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正》的包羅萬有,我有點消化不良。電影公映後的市場反應,可見這種「樣樣有啲」的特色廣為受落,因為它有探視「奇案的真相」的通俗趣味,同時它又質疑法律的意義,開啟思辯的大門;電影運用大量非一般的敘事技巧,令人感受電影語言之奧妙⋯⋯《正》是一部計算精密的娛樂電影。
然而,它的精密亦只令它停留在娛樂大眾的層面。看了 3 次《正》之後,我曾經問自己,看這部「改編奇案片」的心態是什麼?想發現些什麼?追求視覺刺激只是第一個層次,這部電影能完全做到:把玩真實的揭秘式手法、演員之間迸發的戲劇火花,它有很多取悅觀眾的元素,但我覺得當創作人翻出一宗已裁決案件來改編,應該會重新檢示某些法理上沒有圓滿解答的問題。
由於《正》的創作團隊沒有自行創作一個離奇、有違倫常的兇殺案故事來叩問公義,標榜真人真事是賣點。
在這宗原型人物為周凱亮及謝臻麒的案件層面上,我最想知道的會是:
.周凱亮為何要以那樣殘酷地殺害父母?
.周凱亮有否支配謝臻麒的行為?兩人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
.謝臻麒有否刻意裝傻,搏取陪審團的同情?
.在裁定周凱亮有罪的 8 比 1 的票數中,那一票認為周無罪的理由是什麼?
在「奇案」故事背後,我更關注「人」。《正》很在意案件戲劇性的部份:包含了血腥、暴力、奇情、欺騙、背叛等元素。電影中,周凱亮變成張顯宗,殺父母的原因離不開法庭上披露的原因:張父母偏心、在外國留學時被欺凌、兄長奪去了他的物業,父母坐視不理等,都不能完全解釋到那種冷血的仇恨。
在《正》的戲劇處理下,放大了張顯宗崇拜希特拉一事,他真的「成為」了希特拉,沒有同理心,槍殺同黨(還有 Leni Riefenstahl 在旁拍攝紀錄);張顯宗對性的態度及往試鏡的事,在電影中被呈現為投資者「蕭生」以性感美女挑逗張,令他窘態盡現。《正》沒有嘗試剖析張顯宗的內心世界。楊偉倫在戲劇界是公認的好戲之人,這次《正》的演出很精彩,但其實也沒有太多內心戲可演,因為戲中主要呈現被告陰森冷血的一面,這無疑是簡化了真實的周凱亮。
惟獨電影接近尾聲的一場戲能夠凸顯張顯宗的複雜性,就是張定罪後,哥哥張顯祖(朱柏謙 飾)探監,透露父母遺囑中有把物業留給顯宗,他感到錯愕,然後顯祖透露律師曾建議剔除宗的遺產受益人資格,此時,鏡頭拍著兄弟兩人各佔一邊,右邊的顯宗被獄警攙扶時情緒崩潰,露出悲痛神情這一刻我突然覺得編導才真的觸及張顯宗的矛盾心態,楊偉倫亦進入了角色⋯⋯可是電影快要完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