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傳上說《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下簡稱《走過披頭歲月》)是史上唯一獲授權絕密影像的 The Beatles(現在還有人只稱他們為「披頭四」嗎?)紀錄片,很多人因為「正貨」而被吸引(那有甚麼正不正貨呢?),但其實根本不重要(反正也未必好),倒是那些「絕密影像」才真正讓人印象難忘,叫人想像到那些年的狂熱。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那些年的狂熱

【影評】《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那些年的狂熱

宣傳上說《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下簡稱《走過披頭歲月》)是史上唯一獲授權絕密影像的 The Beatles(現在還有人只稱他們為「披頭四」嗎?)紀錄片,很多人因為「正貨」而被吸引(那有甚麼正不正貨呢?),但其實根本不重要(反正也未必好),倒是那些「絕密影像」才真正讓人印象難忘,叫人想像到那些年的狂熱。

當然,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很多 The Beatles 的片段都是陌生的,我們都比較關注他們的音樂,又不是甚麼偶像派,不必常常看著他們的樣子。只是那個「文化現象」,即使放在現今的角度看,還是有令人驚訝的地方。

小時候常常聽長輩說陳寶珠、蕭芳芳當年在香港有幾受歡迎,影迷有幾瘋狂,覺得都有點誇張,但看過《走過披頭歲月》,我信了。電影的副題是「The Touring Years」,所以不要期望會由 The Beatles 怎樣出道、怎樣成名說起,當中甚至沒有太多成員的私生活描寫,一切以「巡演」為骨幹。

但這裡所指的「巡演」,並不是一幕又一幕的音樂演出片段,而是他們在飛到世界各地時,周遭所發生的事情,譬如他們面對傳媒時的發言、態度,又或是樂迷瘋狂的反應。那個還沒有互聯網,甚至電視還不算真正普及的年代(至少香港是這樣吧),「明星」總是有一種距離感,當樂迷看到「偶像」現身在自己眼前的時候,那種「夢境成真」的感覺可以使他們極之瘋狂。《走過披頭歲月》其中一個最有娛樂性的地方,也許就是這些超乎你想像的樂迷「反應」(難怪會有「Beatlemania」這個字眼)。

宣傳上說《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下簡稱《走過披頭歲月》)是史上唯一獲授權絕密影像的 The Beatles(現在還有人只稱他們為「披頭四」嗎?)紀錄片,很多人因為「正貨」而被吸引(那有甚麼正不正貨呢?),但其實根本不重要(反正也未必好),倒是那些「絕密影像」才真正讓人印象難忘,叫人想像到那些年的狂熱。

有些鮮為人知的事也從中披露出來,除非你成長於 60 年代或百分百 The Beatles 狂迷,早已對大小事一清二楚,否則應該也會覺得有趣。譬如當年 The Beatles 到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包括香港,不過畫面一閃即逝),其中日本一站便有人遊行抗議,那時候是 1966 年,The Beatles 是首支以武道館作為音樂表演場地的樂隊,當時就有不少人反對,認為他們褻瀆了這個理應只作武術用途的場地(當時武道館啟用了差不多兩年)。可是隨著時日流逝,武道館已成為一個流行音樂文化的象徵,只有達到某個級數的歌手樂隊,才有資格在這裡舉行音樂會,就像香港的紅館一樣。

日本的巡演也是最有趣的,當歐美各地的歌迷都是同樣「發狂」的反應時,日本樂迷的安靜(卻是帶著崇拜和欣賞的目光)便相映成趣。

宣傳上說《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下簡稱《走過披頭歲月》)是史上唯一獲授權絕密影像的 The Beatles(現在還有人只稱他們為「披頭四」嗎?)紀錄片,很多人因為「正貨」而被吸引(那有甚麼正不正貨呢?),但其實根本不重要(反正也未必好),倒是那些「絕密影像」才真正讓人印象難忘,叫人想像到那些年的狂熱。

然而作為樂迷,大概會不滿《走過披頭歲月》「草草收場」的感覺。那是因為重點都放在「The Touring Years」,當電影一直依時序把有趣的事情展現出來時,便不會想到,提及 The Beatles 開始重視音樂藝術性之作《Rubber Soul》時,原來已差不多去到尾聲,巔峰之作《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更只是輕輕帶過,偏偏從音樂創新的角度看,這才剛剛是個開始。

The Beatles 最後一次巡迴演出在《Revolver》推出後的一個星期左右(1966 年 8 月),之後他們便埋首在錄音室創作(甚至有所謂 Live Beatles 和 Studio Beatles 之分),所以電影在這個時候作結,本是合情合理。當然,論娛樂性,這一年最多姿多彩,有《Yesterday and Today》 的封面爭議、John Lennon 在訪問說了一句「We’re popular than Jesus」的風波等,都讓電影在結束前推向高潮,Ron Howard(《有你終生美麗》、《達文西密碼》)執導紀錄片,彷彿也能保持他拍劇情片的流麗爽快,懂得只專注於「狂熱」的一面,沒有半點拖沓。

可是樂迷不會純粹「八卦」,入場看這部紀錄片的,相信也是以樂迷為主;慶幸《走過披頭歲月》也不是完全沒有音樂時刻,一方面 The Beatles 早期的音樂也有很高的可聽(觀)性(簡單來說,就是懂得玩音樂的 boy band),另一方面,當電影講到《Revolver》的時候,也可看到各位成員在錄音室的「實驗」情況,如何透過錄音室的技術,炮製更多新聲音(如迷幻經典〈Tomorrow Never Knows〉),同樣有開了眼界的「娛樂」效果。

不得不提的,自然是在戲院看《走過披頭歲月》,一樣有「特別收錄」,End credits 後加插了一段 30 分鐘 The Beatles 於 1965 年在紐約 Shea Stadium 的 30 分鐘演出,原片以 35mm 菲林拍攝,但在 4K 數碼修復後,畫面變得煥然一新,聲音經重新 remastered 後效果更驚人,完全是鬼斧神工(需知道當年要把聲音傳遞到全場觀眾耳中已是難事,這個電影中也有提及,也別說現場收音了)!原來,這是由 The Beatles 第五位成員之稱的錄音大師 George Martin 的兒子 Giles Martin 操刀,果然盡得父親真傳。

宣傳上說《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 - 走過披頭歲月》(下簡稱《走過披頭歲月》)是史上唯一獲授權絕密影像的 The Beatles(現在還有人只稱他們為「披頭四」嗎?)紀錄片,很多人因為「正貨」而被吸引(那有甚麼正不正貨呢?),但其實根本不重要(反正也未必好),倒是那些「絕密影像」才真正讓人印象難忘,叫人想像到那些年的狂熱。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