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上,《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就是在質疑「單身不好」這個社會主流觀點。在未來社會裡,單身(即使是喪偶)的人會被安排入住一家酒店,如果 45 天內找不到新的伴侶,便要變成一隻動物。男主角選擇失敗了便當「龍蝦」,而這也是英文片名的由來,其實甚麼動物並不重要。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意味著男主角有渴望當貴族(lobsters are blue-blooded like aristocrats)的傾向,很可能是個離地中產。
表面上,《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就是在質疑「單身不好」這個社會主流觀點。在未來社會裡,單身(即使是喪偶)的人會被安排入住一家酒店,如果 45 天內找不到新的伴侶,便要變成一隻動物。男主角選擇失敗了便當「龍蝦」,而這也是英文片名的由來,其實甚麼動物並不重要。當然你也可以說這意味著男主角有渴望當貴族(lobsters are blue-blooded like aristocrats)的傾向,很可能是個離地中產。
酒店就是將這個價值觀執行到底的地方,那些單身人士入住的第一天,其中一隻手會被手扣鎖起,生活上會帶來不便,目的就是要他們明白,一雙一對才是最好的。他們還要看一些「洗腦劇場」,都是在說明單身有很多壞處(遇到任何意外不會有人救你),結識伴侶才會幸福美滿。所以,自慰手淫也是禁忌,因為這樣太不融入群體社會了,要解決性需要,會有專人為你服務。
這一部分不難讓觀眾產生共鳴,如果你是那些被標籤為毒男、剩女的一份子,大概會慶幸有這部電影的出現,幫忙嘲笑這種迂腐的思想。
然而,這不過是《單身動物園》的上半部分罷了。有些住客為了避過變成動物的下場,會想辦法逃走,部分會被捉回處分(成功捉拿這些在逃人士的住客,更可延長一天尋伴期),但也有部分成功逃到森林去,那裡有一個價值觀完全相反的地方,會高呼單身萬歲,謝絕一雙一對。這是電影下半部分的主要場景。
在森林裡,規條不比酒店少,人們不能互相調情,在舞會你要獨自跳舞,所以只會播放電子音樂,沒有浪漫戀曲,如有犯規,將會遭到暴力對待。有人偷偷接吻,雙方都要割下嘴唇以作懲戒。
所以,你不能說《單身動物園》只是為單身的人發聲,這樣的單身環境恐怕一點都不好受吧(這批反叛軍的首領更一點都不親切)。能不能符合社會的期望和要求,和諧地生活,才是重點所在。因此,那家酒店會提供你一切的生活所需,而且都是整整齊齊、規規矩矩的,沒有任何界線含糊的東西:鞋沒有半碼、你可以是同性戀但不能是雙性戀、剪髮必須早一天預約,要是你成功結識伴侶,卻又時常吵架的話,酒店會安排一個小孩給你,因為這有助夫妻關係更加和睦。
延伸下去,電影探討的其實是婚姻制度、愛情的本質、個人選擇有否被重視等問題。戲中其中一個有趣的地方是,彼此能成為伴侶的,都要有一個共通點,哪管荒謬到是大家都時常流鼻血、大家都是冷酷無情的,又或是大家都是近視的,總之不能是個人的情感所致。於是,你便會明白為甚麼電影的調子那麼冷漠,音樂短促而重覆(只有進入城中,才有傳統悅耳的音樂),旁白的聲音有如機械般無情。故事尾聲,男主角也是為了有足夠的理由和喜歡的人在一起,欲刺盲雙眼,豈有如此荒謬之事?
當然,也正因為《單身動物園》將這種現實以極其荒謬的形式表達才好看,儘管略嫌電影的下半部分不及上半精彩,未能透過兩個截然不同的處境而將主題挖得更深,神采稍失,但仍毫無疑問是一部能讓人不斷思考的好戲。
緊貼最新資訊,請讚好 SPILL Facebook 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