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欣賞的電影,又豈只得荷里活大製作?儘管網上流傳的一些短片有首無尾,純粹是製片人用於進軍荷里活的樣板和踏腳石,然而各國不少導演都熱衷拍攝短片,甚至明言拒絕大製作。以下介紹 3 套筆者於本年度曾經欣賞的精選佳作,大家不妨來認識這些風格別樹一幟的導演。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2019 上半年我看過最好的 3 齣短片

2019 上半年我看過最好的 3 齣短片

值得欣賞的電影,又豈只得荷里活大製作?儘管網上流傳的一些短片有首無尾,純粹是製片人用於進軍荷里活的樣板和踏腳石,然而各國不少導演都熱衷拍攝短片,甚至明言拒絕大製作。以下介紹 3 套筆者於本年度曾經欣賞的精選佳作,大家不妨來認識這些風格別樹一幟的導演。

《End of the Rainbow》

世界上有沒有關於逃亡的童話?這部短片被喻為丹麥的「西部牛仔片」,落魄卻不失帥氣的男主角(Jonathan Harboe 飾)在四處無人的鄉郊和曠野拼命地躲避黑幫追殺,渴望得到關愛卻怕連累親朋。鏡頭透露他近乎饑渴地不斷尋求生活中的「正常」和 hygge(丹麥語,解作安慰和舒適),目光依戀著咖啡廳早餐、浸腳盆、羊群、彩虹、教堂以及聖詠團等等,這些事物特寫和航拍的曠野畫面,與緊湊的打鬥動作鏡頭形成了強大對比。

男主角看似粗獷但實際上誠惶誠恐、脆弱萬分,反觀姊姊和戀人都是典型維京女子,甫見面都先扇他一巴掌,責罵後才給予叮嚀和幫助,獨立硬朗得殺手都忌憚幾分。這些帶著情感隔閡的人際關係,導致身負重傷的男主角最終孤獨地走向教堂,而彩虹成為了他唯一的希望,尋找彩虹的盡頭成為他唯一相信的童話。

觀眾可別以為北歐天下太平,就覺得這部電影的選材是強扭的瓜,其實筆者當年在哥本哈根留學期間,就有犯罪組織 Hells Angel 在市內掀起巷戰,只是連日槍擊沒有嚇怕當地人,他們如常生活,罪惡沒有被誇大來散播恐懼。正如電影中發生打鬥的屋內,女人仍事不關己地如常浸腳。丹麥人的風格就是一人做事一人當,不作道德公審,不深究罪惡的源頭,彷彿照顧自己是唯一信條。這裡面是沉重的冷漠還是高貴的自由?請自行判斷。

觀看短片可按此

值得欣賞的電影,又豈只得荷里活大製作?儘管網上流傳的一些短片有首無尾,純粹是製片人用於進軍荷里活的樣板和踏腳石,然而各國不少導演都熱衷拍攝短片,甚至明言拒絕大製作。以下介紹 3 套筆者於本年度曾經欣賞的精選佳作,大家不妨來認識這些風格別樹一幟的導演。
《Verde》

《Verde》

童齡的妹妹目睹姊姊開始對異性搔首弄姿,訝異她的轉變。而她踏入青春期便放棄家中童年玩伴,眾目睽睽下嫌棄妹妹跟不上青少年的思想步伐。電影描述了不少為人弟妹被兄姊「拋棄」的經歷。

天真無邪的小孩受到心靈傷害叫觀眾憐惜,可是少女的轉變就如拍攝地點哥倫比亞的茂綠樹林一樣,僅是聽命於自然定律,只要有陽光養份就會成長,誰又能怪責。至於我們到底甚麼時候改變,何時開始步伐不一樣、想法不一致?誰又能說清楚呢?但願成年人分手後都不去深究原因,像片中小妹妹,一個人玩著 cushion 耍耍無聊,不埋怨不怨恨,天真自有天真的好處。

片中無論主角或是配角的眼神都會講話,而且場景如大屋和叢林都像藏著無數對白和故事,片中成年人互相哭訴但小孩卻隔著玻璃遠眺不明所以,導演特別去除聲音令觀眾聽不見哭訴的內容。世界就如此運作:人在每個階段都有自己的故事,旁人能感知的只有一部分,即便好奇八掛去窺視也不代表能知全部,更遑論身同感受。就讓大宅和樹林默默地吸收我們的故事吧,眾人的苦惱何必要大家一起背負呢?

《Black Sheep》

這部探討種族歧視的英國紀錄片獲得 2019 奧斯卡提名,講述一名非裔男孩的母親決定舉家搬到白人社區以遠離罪惡,誰知兒子成為眾矢之的和練拳沙包。為了生存,他既買名牌又戴藍色隱形眼鏡並漂白皮膚,與白人成為朋友後,更聯手欺負黑人。

電影以他的角度講出他的困境和悔過,卻未有把那個白人社區和童黨拉出來面對觀眾,這豈不是太輕易放過始作俑者嗎?這部紀錄片紀錄一個身心受創的男人悲痛的吶喊,可是實際上多少白人有聽進耳內呢?

回首香港,我們何嘗沒有人在與敵為友,出賣和欺負同根同文的香港人呢?所謂「同化」只是權力不均、一方無奈之下的醜陋結果。幸好,男主角最後肯定和認清了自己,擺脫四不像和兩邊不是人的形象,好看多了。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