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沒有追求,那活著是為了什麼?純粹因為怕死?
很悲哀,答案恐怕是。Aksel 活了豐盛的一生,有作品傳世,悍衛過自己的信念,死前還跟 Julie 和好,知道愛人會永遠記著自己,但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不想在作品中活著,不想人們記得他懷念他,不想在 Julie 的回憶中活著,他只想回到自己的家,抱著 Julie,活多一天是一天。對比作品和記憶的永恆,真正的多活幾天更重要。承認夢想和信念的虛妄,即是承認活著本身可以毫無意義,除了我們不想死。
所以最後 Julie 不敢到醫院見 Aksel 最後一面,選擇逃避。她知道沒有人和事能釋除 Aksel 對死亡的恐懼,什麼愛寬恕無憾都是漂亮的謊話。你可以說 Julie 比她身邊所有人都廢,但她也比所有人都誠實,她感受到生命終如逝水,歸於虛空,生前營營役役,拼命追求的——愛情、家庭、子女、夢想、名利、信念,通通只是幌子,讓我們很忙碌,暫時忘卻生命本無意義的真相。在死亡面前,夢想毫無意義。誰說人沒有夢想就是一條鹹魚?夢想只是 Aksel 那一代的必須品,他之前很多代人都不一定有夢想,他之後的一代,像 Julie,也沒有夢想,但她一點也不像鹹魚,她只是活得比他更坦誠真實。
所以我不覺得這是一齣「成長」電影。電影終結時,Julie 看似成熟了,淡定了,有不錯的工作,但這就是成長嗎?時日流逝,外貌和境況改變不代表心態的成長。我寧願相信 Julie 最終都沒有被納入「人要有夢想有追求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的成長軌跡。她看向窗外,看到她鏡頭下的女演員跟自己的前男友 Eivind 育有一子,她有慶幸當日流產了,現在是自由自在的單身事業女性嗎?我不覺得啊。據 Julie 凡事無可無不可的性格,如果沒有流產,把孩子生下來,她快樂或不快樂的程度可能跟現在一樣。她的生命沒有非做不可或萬萬不能做的事。
但絕對的空虛和無意義終究是太可怕的感覺,即使否定了人必須有夢想信念,為了填塞這份空虛,我相信 Julie 和跟她面對相同存在主義危機的人還是會找替代品去填補這份空虛,只是完場時,Julie 還未找到吧了。
敢去問一個還未找到答案的問題,是我愛《世上最爛的人》的最大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