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土耳其裔導演 Fatih Akin 的作品,目標一向很明確,大多都是圍繞土耳其移民(或其下一代)在德國的生活及社會上的處境。《公義暗角》(In the Fade)也是這樣的一部作品,靈感來自真人真事:在 2000 年左右起,德國有連串針對土耳其移民的仇外謀殺案,然而警方卻把焦點轉移為案件與毒品和賭博有關聯,誤導大眾甚至是受害者的身邊人。
德國土耳其裔導演 Fatih Akin 的作品,目標一向很明確,大多都是圍繞土耳其移民(或其下一代)在德國的生活及社會上的處境。《公義暗角》(In the Fade)也是這樣的一部作品,靈感來自真人真事:在 2000 年左右起,德國有連串針對土耳其移民的仇外謀殺案,然而警方卻把焦點轉移為案件與毒品和賭博有關聯,誤導大眾甚至是受害者的身邊人。
《公義暗角》的故事也因此而起,片中女主角的丈夫與兒子在一次恐怖襲擊下喪生,警方在調查案件期間,多次針對她的背景(吸毒),即使在法庭上也無法彰顯公義,最終使她要以自己的方式報復。
影片的結構相當簡單,和導演的前作《天堂邊緣》(The Edge of Heaven)一樣,採用三段式的架構敘事,這次他把影片分為「家庭」、「公義」和「大海」三個章節,首個章節有關恐襲事件,接著兩節則分別以法庭審判和復仇為中心。有趣的是,三個章節都由一個錄像片段展開,從而對照其後的劇情,譬如開場我們看到的是女主角與丈夫婚禮時的情景,而這一段其實是關於生離死別。
首尾兩段相對簡單,中間法庭一段則透過連場辯論去表達審判的不公義之處,可說是高潮所在,觀眾也能從中得知更多女主角及其丈夫的個性和背景,劇本這樣處理頗為巧妙。而最重要的是,表達了司法制度也不一定能為受害者伸張正義,最終導致另一個悲劇發生。
雖然片名叫「公義暗角」(當然明白譯名代表不了甚麼,原題大概是指「無中生有」),嚴格來說,導演卻不是在探討甚麼對與錯,觀眾甚至連凶手或所謂「新納粹」份子的背景都不太清楚,犯案的動機亦無從得知,很難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公義暗角》更像是一部宣洩個人情緒的作品,表達自己的不滿,討論環節就交由觀眾觀影過後慢慢展開。Fatih Akin 喜歡以獨立搖滾歌曲作為配樂,某程度上,《公義暗角》就是影像化的搖滾樂,以創作宣洩心中的怒憤。
這種處理有好有壞,壞處就是難免予人不夠「深度」之感,而且毫不客觀冷靜,況且大家都知道,女主角最終那個決定,根本改變不了甚麼。導演曾在外媒的訪問中說過,他的作品就是要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恐懼,他不想影片拍出來感覺是「博同情」,更不情願簡單地以「寬恕」解決問題。於是《公義暗角》更大的方向,其實是告訴觀眾,女主角為甚麼要這樣做,為甚麼並無其他方法讓她走出傷痛,為甚麼要以違法的行為去達到公義。
惟第三章節雖然頗具爆發力,卻可能因為過份戲劇性而削弱了想要表達的訊息,或是人們對事件的關注,略為可惜。不過整體勝在立場清晰,雖然驚喜並不算大,也肯定不是 Fatih Akin 的最佳作品,還是值得一看的。
女主角 Diane Kruger 憑這部電影贏得康城影后,筆者覺得她的演出不至於「驚艷」,然而劇本的鋪展毫無疑問給予她很多發揮機會,三個章節就是三個不同的階段,要呈現當中的情緒變化絕非易事,她的表現毫無疑問是相當稱職。
影片也在金球獎贏得最佳外語片殊榮,當然吧,大力掌右翼一巴掌,是美國傳媒界此刻最落力做的事,《公義暗角》自然會被捧了(在歐洲《方寸見人心》就有更多掌聲,也是同一道理)。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