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編同名百老匯歌舞劇的《狂舞紐約》(In the Heights),製作兼發行的華納電影本來對此片寄予厚望,一來它是自武肺瘟疫以來首部歌舞片,二來美國各地已逐步解封戲院,入座率逐步上升,加上是極少數以南美裔族群做主角的作品,預期單在美加兩地可收達 1 億(美元,下同)票房;但事與願違,美國首周只收 1,100 萬,令業界大跌眼鏡。而且,有人估計,5,000 萬的製作費加上 5,000 萬的宣傳支出,必須要達成 2 億美金票房(與戲院分紅前)才有機會打和。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狂舞紐約》票房不似預期 Woke Culture 累事?

《狂舞紐約》票房不似預期 Woke Culture 累事?

改編同名百老匯歌舞劇的《狂舞紐約》(In the Heights),製作兼發行的華納電影本來對此片寄予厚望,一來它是自武肺瘟疫以來首部歌舞片,二來美國各地已逐步解封戲院,入座率逐步上升,加上是極少數以南美裔族群做主角的作品,預期單在美加兩地可收達 1 億(美元,下同)票房;但事與願違,美國首周只收 1,100 萬,令業界大跌眼鏡。而且,有人估計,5,000 萬的製作費加上 5,000 萬的宣傳支出,必須要達成 2 億美金票房(與戲院分紅前)才有機會打和。

如無意外,《狂舞紐約》將成今年荷里活商業表現最失望的電影之一。有人就立即歸究電影主打少數族群,為弱勢發聲,跟隨近年的 woke culture 風潮,忽略觀眾需要,反抗過去白人為主,父權主導,物化女性的「主流價值觀」,落得今日下場是「抵死」。固然,荷里活因近年的平權風潮,加上去年的 BLM 抗爭,已徹底擁抱所謂的 woke culture。但今次《狂舞紐約》暴死,又真的關 woke culture 事嗎?

因為此事,大叔問過住在美國的朋友,同樣熟悉電影的對方對於此片這樣的票房表現也大感不惑。不過,他最終也歸結出數個原因。首先亦是最致命的,是電影沒有亮眼或知名的主角群,對比同期的《F9 狂野時速》(Fast & Furious 9),實在是比下去;第二,對比其他歌舞電影,如《媽媽咪呀!》(Mama Mia!)系列或《油脂》(Grease)等,名氣實在相差太遠,主流觀眾認知度低。再說,電影針對的南美觀眾族群,一是要留家看南美國家盃,二是 HBO Max 同步上架,根本可在家觀看。

改編同名百老匯歌舞劇的《狂舞紐約》(In the Heights),製作兼發行的華納電影本來對此片寄予厚望,一來它是自武肺瘟疫以來首部歌舞片,二來美國各地已逐步解封戲院,入座率逐步上升,加上是極少數以南美裔族群做主角的作品,預期單在美加兩地可收達 1 億(美元,下同)票房;但事與願違,美國首周只收 1,100 萬,令業界大跌眼鏡。而且,有人估計,5,000 萬的製作費加上 5,000 萬的宣傳支出,必須要達成 2 億美金票房(與戲院分紅前)才有機會打和。

最後,電影被左派學者批評「白化」演員。電影取材自紐約南美裔聚居地 Washington Heights,當地的居民膚色普遍更黑。綜合以上幾點,請問哪裡跟 woke 有關呢?

Woke culture 這回事,在流行文化圈有非常激烈的討論。無疑,當世界不再接受用性別和種族開玩笑,甚麼事都講求平等,強行追求用女性、黑人和多元性向角色做主角,世上還有 fantasy 這回事嗎?又有必要事事把白人男人諉化成反派嗎?電影是讓觀眾實現夢想的空間,還是再教育的場地呢?連《聖女貞德》(Joan d’arc)也變成黑人,有必要嗎?不過,對 woke culture 反感的人,鼓吹包容、種族平等和多元文化又一定是邪惡的嗎?別忘記,大導演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本來就擅於塑造女性英雄角色。是不是說,女英雄都要符合父權價值呢?

Woke 的爭議可能還要持續好一段日子;不過,並不是所有事情,都跟 woke 有關,請單單討厭女人和恐同的憤怒宅們先冷靜一下。

改編同名百老匯歌舞劇的《狂舞紐約》(In the Heights),製作兼發行的華納電影本來對此片寄予厚望,一來它是自武肺瘟疫以來首部歌舞片,二來美國各地已逐步解封戲院,入座率逐步上升,加上是極少數以南美裔族群做主角的作品,預期單在美加兩地可收達 1 億(美元,下同)票房;但事與願違,美國首周只收 1,100 萬,令業界大跌眼鏡。而且,有人估計,5,000 萬的製作費加上 5,000 萬的宣傳支出,必須要達成 2 億美金票房(與戲院分紅前)才有機會打和。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