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對自己的問句,某一早上,在看完《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幾天之後。大眾都知道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以拍攝暴力與犯罪、黑幫題材著稱,在他鏡下出現過的壞人,那份名單可謂「水蛇春咁長」。然而,我暫時有個想法,就是史高西斯電影中出現過的所有角色,都沒有一個比 William Hale 更壞,更毫無懸念地體現了一種絕對的邪惡。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你想一想,在史高西斯所有的電影裡,有比《花月殺手》的 William Hale,更邪惡的角色嗎?

你想一想,在史高西斯所有的電影裡,有比《花月殺手》的 William Hale,更邪惡的角色嗎?

這是我對自己的問句,某一早上,在看完《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幾天之後。大眾都知道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以拍攝暴力與犯罪、黑幫題材著稱,在他鏡下出現過的壞人,那份名單可謂「水蛇春咁長」。然而,我暫時有個想法,就是史高西斯電影中出現過的所有角色,都沒有一個比 William Hale 更壞,更毫無懸念地體現了一種絕對的邪惡。

這是我對自己的問句,某一早上,在看完《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幾天之後。大眾都知道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以拍攝暴力與犯罪、黑幫題材著稱,在他鏡下出現過的壞人,那份名單可謂「水蛇春咁長」。然而,我暫時有個想法,就是史高西斯電影中出現過的所有角色,都沒有一個比 William Hale 更壞,更毫無懸念地體現了一種絕對的邪惡。
《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

概觀史高西斯的作品,特別是像《盜亦有盜》(Goodfellas)、《賭城風雲》(Casino)、《愛爾蘭人》(The Irishman)這些有黑幫元素的影片,犯科作案累累、甚至草菅人命的角色並不罕見。Joe Pesci 在《盜亦有盜》中飾演喜怒無常、燥狂暴戾的 Tommy,片中 Tommy 情緒由熱烈雀躍急降至噤聲冰點的「funny how」段落早已是演出經典;戲中稍後年輕酒保 Spider 頂撞 Tommy,顏面掃地的他不再廢話就連開多槍打死 Spider,也盡見他令人心寒的殘酷性格。積尼高遜(Jack Nicholson)在《無間道風雲》(The Departed)中大顯自身演員本色,把黑道大佬 Frank Costello 的兇狠、不擇手段演得格外誇張,滿帶懾人的偏鋒邪氣。不過,這些角色基本上都是存活於類型片的框架之內。從類型基本的設定而言,黑幫片 / 警匪片必須要有黑白分明的、敵對的兩方,再透過他們的對碰拉扯,去製造戲劇。黑幫片裡面的壞人——以及他們的壞,本身就是這個類型的預設(given)。類型片的框架,令到觀眾不會完全用一個寫實的角度去理解、判斷這些奸角的「壞」。我們都知道殺人是不對,但我們在看《鎗火》、《放.逐》時,斷不會用道德化的角度去質疑黃秋生、吳鎮宇這些主角人物,光因為他們殺人就減少對主角的代入感甚或否定他們。這就是我們都知道大家正在看類型片的緣故;在類型片的框架內,創作者跟觀眾就好像有一個不明文的默契,彼此知道在這個風格化的世界裡,某些事情不用被嚴肅看待,或用實際生活的眼光去衡量。

這是我對自己的問句,某一早上,在看完《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幾天之後。大眾都知道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以拍攝暴力與犯罪、黑幫題材著稱,在他鏡下出現過的壞人,那份名單可謂「水蛇春咁長」。然而,我暫時有個想法,就是史高西斯電影中出現過的所有角色,都沒有一個比 William Hale 更壞,更毫無懸念地體現了一種絕對的邪惡。

在類型片的「保護罩」下,無論是 Tommy 抑或 Frank Costello,遠至《的士司機》(Taxi Driver)的 Travis Bickle,近至《愛爾蘭人》的 Frank Sheeran,這些「壞人」都被容許擁有更多(所謂人性化的)的性格面向,讓觀眾能夠理解這些異常、扭曲的人。去到《花月殺手》,我會提出,電影差不多無法在同一種類型邏輯下操作。《花月殺手》比過去絕大部分史高西斯作品都要寫實。一個族群(奧色治族)的悲慘遭遇和發展、一個國家在某特定時代的風氣和歷史,從未在史高西斯的電影中,並放置到那麼顯著的前景位置(史高西斯以往最慣見的做法,最從小擴展到大,由個人的戲劇拓展到對時代的感懷——看他的《紐約紐約》(New York, New York)就明白這一點了)。看《花月殺手》,你或許會隱隱然感受到,史高西斯是扛著歷史和民族的重擔,去做這個電影的。這令我想到史高西斯曾在相關的訪問說到,這個故事是關於奧色治族人,要寫出真相——無論是當時三十年代虐殺奧色治人事件抑或是奧色治文化的面貌——是他拍這個戲時時刻提醒自己的標準。從成品來看,我有點遺憾地認為,這是對史高西斯的制肘,多於對他的驅動鼓勵。

這是我對自己的問句,某一早上,在看完《花月殺手》(Killers of the Flower Moon)幾天之後。大眾都知道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以拍攝暴力與犯罪、黑幫題材著稱,在他鏡下出現過的壞人,那份名單可謂「水蛇春咁長」。然而,我暫時有個想法,就是史高西斯電影中出現過的所有角色,都沒有一個比 William Hale 更壞,更毫無懸念地體現了一種絕對的邪惡。

羅拔迪尼路(Robert De Niro)演的 William Hale,馬上令我聯想到的,是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作品《唐人街》(Chinatown)裡的 Noah Cross。Noah Cross 在片中是個隻手遮天的企業大亨,為了令自己的生意帝國可以繼續擴張,他的所作所為可以毫無底線也沒丁點內咎(「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大家什麼都做得出來」)。Noah Cross 插贓嫁禍、消滅罪證,甚至因私慾而強姦親女兒。Noah Cross 能成功地以萬惡化身的形象,縈繞在無數觀眾心中多久,也是因為他在《唐人街》結局竟然可以全身而退,完全不用為他的罪負上一點點的後果。所謂「無天理」的絕望和令人義憤難平,我很難想到另一套戲比《唐人街》做得更好。這也是波蘭斯基不同於史高西斯的地方。最令人髮指、難以置信的邪惡,去到波蘭斯基的手上,他確有本事鑽進去掘出那種令人癱瘓、徹底絕望的可怖感。想想《魔鬼怪嬰》(Rosemary's Baby)、《鋼琴戰曲》(The Pianist),即便是傳統文學名著改編的《黛絲姑娘》(Tess)也好,他都能炮製出只此一家的死絕無力。然而史高西斯並不是這個路數。史高西斯的看家本領,是寫人——特別是那些表面上一無可取、充滿缺憾的人——的複雜性與矛盾。在《花月殺手》中,William Hale 的邪惡是相當之徹底而絕對。除了把他看成是必須除之而後快的大魔頭外,我想不到在《花月殺手》的設定下,我們還可以怎樣去理解——更遑論要同情——William Hale。事實上,史高西斯在改編的過程中,已經簡化 / 淡化了一點 William Hale 的十惡不赦。David Grann 的原著《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 FBI 的崛起》有一筆特別令人心寒,就是寫到最初被殺害的少婦 Anna,她腹中的嬰兒,很有可能是 William Hale 的骨肉。這一細節在電影中是略去了。

從演出上去看,里安納度.迪卡比奧(Leonardo DiCaprio)和迪尼路的演出無法不令人看得如痴如醉,他們對自身能量和表演的嚴謹掌握,場場拿捏精準,一幕接一幕下來的演法總是令人有驚喜的地方。可惜的是,《花月殺手》的劇本並不是最理想的,Ernest Burkhart 和 William Hale 兩角的編寫都無法讓史高西斯發揮他的十成功力。

緊貼最新影視資訊,請讚好/追蹤 SPILL 旗下的「FilmBurns 電影薪火」Facebook 專頁 Instagram 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