機會在本地大收旺場,突破億元(新台幣)指標。不過⋯⋯用成本投入角度看,《消失的情人節》並非大製作。

近兩年,香港電影行業不景氣,有一班電影工作者和創作人已待不下去,移民台灣去了。隨香港走入可預見的長期經濟衰退,港產片市場將進一步疲弱(看政府資助的出品愈來愈多就知),只會有更多人打算離開。跟朋友討論問題,他的結論是︰香港人去到台灣也未必好過,因為製作類型更狹窄,在沒有大規模片廠支撐的業界,全數是人文向的小品,開工機會受限,收入亦遠不及香港。
(筆者按︰執筆之時,游學修與蕭若元仍未在 Clubhouse 開房「大戰」。討論之內容,是基於身邊認識的業界朋友,一個又一個離開香港到台灣發展,在比對香港電影工業持續萎縮,變成極度依賴政府資助「開戲」,以及台灣國片在 2010 年代末二度復興之景氣差別下,討論應該留港還是在台灣重新開始的選擇)
《消失的情人節》

但不要忘記,台灣國片是講國語的,基本上已確保東南亞的華人市場,電影發行不買賬,Netflix 也願意參一腳幫一把;其次,相對愈見狹窄的香港市場,台灣仍可拍類型片,如香港已近乎絕種的鬼片,在台灣已成功本土化;喪屍片、黑色喜劇、cult 片等等,仍可在台灣生存。去到這些範疇,香港人自有生存空間,如鬼片曾經是香港業界首屈一指的類型。再講,在香港誰還願意投資開拍黑色喜劇?笑話講得入肉一點,不怕__法嗎?就當天不怕地不怕,怎樣確保賣埠市場呢?

相對而言,台灣電影業可能更有前景。雖說小品當道,但今天海外市場對台灣國片似乎很有興趣,已知台灣車庫影業引入韓國政府投資製作台灣電影,而串流平台亦看準國語作品的華人市場規模,更願意投資台灣劇集甚至電影。不難理解失意又不想卑躬屈膝地北上的香港人,願意放下一切遠走寶島。與其迎接港產片喪失(別說笑,這很有可能發生,因為香港電影業已不成行業,無法讓新一代糊口),不如賭一鋪,可能有機會撈得風生水起,令「港產片」在「異地重生」。

近兩年,香港電影行業不景氣,有一班電影工作者和創作人已待不下去,移民台灣去了。隨香港走入可預見的長期經濟衰退,港產片市場將進一步疲弱(看政府資助的出品愈來愈多就知),只會有更多人打算離開。跟朋友討論問題,他的結論是︰香港人去到台灣也未必好過,因為製作類型更狹窄,在沒有大規模片廠支撐的業界,全數是人文向的小品,開工機會受限,收入亦遠不及香港。
(筆者按︰執筆之時,游學修與蕭若元仍未在 Clubhouse 開房「大戰」。討論之內容,是基於身邊認識的業界朋友,一個又一個離開香港到台灣發展,在比對香港電影工業持續萎縮,變成極度依賴政府資助「開戲」,以及台灣國片在 2010 年代末二度復興之景氣差別下,討論應該留港還是在台灣重新開始的選擇)
《同學麥娜絲》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