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和彌大概是日本近年最矚目的電影導演了,他的作品多次登上《電影旬報》年度十佳,好評不斷。而且他非常勤力,2018 和 2019 年均以一年 3 部的產量,盡顯澎湃的創作力,難得是水準亦能保持。其中一部就是剛剛在港公映的《那一夜:母親是殺人犯》(下稱《那一夜》,其實日、英片名都只有「那一夜」的意思),位列去年《電影旬報》十佳第七位。
白石和彌大概是日本近年最矚目的電影導演了,他的作品多次登上《電影旬報》年度十佳,好評不斷。而且他非常勤力,2018 和 2019 年均以一年 3 部的產量,盡顯澎湃的創作力,難得是水準亦能保持。其中一部就是剛剛在港公映的《那一夜:母親是殺人犯》(下稱《那一夜》,其實日、英片名都只有「那一夜」的意思),位列去年《電影旬報》十佳第七位。
《那一夜》改編自桑原裕子的同名舞台劇,由白石和彌的老拍檔高橋泉擔任編劇,故事講述母親為了讓三名子女擺脫父親的家暴問題,親手殺死了丈夫,隨後自首,結果被判入獄 15 年。出獄後,她依承諾回到家中,卻與長大了的子女感覺疏離。只因那一夜,這一家各成員的人生路已變得不一樣了。
《那一夜》開首幾分鐘就先交代了十五年前的「殺人事件」,影像上相當懾人,盡顯白石和彌的導演功力,有先聲奪人的感覺(也有賴田中裕子的精彩演出),也令觀眾更好奇往後究竟發生甚麼事。然後 15 年很快便過去,母親亦的確回來了,相隔多年再見,長子大樹居然來不及反應,甚至有點驚惶失措,立即關上門。
作為觀眾難免好奇,究竟他們發生了甚麼事?十五年不見,不是該來一個擁抱嗎?(儘管亦同時奇怪,怎麼十五年來沒有探監?母親出獄竟也不知,沒有半點心理準備?)母親不是助他們脫離苦海的人嗎?該感激才對呀!接下來的個多小時,筆者一直有這個疑問。
母親顯然是出於好意的,她與丈夫似乎沒有私人恩怨,殺死對方後,她還跟兒女說:「不會再有人跟你動手腳了,你們可以自由自在地活著,想怎麼過生活都可以。」(大意)事實上卻是,3 名子女變成了殺人犯的兒子,在日本這個高壓社會竭力生活下去。
兩名兒子的性格刻劃很清晰,長子大樹就是那種沒有甚麼主見的人,他和妻子的關係也不太好,在鬧離婚;二哥雄二有點反叛,甚至表現出一副對母親充滿怨恨的樣子,他早就搬到東京追尋寫作夢,為了上位,更拿自己的家事作為素材。然而,他們的性格、際遇,如何影響到其人生觀,以至與母親的關係,影片並沒有把聯繫說明得很清楚。 反而,劇本安排了兩條副線,道出更多家的問題:的士公司女職員與病重母親的對話;以及男司機和妻子離婚後,與久別重逢的兒子再聚的故事。
想了想,終究明白了編導的創作動機。影片真正想探討的,其實是家庭如何與人生無可分割,成為了一生羈絆。譬如大樹會擔心自己漸漸變成了父親的模樣,也怕因此失去了家人;雄二表面上怨恨母親,卻其實仍對她有愛,反叛的行為只為了填補心靈上的空虛。至於女兒則是全面支持、包容母親的,大概是因為作為女性,最能站在母親的角度去思考。
最有意思的一場,是當母親發現自己當日的行為原來連累了兒女的時候,她仍堅持自己沒有做錯,絕不道歉,因為要是她這樣做,「孩子們還能相信甚麼呢」(大意),她很清楚自己母親的角色與責任。
如果我們從觀察三名子女與母親的關係轉變作出發點,大概會略嫌電影描寫的不夠深入,從家庭崩壞到重構,過程也似乎太簡單、太輕易了。然而,要是單純以理解一個角色的人生如何受到家庭羈絆著眼,則會明白,編導還是相當專注於家的議題之上,也讓觀眾更了解日本社會的家庭問題。當然,日本不乏相近題材的作品,譬如很多人拿來相提並論的《小偷家族》等,《那一夜》縱然略有不及,還是很值得大家一看。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