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片(coming-of-age drama)是一個頗常見的電影類型,且當中不乏經典之作。幾天前有朋友跟我說因為沒有子女,自己的成長期又乏善足陳,她對成長片沒太多興趣,覺得這類題材觸動不了她。我初時是有點吃驚,因為我覺得「成長」是很討好又容易感動人的題材。但後來回心一想,很多成長片都大同小異,真正能破格的少之又少,可能她是看了太多中庸之作,對這類型有戒心。 在 Netflix 上架,又剛入選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The Hand of God》正是典型的成長片,有齊成長片的常見元素——友情、親情、挫折、突變、時代標記、傾慕的對象、性幻想性啟蒙、猶如人生導師的長輩、發現志向、離家。電影拍得不俗套,偶有神來之筆,但很難說得上驚喜。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從《The Hand of God》看為什麼成長片總是這麼類似?

從《The Hand of God》看為什麼成長片總是這麼類似?

成長片(coming-of-age drama)是一個頗常見的電影類型,且當中不乏經典之作。幾天前有朋友跟我說因為沒有子女,自己的成長期又乏善足陳,她對成長片沒太多興趣,覺得這類題材觸動不了她。我初時是有點吃驚,因為我覺得「成長」是很討好又容易感動人的題材。但後來回心一想,很多成長片都大同小異,真正能破格的少之又少,可能她是看了太多中庸之作,對這類型有戒心。

在 Netflix 上架,又剛入選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The Hand of God》正是典型的成長片,有齊成長片的常見元素——友情、親情、挫折、突變、時代標記、傾慕的對象、性幻想性啟蒙、猶如人生導師的長輩、發現志向、離家。電影拍得不俗套,偶有神來之筆,但很難說得上驚喜。

成長片(coming-of-age drama)是一個頗常見的電影類型,且當中不乏經典之作。幾天前有朋友跟我說因為沒有子女,自己的成長期又乏善足陳,她對成長片沒太多興趣,覺得這類題材觸動不了她。我初時是有點吃驚,因為我覺得「成長」是很討好又容易感動人的題材。但後來回心一想,很多成長片都大同小異,真正能破格的少之又少,可能她是看了太多中庸之作,對這類型有戒心。
在 Netflix 上架,又剛入選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The Hand of God》正是典型的成長片,有齊成長片的常見元素——友情、親情、挫折、突變、時代標記、傾慕的對象、性幻想性啟蒙、猶如人生導師的長輩、發現志向、離家。電影拍得不俗套,偶有神來之筆,但很難說得上驚喜。

從馬勒當拿連結到電影

《The Hand of God》是導演 Paolo Sorrentino 的半自傳作品,Sorrentino 在拿坡里出生和成長,少年時亦經歷了跟主角 Fabietto(Filippo Scotti 飾)類似的巨變。

電影開始時是 1984 年的夏天,整個拿坡里最熱門的話題是馬勒當拿是否加盟拿坡里球會?很多人說不會,因為拿坡里不是頂級球會,照計配不起球王;但又有些人言之鑿鑿說在市內看到馬勒當拿和他的坐駕(包括主角 Fabietto)。到馬勒當拿落實加盟,整個拿坡里欣喜若狂,看馬勒當拿成了全市周末的必然活動。

馬勒當拿 1984 年加盟拿坡里,1986 年在世界盃使出「上帝之手」贏了宿敵英格蘭,1987 年替拿坡里贏得創會以來第一個意大利甲組聯賽冠軍。電影的故事也約莫是由 1984 說到 1987 年,但導演一來沒有標出年份,二來也沒有用季節更替去交代時間,甚至角色的外型也沒有什麼變化,不小心看會覺得整齣電影像一個永不會完的夏天。或許記憶中的成長都是類似,身在其中時不會感覺到自己有很大變化,到驀然醒覺的一日,已經老大了。

成長片(coming-of-age drama)是一個頗常見的電影類型,且當中不乏經典之作。幾天前有朋友跟我說因為沒有子女,自己的成長期又乏善足陳,她對成長片沒太多興趣,覺得這類題材觸動不了她。我初時是有點吃驚,因為我覺得「成長」是很討好又容易感動人的題材。但後來回心一想,很多成長片都大同小異,真正能破格的少之又少,可能她是看了太多中庸之作,對這類型有戒心。
在 Netflix 上架,又剛入選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The Hand of God》正是典型的成長片,有齊成長片的常見元素——友情、親情、挫折、突變、時代標記、傾慕的對象、性幻想性啟蒙、猶如人生導師的長輩、發現志向、離家。電影拍得不俗套,偶有神來之筆,但很難說得上驚喜。

Sorrentino 曾說過自己在發現電影前,馬勒當拿的球技是他最初接觸的藝術。《The Hand of God》中,馬勒當拿不只是時代背景,導演巧妙地將他跟主角的經歷連結。主角為了看馬勒當拿出賽避過一劫;主角的哥哥 Marchino(Marlon Joubert 飾)又因為看馬勒當拿練習,意識到自己對演戲只有興趣,缺乏堅持,遂放棄了當演員的夢想。電影名稱「上帝之手」一方面是指 1986 年世界盃那個入球;另一方面是指小小的一個決定能扭轉一個人的際遇,就像上帝借馬勒當拿輕輕推了兩兄弟一把。但奇妙的是,Fabietto 日漸成長,他對足球和馬勒當拿的熱情慢慢減退。拿坡里居⺠仍視馬勒當拿如神,Fabietto 卻變得抽離,是成長,也是他即將要離開家鄉外闖的預兆。

除了馬勒當拿外,電影至少還有兩個角色是真有其人,二人都是導演,分別是費里尼和 Capuano(Ciro Capano 飾)。前者在電影中神龍見首不見尾,主要作用是搞笑;後者卻是頗重要的角色,寫他到拿坡里取景拍攝,令 Fabietto 愛上電影。現實生活中,Capuano 也是 Sorrentino 的電影啟蒙。馬勒當拿淡出,Capuano 登場,正好是 Fabietto 和導演的成長寫照。

成長片(coming-of-age drama)是一個頗常見的電影類型,且當中不乏經典之作。幾天前有朋友跟我說因為沒有子女,自己的成長期又乏善足陳,她對成長片沒太多興趣,覺得這類題材觸動不了她。我初時是有點吃驚,因為我覺得「成長」是很討好又容易感動人的題材。但後來回心一想,很多成長片都大同小異,真正能破格的少之又少,可能她是看了太多中庸之作,對這類型有戒心。
在 Netflix 上架,又剛入選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The Hand of God》正是典型的成長片,有齊成長片的常見元素——友情、親情、挫折、突變、時代標記、傾慕的對象、性幻想性啟蒙、猶如人生導師的長輩、發現志向、離家。電影拍得不俗套,偶有神來之筆,但很難說得上驚喜。

成長總是相似

很多評論都說 Sorrentino 的風格跟費里尼接近,是他的接班人。二人都喜歡挪用天主教元素,但又不是很虔敬,有時是調侃。二人的電影都偏向華麗熱鬧(《The Hand of God》是相對較樸實之作),人物很鮮明,還有點誇張。《The Hand of God》出現的女性角色——善良幽默的母親、性感的少婦、神經質的鄰居、清純的夢中情人、人瑞祖母、女神般的模特兒/女明星、極具威嚴的女伯爵等,都像費里尼電影中會出現的角色。

以上的女性角色,誰才是 Fabietto 的性啟蒙對象?我要賣個關子。唯一可以說的是,Fabietto 在電影中是切切實實地失了處子之身。然後我想到,為什麼十齣成長片,九齣都會寫主角第一次的性經驗(甚至是一百齣有九十九齣會寫)?為什麼成長片的導演對此樂此不疲,不怕俗套?

如果中二病是死都要跟別人不同,寧願不方便不舒服不安全都要做特別的一個;那麼真正的成長大概是接受自己不是特別的那一個,知道即使再努力也只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世界不繞著自己轉。成長片取悅觀眾,靠的不是特別,反而是共鳴與真摯。用成長後的眼光看,大部分人第一次的性經驗其實都沒有什麼特別,不就是那麼一回事。不特別卻是很多人的共同經驗,導演老老實實地拍出來,在細節上花點心思,也就是及格以上的成長片了。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