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是香港導演曾國祥的首部個人執導作品,之前的《戀人絮語》及《Good Take》屬於聯合導演,改編安妮寶貝同名的網絡小說,描述兩位女孩「七月」與「安生」由 13 歲到 27 歲的感人友情故事。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七月與安生》:我只在乎妳

【影評】《七月與安生》:我只在乎妳

本片是香港導演曾國祥的首部個人執導作品,之前的《戀人絮語》及《Good Take》屬於聯合導演,改編安妮寶貝同名的網絡小說,描述兩位女孩「七月」與「安生」由 13 歲到 27 歲的感人友情故事。

這是個「中國兩生花」故事,性格截然不同的七月與安生,順應命運,分別選擇了「穩定」與「飄泊」的生活;也在命運的安排下,在 27 歲之前交換了人生:飄泊的人原來內心最平穩,安定的人原來有抑制不住的反叛性。

在近年眾多「青春片」的潮流中,曾國祥以一位香港導演的身份,拍出了一部不落俗套(除了結尾)的電影,是難能可貴的,他沒有大陸導演的執著,硬要將主人翁的青春歲月與時代重要大事並置,激盪出沉重的歷史感覺,反而曾國祥的恩師陳可辛擅用這一套,《中國合夥人》賣的就是一個時代的感覺。

 

《七月與安生》較為內歛,著重描述兩位密友「相愛又相輕」的關係。七月(馬思純)與安生(周冬雨)在小學認識,兩人性格及家庭背景很不同,七月性格溫文內向,是家中獨女,受父母疼愛;安生性格爽朗外向,來自單親家庭,與母親關係惡劣,自幼已經嚮往自由無拘無束的生活。兩人很快成為密友,中學時二人分道揚鑣,但友情不減。

七月告訴安生,她戀上同學家明(李程彬),三人也因此成為好友,但安生與家明彼此有感覺,礙於不想破壞與七月的關係,安生選擇離開,一邊打工一邊流浪,開展了與七月截然不同的人生。七月大學畢業後,在銀行找到一份安定工作,與家明感情穩定,七月追求安穩﹑有計劃的人生,預算在 27 歲前與家明結婚,組織家庭。家明到北京工作,重遇安生,兩人愛火重燃,計劃不在預期,三人的關係又再受考驗。

本片是香港導演曾國祥的首部個人執導作品,之前的《戀人絮語》及《Good Take》屬於聯合導演,改編安妮寶貝同名的網絡小說,描述兩位女孩「七月」與「安生」由 13 歲到 27 歲的感人友情故事。

《七月與安生》是個很感性的故事,雖然它有著一般愛情小說的俗套(三角關係與生離死別),但曾國祥沒有在這些情節上糾纏,反而從一開始便強調七月與安生是「一體兩面」,是人生的兩種面向,七月是安生,安生是七月:兩人彼此愛護,卻又不自覺地傷害對方。

家明在七月與安生的關係只是催化作用,讓兩位女生看清自己潛藏的另一面:安穩的七月,其實有顆驛動的心,只是太早認為自己需要過穩定的生活。選擇自我流放的安生,其實心底比任何人都平靜,她只是裝作瀟灑。七月與安生讓彼此明白,大家都是孤獨的人,只有對方一直互相珍惜。

導演在安生出走後,用上一段蒙大奇,配上雙方往來的書信,道出兩人對生活的不同領會,正是那種「你睇我好,我睇你好」的矛盾,很爽快,效果很好。七月覺得安穩等於枯燥,她說她的生活是「一眼就可以看到一生」,心底裡羨慕安生的自由,但自由對安生而言,卻是「萬水千山去過,感覺到了盡頭,很累,想回家」,因為她沒告訴七月,她的飄泊,動機只是逃情。

這場戲以後,曾國祥慢慢跌入平庸的框框,安生與七月重聚,在上海的餐廳內爭吵,導致安生不辭而別,這段拍得最差,直接影響後來在北京,安生﹑家明與七月再陷於三角關係中,幸好周冬雨與馬思純精湛的演出,挽救了整段戲。

本片是香港導演曾國祥的首部個人執導作品,之前的《戀人絮語》及《Good Take》屬於聯合導演,改編安妮寶貝同名的網絡小說,描述兩位女孩「七月」與「安生」由 13 歲到 27 歲的感人友情故事。

電影版本對原著作了頗大的改動,有些主要情節甚至逆轉了,原著的篇幅很短,電影把結構弄得複雜,採用倒敘手法,增加了出版社發現網上有位「七月」作者與好朋友「安生」的故事,出版社認識安生,想委託她找作者洽商版權,繼而從安生的視點閱讀小說,在七月的旁白下倒敘故事。這個安排和結尾導演想做一個重大的故事轉折有關,但這個轉折既刻意又突兀,雖然帶來「驚喜」,但卻是畫蛇添足,很有陳可辛《親愛的》那種灑狗血風格,增添了奇情,卻破壞了氣氛。

兩位主角有極出色的表現,周冬雨令人刮目相看,突破了她以往演出的角色框框,多幕的細微感情變化,非常動人,馬思純也是超水準,與周冬雨有很自然的配合,演活了「我中有你」的複雜情感。火車站二人分手那場戲最值得細看:安生叮囑七月不要俗套地「追車」以示不捨之情,列車慢慢開動,安生不自覺步前,當情緒最高漲時,七月看到半身伸出窗口的安生頸上掛著家明的玉墜,曳然止步,只懂痛哭,安生激動及後悔,高呼「如果你想我留下,我便留下」,這一幕兩人交鋒的時間很短,但心理變快很大,兩位演員都掌握得恰到好處。

另一幕是後段在醫院的戲份: 安生要簽署一份關於七月的文件,她說了些自責的話,又迅速平服情緒,強裝冷靜,這場是周冬雨個人表演,非常細膩。由於七月與安生兩個角色在故事後段有點「交換人生」的安排,因此前段兩人的演繹方法有很明顯轉變,難度很高。

《七月與安生》對新導演來說,是超額完成,縱然結尾很俗套,但應該會惹得不少觀眾落淚,眼淚有時很廉價,但卻能令觀眾記住這部電影。

本片是香港導演曾國祥的首部個人執導作品,之前的《戀人絮語》及《Good Take》屬於聯合導演,改編安妮寶貝同名的網絡小說,描述兩位女孩「七月」與「安生」由 13 歲到 27 歲的感人友情故事。

請讚好 SPILL Facebook 專頁,如想緊貼最新資訊,可於「已讚好 / Liked」選單內點按「搶先看 / See Fir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