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定位為「愛情歷險」故事並不恰當,因為佈局之下的社會性含意太多了。但先別多想,這部動畫跟政治近乎完全沾不上邊。反之,它以既貼地又奇幻的設定,為這代人吶喊。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天氣之子》:新海誠的幻與實

【影評】《天氣之子》:新海誠的幻與實

將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定位為「愛情歷險」故事並不恰當,因為佈局之下的社會性含意太多了。但先別多想,這部動畫跟政治近乎完全沾不上邊。反之,它以既貼地又奇幻的設定,為這代人吶喊。

貼地,是男女主角的設定。16 歲少年帆高從外島離家出走到東京,獨自流浪失業多時,住網吧食杯麵極速燒盡盤纏,唯有投靠途上認識的「恩人」,為「神秘學雜誌」供稿兼做牛做馬,總之是被壓搾至極限;女主角陽菜母親身亡,為養起頭家唯有「報大數」騙取快餐店工作機會,賺取低廉工資維持生計,未幾被餐廳辭退,還差點轉行賣笑兼賣身!兩個淪落人因緣際會下相識並迅速發展好感。

雖然發展是新海誠慣常所見的佈局,可是背景設定卻比其團隊超精細的背景作畫更真實。為進一步渲染主角的底層背景,兩人差不多餐餐吃快餐和垃圾食物填肚(還要將食物包裝畫得特別精細),故事中後段更流離失所被逼住時租旅館。要是掩住導演名字,你想這是是枝裕和或岩井俊二的作品吧?

將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定位為「愛情歷險」故事並不恰當,因為佈局之下的社會性含意太多了。但先別多想,這部動畫跟政治近乎完全沾不上邊。反之,它以既貼地又奇幻的設定,為這代人吶喊。

奇幻之處,則在東京一場永還下不停的雨,以及陽菜控制天氣的能力。要是陽菜為人求來晴天,就會慢慢在世界中消散;不求,東京就日日落雨,直至水浸眼眉為止。矛盾在於,世界得靠一班帆高和陽菜等年青人去拯救,但拯救的同時便要犧牲愛情甚至生命,這種對自己毫無好處的「責任」,應該由下一代負責嗎?寫到這裡,怎樣曲折離奇的設定也止不住觀眾的代入和反思,表面是追求愛情的歷險,其實是將這世代年青人被社會欺負、壓搾和剝削的現實展現人前,想一想都覺得痛。

很難怪創作人會寫出這種故事,因為在超穩定的社會(諸如日本),新一代就必須面對長期被壓在低下層,又必須大量付出的境地。日本如是,香港亦如是。說社會作亂,查實毫不驚奇,難道有人想被社會活生生的吃掉嗎?

將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定位為「愛情歷險」故事並不恰當,因為佈局之下的社會性含意太多了。但先別多想,這部動畫跟政治近乎完全沾不上邊。反之,它以既貼地又奇幻的設定,為這代人吶喊。

《天氣之子》跳出新海誠的既定格局嗎?又不是,片中還是充斥簽名位,包括大量應用角色內心獨白、戀人之間的距離、畫面經常出現 JR 列車及列車內的空間、無比仔細的環境作畫,以及角色的異能等等。這代觀眾將他之稱為大師,除作畫外,無非獨白寫出他們的寂寞,愛情的關係帶出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由《星之聲》和《秒速 5 厘米》的物理距離,到《你的名字。》的時空交錯,男女主角都是被分隔的。這一點像香港的王家衛,利用角色內心獨白,加上極零碎的剪接拼貼角色。無獨有偶,王氏早年最享負盛名的《重慶森林》,寫的也是城市人的寂寞。

將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定位為「愛情歷險」故事並不恰當,因為佈局之下的社會性含意太多了。但先別多想,這部動畫跟政治近乎完全沾不上邊。反之,它以既貼地又奇幻的設定,為這代人吶喊。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