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為期 18 天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已過了一半,可能有些影迷已看了不少好戲,也可能有些在等待復活節長假馬拉松式觀影。我們邀請了影評人葉七城為讀者推薦其中 3 部佳作,當中 2 部尚有放映場次,仍在猶豫要看哪一部電影的話,不妨參考一下。
編者:為期 18 天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已過了一半,可能有些影迷已看了不少好戲,也可能有些在等待復活節長假馬拉松式觀影。我們邀請了影評人葉七城為讀者推薦其中 3 部佳作,當中 2 部尚有放映場次,仍在猶豫要看哪一部電影的話,不妨參考一下。
在香港國際電影節看米高法蘭高(Michel Franco)導演新作《雛為人母》(April's Daughter),差點以為入錯了戲院,前半段竟是溫馨家庭倫理片:17 歲少女未婚懷孕,同樣是十來歲的男朋友決定努力賺錢養家,少女的母親 April 也從別的城市前來照顧女兒,女嬰出生後,得到外祖母的悉心照顧,幫助了雞手鴨腳的年輕父母。
米高法蘭高近年的作品,都有被香港國際電影節選映,之前的《校園欺凌後》(After Lucia)及《非常看護》(Chronic),導演都是擅於處理具道德爭議的題材,及描述人的不尋常行為,無論是若無其事的集體欺凌,或是替病人尋死的看護,米高法蘭高從不妄下批判,只是冷峻地把事件呈現。
果然,《雛為人母》後半段情節急轉,April 的「驚人」行為,完全不是前半部「慈祥祖母」的形象,她的所作所為,當然很難讓人認同;不過,導演的獨特角度塑造功力,是觀眾雖然不認同其行為,但會慢慢明白角色的底蘊。導演只揭露了很少 April 的過去,例如她也是年輕產子,而且丈夫比她年長很多,兩人沒有一起生活,銀幕所見,男人已是個體弱的老頭,April 卻是個風韻猶存,未到 40 歲的女人,用 Emma Suárez 來演也恰到好處。
尚餘場次:
3 月 30 日,下午 2 時 30 分,星影匯
因為導演辛貝克(Sean Baker)帶著這部新作來港出席電影節,放映場次集中在 4 月,方便導演和觀眾見面。
《歡迎光臨夢幻樂園》(The Florida Project)絕對是今年我看過最震撼的電影!辛貝克選對了人和地點,是這部電影成功的關鍵,飾意年輕母親Halley 的 Bria Vinaite,與小女孩 Moonee(Brooklynn Prince)都沒有太多演出經驗,在辛貝克手中卻能變出魔法來,兩入的演出如水乳交融,感人至深。
故事發生在 Florida 洲迪士尼樂園旅遊區附近的廉價汽車旅館,那裡住了一些長租的所謂「低端人口」——都是貧窮的小市民,旅館外牆髹得七彩繽紛,以配合「樂園」氣氛,與艱苦的生活構成強烈對比。
旅館的管理員 Bobby(由獲提名最佳男配角的 William Dafoe 飾演)是眾住客的好朋友,Bobby 處理旅館內所有大小事務,甚至是住客的輔導員,Bobby 是個很有人情味的漢子,很著緊館內的孩子們有否得到妥善照顧,因此他很同情 Halley 兩母女。Halley 染有毒癮,沒有固定工作,7 歲小女兒Moonee 沒有得到妥善照顧,行為粗魯,經常粗言穢語,但兩人感情很好。Moonee 日常娛樂,就是和區內的小孩子到處闖盪。
我經常開玩笑說《歡迎光臨夢幻樂園》就是薩耶哲雷遇上堅盧治,前半段是無憂無慮的天真野孩子故事,後段因為 Halley 因事故需要面對喪失照顧Moonee 的權利,由社褔機構介入。
影片最後一段非常震撼和感人,感情澎湃又戛然而止,很難忍住淚水。辛貝克再次印證了他的獨立精神,《歡迎光臨夢幻樂園》是部關於貧窮和沒有希望的生活的電影,成本不高,但對生活有深入觀察和洞悉,絕對不容錯過。
尚餘場次:
4 月 2 日,晚上 7 時 15 分,康怡戲院
4 月 4 日,晚上 8 時,香港文化中心
這是一部非常非常非常精彩(重要事要講三次)的紀錄片。紀錄片主角黃仁逵(人稱「阿鬼」)固然是個性情中人,他對「被拍攝 / 被紀錄」的表面不合作態度,和直接介入片中,與阿鬼相識 20 多年的好朋友導演陳安琪(Angie)的「爭執」,成了本片最堪玩味的地方,阿鬼的「飄忽」也癲覆了紀錄片的形式,他洞悉,卻不順從陳安琪的紀錄片「套路」,反而將這部片推演到一個全新「境界」。
阿鬼是個真正的高人:年輕時在法國生活,學習繪畫。阿鬼是畫家﹑作家﹑電影美術指導﹑怨曲愛好者⋯⋯及愛喝酒的人,他的思想是自由的,行為是隨的,他答允 Angie 提出拍攝紀錄片的要求,意見是叫 Angie「隨心」(follow your heart)。影片除了觀看的人都應該知道的黃仁逵外,其他在片中出現的人物都沒有正式介紹是誰,但大概知道他們和阿鬼的關係。
開始時字幕透露:阿鬼不准導演拍他畫畫的過程,然後從阿鬼與好友翁維銓及 Angie 三人的飲酒對話展開。Angie 問到影響阿鬼的人,阿鬼答:「有,可以說,但不說。」酒酣耳熱之際,阿鬼斥責陳安琪不應對紀錄片有預設立場,不應有刻意預設的舖排,Angie 反對,不滿,開始動氣,並表示阿鬼的不合作態度會直接令這條紀錄片變成「爛片」!
影片後來的情節,阿鬼也提到紀錄片的價值不在「象徵」,而在「呈現」。從表面不合作和凡事都愛和導演 Angie 爭拗,其實阿鬼真的是敞開心扉,以「我知道,可以說,但不說」的態度,一直激發和提升 Angie 對「紀錄片」的理解,令兩人在電影中的爭拗,真情流露,也變成電影的重要內容。
紀錄片在阿鬼表示不想再參與下停止了,我覺得是阿鬼刻意的,他知這部紀錄片最好在這種狀況和狀態下完成——是完滿地結束。我想 Angie 終於明白阿鬼的心意(從她以那場爭辯作為影片的開始和結尾)!導演很幸福,可以遇到像阿鬼那樣獨特的「訪問」對象!
尚餘場次:
沒有,但據知影片會於 7 月公映,請密切留意。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