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未看過文善的原著入場看《逆向誘拐》,愚見認為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跟作者和導演鬥智,看自己能否在謎底揭盅前猜到真相;另一種就是讓腦袋放空,任導演帶著你走,自己邊吃爆谷邊來一次高科技金融歷險之旅。兩種看法,殊途同歸,完場時仍是會聽到導演對你當頭棒喝:「香港人,醒吓啦!」這是一齣苦口婆心,畫公仔畫出腸地叫觀眾用腦用心地生活的電影。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影評】《逆向誘拐》:你想改變世界嗎?他們做了!

【影評】《逆向誘拐》:你想改變世界嗎?他們做了!

假設你未看過文善的原著入場看《逆向誘拐》,愚見認為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跟作者和導演鬥智,看自己能否在謎底揭盅前猜到真相;另一種就是讓腦袋放空,任導演帶著你走,自己邊吃爆谷邊來一次高科技金融歷險之旅。兩種看法,殊途同歸,完場時仍是會聽到導演對你當頭棒喝:「香港人,醒吓啦!」這是一齣苦口婆心,畫公仔畫出腸地叫觀眾用腦用心地生活的電影。

得數據,得天下

為免劇透,不寫故事簡介了,反正很容易在網上找到。我只寫幾點我自己看後的感想。電影中有一個很關鍵的資訊平台叫 CHOK。CHOK 落在傳統商家手中,不外乎是搜集大數據,分析繼而鎖定消費者購物和生活習慣,讓你慢慢跌入商家為你設定消費模式,甚至可將你的個人數據賣給其他商戶或政府,全面監控你的生活。

CHOK 是 Zachary(泰臣)的心血結晶,他不信上述這一套。他反過來認為 CHOK 應該是讓群眾更能掌控自己生活的平台。其實 Zachary 跟神駿(CHOK 原本的開發商)分別在哪裡?是不是單純是一個心地好一個利慾薰心的分別?

篇幅所限,電影沒有很詳細地說明,但從 Zachary 的對白細心推敲,還是可見端倪。商家視大數據為資產,亦是機密,要得到它就要付錢;Zachary 理想中的 CHOK 卻是全開放式互動平台,用家既影響又掌控大數據,由大數據策劃行動,其實就是某程度的命運自主。電影深入淺出地解釋大數據這個新時代權力板塊,非常難得。

改變世界,一個人就夠了

《逆向誘拐》帶出一個很弔詭的問題:改變世界,到底需要群眾,還是一個有心的天才?

剛才說到大數據,那當然是群眾的力量,但弔詭處是「當群眾置身其中時,他們其實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渡輪上的白衣人,他們以為自己在反對填海,其實更是在掩護警察。

電影最後的彩蛋似乎解答了問題:改變世界,其實一個人,十個步驟就做到了。

假設你未看過文善的原著入場看《逆向誘拐》,愚見認為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跟作者和導演鬥智,看自己能否在謎底揭盅前猜到真相;另一種就是讓腦袋放空,任導演帶著你走,自己邊吃爆谷邊來一次高科技金融歷險之旅。兩種看法,殊途同歸,完場時仍是會聽到導演對你當頭棒喝:「香港人,醒吓啦!」這是一齣苦口婆心,畫公仔畫出腸地叫觀眾用腦用心地生活的電影。

深耕細作,不如犯法

不少評論說《逆向誘拐》給一眾廢中廢老兩巴掌,世代改變了,你們還懵然不知,像電影中快將退休的唐輔(邵仲衡),滿身傷痕就以為自己鞠躬盡瘁。鞠躬盡瘁又怎樣?甚麼案都破不到,還被下屬王朝(岑珈其)嘲笑。

廢中廢老固然抵打,但其實我覺得電影也狠狠地諷刺了左膠。如果深耕細作真能改變民心,改變世界,為甚麼香港會越變越教人失望?

撞死流浪牛心存愧疚是導演新加的細節,原著小說中沒有。心地好的文青或 iBanker,目睹流浪牛被撞死,去做做義工,從此吃素,推廣素食,甚至搞個保護動物的社企,也算很有心了,說不定還有傳媒訪問,廣傳正能量。電影中那個莫名其妙的服務式住宅社企大概就是這一類。但電影中的主角卻選擇以自己的方式改變世界,平衡權力分佈。

當然有人會問,犯法要坐牢,為甚麼要年輕人付出這樣大的代價?小說作者文善在座談會中解答過,主角犯法之餘更做了很多保障自己,即使東窗事發自己也不用被牽連的事。這又是另一重解謎了。要知道主角到底做了甚麼保護自己的事,我也要再拿起書多看幾遍才能弄個明白。

走入建制,然後作反

有些人批評《逆向誘拐》離地,所有角色不是富豪就是專業人士,所謂年輕人也是最優裕,條件最好的一群。沒辦法,這是一個只能發生在精英身上的故事。但至少我們可以欣賞主角走入建制(投資銀行),而且塔尖在望(升職,結交有錢朋友),卻沒有被建制同化,仍然矢志利用建制資源追求建制外的理想。還有一點很有趣,電影完全集中在金融、科技和警察三個層面,絕口不提政治,沒有任何政客和議員介入。改變世界,原來可以跟政治無關,哈!

假設你未看過文善的原著入場看《逆向誘拐》,愚見認為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跟作者和導演鬥智,看自己能否在謎底揭盅前猜到真相;另一種就是讓腦袋放空,任導演帶著你走,自己邊吃爆谷邊來一次高科技金融歷險之旅。兩種看法,殊途同歸,完場時仍是會聽到導演對你當頭棒喝:「香港人,醒吓啦!」這是一齣苦口婆心,畫公仔畫出腸地叫觀眾用腦用心地生活的電影。

導演不愛錢更不貪吃

電影關於高科技的部分我不好評論,因為大部分我都不懂,但頗明顯看到黃浩然導演實在太不愛錢,所以金融部分出了不少玼漏。公開買賣的股票,成交價、價格波幅、每日成交額,這些都是公開資料,在電腦上一按就找到,犯不著要找證監處問。這個漏洞大得我第一次聽時還以為 Ashley(蔣祖曼)是在說密碼,另有所指。導演和編劇不需要是股民,稍稍有留意財經消息也不會犯這個錯。

最後一點,一定有人會覺得我很無聊,但我也忍不住要說兩句。香港人「民以食為天」,港產片和電視劇拍過許多經典的吃飯場面,不一定跟劇情有關,但就是叫人難忘。《逆向誘拐》一班人困在同一單位三天,竟然可以一場吃飯或叫外賣的戲都沒有!唯一一次跟吃有關,是唐輔巴巴從大澳買來格仔餅給前妻 Irene(張雪芹),Irene 不領情,給植嶝仁(吳肇軒)吃了。唉,稍為有點味蕾的人都知道,冷掉的格仔餅味同嚼蠟,如此沒有生活情趣的男人,活該被前妻嫌棄。

除此之外,全齣電影再沒有吃過東西。石小儒(蘇麗珊)跟 Zachary 在咖啡室見面,桌上只有一杯清水;最後結局,男女主角面對夕陽美景,連清水都省掉,更不用說任何酒精飲品了。

可能是導演不愛吃,沒想到要拍這些場面,但既然是燒腦的電影,我又何妨過度解讀一下。如果你貪錢又愛吃,香港其實仍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大可以繼續努力工作食好啲,終其港豬一生。唯有當你將錢放輕一點,把對美食(及其他物質肉慾)的追求看淡一點,不再做豬,你才會覺得世界需要改變,而且可以從自己開始。

假設你未看過文善的原著入場看《逆向誘拐》,愚見認為有兩種看法。第一種是跟作者和導演鬥智,看自己能否在謎底揭盅前猜到真相;另一種就是讓腦袋放空,任導演帶著你走,自己邊吃爆谷邊來一次高科技金融歷險之旅。兩種看法,殊途同歸,完場時仍是會聽到導演對你當頭棒喝:「香港人,醒吓啦!」這是一齣苦口婆心,畫公仔畫出腸地叫觀眾用腦用心地生活的電影。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