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家裡發生了很多變化,醫生父親 Antonio 經常不在家、母親 Sofia 不快樂、Cléo 懷孕但嬰兒夭折、一場燒得猛烈的山火、一趟險些遇溺的家庭旅行,以及社會上一場學生運動⋯⋯這一切在小弟眼中,都是「既遠又近」和「似懂非懂」。《羅馬》是艾方索藉 Cléo 來回憶那段特別是發生在 1970 年至 1971 年的童年往事。當然小弟長大後(成為了艾方索柯朗),驀然回首,才知道往事的意義及發生的原因,當時的成年人是如何處理難題及面對改變。
《羅馬》刻意營造的「距離感」:沒有配樂、用上很多「平淡」的長鏡頭、闊銀幕、很多廣角鏡頭、緩慢的影機運動、一些沒有闡明的幽默(或荒誕),像單腳站立的武術教練及在山火前唱歌的男人⋯⋯這一切和「記憶」的質感很配合:有些細節記得一清二楚,有些是朦朧的,有些是靠想像補完;但箇中的人情細故、細微末節,肯定是長大後才明白,明白 Cléo 的痛,及感激他對小弟一家的無私付出,最後的字幕「獻給 Libo」,便是 Cléo 的角色原型的名字。
片中,不懂水性的 Cléo 毅然撲向海浪,拯救孩子——並非他們是主人的孩子,而是出於偉大的愛,這一幕,歸功於艾方索的神奇長鏡頭,緊扣觀眾情緒,看似簡單的攝影機運動,從沙灘到海中往來一次,點到即止,讓「情緒」成為注目點,而非技巧,但這個鏡頭十分難拍。另外,婆婆 Teresa 帶 Cléo 去買嬰兒床,遇上學生示威,引發流血衝突一幕,場面調度甚佳,沒有強行一鏡到底,但店內與街外的氣氛是緊密連接的,此幕最重要是交代政府的「打手」兇殘,及 Cléo 發現逃避當父親責任的男友 Fermín 竟是其中一名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