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 有沒有在各方面顛覆電影業?這個問題最近備受關注。然而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愈來愈多具實力的導演參與 Netflix 的製作,卡士更不比任何荷里活電影遜色。最近上線的《戰爭機器》(War Machine)更是大製作,投資接近 7,000 萬美元,找來《野獸家族》的 David Michôd 執導,型佬畢彼特(Brad Pitt)兼任男主角和監製二職,牌面上極具吸引力。
Netflix 有沒有在各方面顛覆電影業?這個問題最近備受關注。然而無可否認的事實是:愈來愈多具實力的導演參與 Netflix 的製作,卡士更不比任何荷里活電影遜色。最近上線的《戰爭機器》(War Machine)更是大製作,投資接近 7,000 萬美元,找來《野獸家族》的 David Michôd 執導,型佬畢彼特(Brad Pitt)兼任男主角和監製二職,牌面上極具吸引力。
《戰爭機器》找來澳洲導演 David Michôd 執導,此子幾年前憑首作《野獸家族》(Animal Kingdom)一鳴驚人,在國際影壇上大放異彩,獲獎無數,這次得到 Netflix 的邀請,可謂毫不意外(顯然 Netflix 有意找世界各地評價高的導演為他們拍攝電影)。
看片名就知道,《戰爭機器》是一部戰爭片,而所有戰爭片不外乎都是同一樣的主題——反戰,這部電影也不例外,只是不同的導演就會有不同的切入點罷了。
《戰爭機器》其實沒有太多戰爭場面,會令人有置身戰場的情節,可能只有近結尾的十數分鐘,也不過是幾響槍聲而已。看劇照、看預告片,大概你不難猜到,《戰爭機器》根本不在意搞官能刺激,David Michôd 的慣性也是極其冷靜、不煽動情緒,這次也不例外,只是意外地注入了一些喜劇元素,試圖以這種手法來諷刺美國的軍事體制。
畢彼特飾演的角色叫 Glen McMahon,真有其人,原型是 Stanley McChrystal,但為了有更大的改編自由度,換了另一個名字「以策安全」。Glen McMahon 是美國前任駐阿富汗美軍最高指揮官,有份策劃及發動阿富汗戰爭。他要求增兵攻打當地荒涼省份不獲認同,便用盡各種手段比如向歐洲討兵、靠傳媒輿論施壓等,務求能完成大業。可是最後他也因為傳媒報導損了名聲,一篇《滾石》雜誌的報導讓他的「事業」跌入谷底,更隨即被召回美國及解職,這些事件都有在片中提及。
影片不乏有趣味的地方,譬如中段的視像對話、對阿富汗總統的諷刺(只顧躺在床上看喜劇),都充滿戲謔味道。還有那個片中向 Glen McMahon 提問的士兵,就講出了執行軍事任務所存在的矛盾:如何分辨敵人和平民?他們都以一樣的裝束穿過市集和小巷,太衝動可能殺錯良民,猶豫不決又可能被對方射死。Glen McMahon 就是那種以為自己在拯救世界、維持和平的人,卻不知道,當地人根本不歡迎他(或美國)插手干預。
某程度上,《戰爭機器》所描述的、諷刺的人與事其實十分精準,有一定的可觀性,只是影片整體予人的感覺是尷尷尬尬,劇力不夠、大場面欠奉(你可以說導演志不在此),說是黑色喜劇又沒有應有的節奏(也其實不夠好笑,當然這見仁見智),尾聲更愈來愈嚴肅,調子不一。如果想把重點放在 Glen McMahon 上,卻又太多枝節,沒有好好聚焦。旁白也略嫌太多,而且有點直白(本來從記者的角度出發頗有趣),一般觀眾只會覺得煩擾和納悶。
不過畢彼特的演出確實搶鏡,故意以誇張的語調(壓低聲線)、神態(常常高低眉怪樣)和肢體動作(跑姿古怪),令角色看起來更加突出,也能表現出 McMahon 較為自我、只活在自己世界裡的個性;在相對單調的影像風格裡,形成很大的對比。Ben Kingsley 和 Tilda Swinton 也有份演出,不過戲份很少,發揮不大,純粹為電影的卡士增值。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