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新浪潮名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寫過一篇著名影評,名為《小主題》(Little Themes),他以兩個主題迥異的戲劇處境作為例子——「我們時代的末日」:在核子戰爭過後,地球只剩一個黑人倖存。幾個月之後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女人,他愛上了她。再過數月,一個白人男人忽然出現,他也愛上了那個女人。最後,兩個男人在空蕩的城市,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左鄰右里的爭吵」:在偏遠郊區,一個窮困的農夫獨自生活。有天,一個從城市而來的女人駕著車,途中車子拋錨。農夫收留她,並愛上了她。之後,一個前農夫從城市歸來,住在他們隔壁,也看上了她。最後,他們在荒涼的山脈下,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兩者骨子裡也是兩男爭一女的故事,同樣愚蠢乏味。查布洛在此表明主題格局的大小,並非構成好電影的條件,重要的是發掘其中的各種真相(如社會層面的、心理的)。如是,《智齒》的主題看似很大,橫跨城市邊緣,觸及生死救贖。倘若挪去命題宏大的表象,便會發現它實際觸及的,只是輕於鴻毛。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智齒》:極端狂暴,是為了⋯⋯

【影評】《智齒》:極端狂暴,是為了⋯⋯

法國新浪潮名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寫過一篇著名影評,名為《小主題》(Little Themes),他以兩個主題迥異的戲劇處境作為例子——「我們時代的末日」:在核子戰爭過後,地球只剩一個黑人倖存。幾個月之後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女人,他愛上了她。再過數月,一個白人男人忽然出現,他也愛上了那個女人。最後,兩個男人在空蕩的城市,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左鄰右里的爭吵」:在偏遠郊區,一個窮困的農夫獨自生活。有天,一個從城市而來的女人駕著車,途中車子拋錨。農夫收留她,並愛上了她。之後,一個前農夫從城市歸來,住在他們隔壁,也看上了她。最後,他們在荒涼的山脈下,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兩者骨子裡也是兩男爭一女的故事,同樣愚蠢乏味。查布洛在此表明主題格局的大小,並非構成好電影的條件,重要的是發掘其中的各種真相(如社會層面的、心理的)。如是,《智齒》的主題看似很大,橫跨城市邊緣,觸及生死救贖。倘若挪去命題宏大的表象,便會發現它實際觸及的,只是輕於鴻毛。

法國新浪潮名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寫過一篇著名影評,名為《小主題》(Little Themes),他以兩個主題迥異的戲劇處境作為例子——「我們時代的末日」:在核子戰爭過後,地球只剩一個黑人倖存。幾個月之後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女人,他愛上了她。再過數月,一個白人男人忽然出現,他也愛上了那個女人。最後,兩個男人在空蕩的城市,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左鄰右里的爭吵」:在偏遠郊區,一個窮困的農夫獨自生活。有天,一個從城市而來的女人駕著車,途中車子拋錨。農夫收留她,並愛上了她。之後,一個前農夫從城市歸來,住在他們隔壁,也看上了她。最後,他們在荒涼的山脈下,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兩者骨子裡也是兩男爭一女的故事,同樣愚蠢乏味。查布洛在此表明主題格局的大小,並非構成好電影的條件,重要的是發掘其中的各種真相(如社會層面的、心理的)。如是,《智齒》的主題看似很大,橫跨城市邊緣,觸及生死救贖。倘若挪去命題宏大的表象,便會發現它實際觸及的,只是輕於鴻毛。

《智齒》以兩名警察調查一宗連環殺人案為題。兇手犯案習慣將受害人的手掌切斷,其後在城市角落棄置殘骸。老差骨斬哥(林家棟 飾)與新人任凱(李淳 飾)接手調查,途中斬哥意外遇見昔日仇人王桃(劉雅瑟 飾)。深懷恨意的他,利用渴求寬恕的王桃作為線人,害她成為罪犯們的磨心。兩位警察受仇恨與偏見作繭自縛,而危機正逐步逼近。

電影甫開始,倒敘交代在案件完結後,任凱到醫院代斬哥向罹患創傷後遺症的王桃道歉,才正式展開《智齒》的追兇故事。如此敘事,即為電影的主題定調,《智齒》意不在曲折離奇的查案過程,而是斬哥如何放下仇恨,原諒王姚。不言而喻,這是一個有關寬恕的故事。

法國新浪潮名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寫過一篇著名影評,名為《小主題》(Little Themes),他以兩個主題迥異的戲劇處境作為例子——「我們時代的末日」:在核子戰爭過後,地球只剩一個黑人倖存。幾個月之後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女人,他愛上了她。再過數月,一個白人男人忽然出現,他也愛上了那個女人。最後,兩個男人在空蕩的城市,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左鄰右里的爭吵」:在偏遠郊區,一個窮困的農夫獨自生活。有天,一個從城市而來的女人駕著車,途中車子拋錨。農夫收留她,並愛上了她。之後,一個前農夫從城市歸來,住在他們隔壁,也看上了她。最後,他們在荒涼的山脈下,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兩者骨子裡也是兩男爭一女的故事,同樣愚蠢乏味。查布洛在此表明主題格局的大小,並非構成好電影的條件,重要的是發掘其中的各種真相(如社會層面的、心理的)。如是,《智齒》的主題看似很大,橫跨城市邊緣,觸及生死救贖。倘若挪去命題宏大的表象,便會發現它實際觸及的,只是輕於鴻毛。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

一個導演要怎樣處理有關寬恕的主題,取決於他的個性及對世界的觀察(當然也有商業上的考慮,但此處又當別論)。鄭保瑞繼《狗咬狗》後一貫極端作風,以骯髒雜亂的城市為背景,加入大量殘酷血腥的暴力元素,突顯因為仇恨而帶來的種種暴力,深化一個罪人要取得原諒,必先受過肉體上的苦難,才能獲得最終的救贖。

王桃的罪孽是因為吸毒而發生車禍,撞死了斬哥的妻子,以及她肚裡的兒子。出獄後遇見怒氣沖沖的斬哥,本來已經打算逃回鄉下躲避,卻因罪疚而留下,希望幫忙斬哥破案,償還虧欠斬哥的罪債。但我實在感到困惑,王桃的贖罪方式——為斬哥供出從事各式各樣罪行的黑道中人——與其罪過有甚麼關係?既然編劇如此刻意地安排斬哥帶王桃到醫院探望昏迷的妻子(情節上是有點造作的),要讓王桃見證自己對她造成的傷害,那麼王桃真正的贖罪對象,理應是斬哥妻子。她一心要以作為線人洗清罪孽,戲劇邏輯先天上已經出現問題。

斬哥理所當然利用王桃在地下世界的關係,調查與殺人案相關毒販及癮君子,藉機令她得罪大量黑道份子,不顧其生命安全,以報私仇。電影中段有一個富戲劇張力的轉折——任凱的手槍不見了——同時是斬哥開始對王桃改觀的時候。斬哥與任凱走到滿目瘡痍的角落,先是斬哥從廢棄的車輛中發現渾身是血的王桃,被眼前可憐的她弄得一臉震驚。之後,任凱上前粗暴地在她身體搜索手槍。初出茅廬的任凱此時變得像斬哥般暴力地對待她(這是一個可信的成長變化),站在一旁的斬哥開始面有難色,為她遭受如此痛楚心生愧疚,開始鋪陳斬哥放下恨怨,原諒王桃。但這並不是一個可信有力的心理轉折,既然斬哥早就決定犧牲王桃安危,換取查案線索,現在他只是看見自己早有預料造成的結果,王桃受傷,就能讓他為自己殘忍的手段作出反省?何況斬哥是欲殺死王桃填命的人。

法國新浪潮名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寫過一篇著名影評,名為《小主題》(Little Themes),他以兩個主題迥異的戲劇處境作為例子——「我們時代的末日」:在核子戰爭過後,地球只剩一個黑人倖存。幾個月之後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女人,他愛上了她。再過數月,一個白人男人忽然出現,他也愛上了那個女人。最後,兩個男人在空蕩的城市,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左鄰右里的爭吵」:在偏遠郊區,一個窮困的農夫獨自生活。有天,一個從城市而來的女人駕著車,途中車子拋錨。農夫收留她,並愛上了她。之後,一個前農夫從城市歸來,住在他們隔壁,也看上了她。最後,他們在荒涼的山脈下,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兩者骨子裡也是兩男爭一女的故事,同樣愚蠢乏味。查布洛在此表明主題格局的大小,並非構成好電影的條件,重要的是發掘其中的各種真相(如社會層面的、心理的)。如是,《智齒》的主題看似很大,橫跨城市邊緣,觸及生死救贖。倘若挪去命題宏大的表象,便會發現它實際觸及的,只是輕於鴻毛。

《智齒》的劇本是充滿問題的,我亦為鄭保瑞對贖罪的詮釋感到懷疑(我不同意本片的救贖需要一命換一命),但這不代表它是全盤失敗。鄭保瑞作為香港電影的老將,他的場面調度技巧俐落,此作並不失為一部可觀的港產片。譬如可樂與王桃雙雙在唐樓四處逃避的段落,鄭保瑞充分利用打通兩座的唐樓特色,設計出緊湊、危機四伏的追逐。他亦聰明地於後期製作選擇用黑白代替彩色畫面,令光暗分明的夜戲畫面更凌厲,不難令影迷聯想起黑澤明的《天國與地獄》,將暴雨傾盆的觀塘一帶拍得宛如地獄,鬼哭神嚎。

一部電影沒有討好觀眾的責任,也沒必要展現人性的美善。《智齒》的暴力與頹垣敗瓦是導演個性的一部分,而這些正是鄭保瑞眼中的香港和救贖。罪人要得到原諒,必須經歷這段走過地獄的旅程。我是不太認同他的觀點,但我仍尊重這部電影,因為本作的確具備作者的聲音,性格剛烈,用作品道出自己是個怎樣的人。

話說回來,查布洛《小主題》的最後一段是這樣的:

「在我看來,電影沒有大主題或小主題之分。因為主題愈小,作者能交予的綱要就愈豐富。事實是,只有事實才是最重要的。」(In my opinion,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 big theme and a little theme, because the smaller the theme is, the more one can give it a big treatment. The truth is, truth is all that matters. )

共勉之。

法國新浪潮名將查布洛(Claude Chabrol)寫過一篇著名影評,名為《小主題》(Little Themes),他以兩個主題迥異的戲劇處境作為例子——「我們時代的末日」:在核子戰爭過後,地球只剩一個黑人倖存。幾個月之後他偶然發現了一個女人,他愛上了她。再過數月,一個白人男人忽然出現,他也愛上了那個女人。最後,兩個男人在空蕩的城市,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左鄰右里的爭吵」:在偏遠郊區,一個窮困的農夫獨自生活。有天,一個從城市而來的女人駕著車,途中車子拋錨。農夫收留她,並愛上了她。之後,一個前農夫從城市歸來,住在他們隔壁,也看上了她。最後,他們在荒涼的山脈下,為她展開生死對決——兩者骨子裡也是兩男爭一女的故事,同樣愚蠢乏味。查布洛在此表明主題格局的大小,並非構成好電影的條件,重要的是發掘其中的各種真相(如社會層面的、心理的)。如是,《智齒》的主題看似很大,橫跨城市邊緣,觸及生死救贖。倘若挪去命題宏大的表象,便會發現它實際觸及的,只是輕於鴻毛。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