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antz 繼中高階型號 CINEMA 40 以及旗艦前後級 AV 10、AMP 10 之後,等待已久的旗艦合併機 CINEMA 30 也終於正式登場。11.4 聲道輸出、支援 Dolby Atmos 以至 DTS:X Pro 等 3D 音效及 Dirac Live 調聲。作為自家頂級 AV 合併機旗艦,CINEMA 30 不止是簡單的聲道、功能增加,用料、設計上也有不少提升,而且聲效更相當有「電影感」!
Marantz 繼中高階型號 CINEMA 40 以及旗艦前後級 AV 10、AMP 10 之後,等待已久的旗艦合併機 CINEMA 30 也終於正式登場。11.4 聲道輸出、支援 Dolby Atmos 以至 DTS:X Pro 等 3D 音效及 Dirac Live 調聲。作為自家頂級 AV 合併機旗艦,CINEMA 30 不止是簡單的聲道、功能增加,用料、設計上也有不少提升,而且聲效更相當有「電影感」!
Marantz 由 MODEL 30、SACD 30n 開始改用了全新形像,AV 擴音機也改以 CINEMA 系列命名,數字愈細代表愈高階,今次測試的 CINEMA 30 則是現時 Marantz 最高階的 AV 合併機型號,更引入了不少旗艦前後級 AV 10、AMP 10 的功能和設計。CINEMA 30 有黑、銀兩色選擇,提供了 11.4 聲道輸出、13.4 聲道處理,原生支援了 5.1.6、7.1.4、9.1.2 等喇叭配置,增加了兩聲道後級後則支援 7.1.6、9.1.4 等喇叭配置。配備了旗艦級的 Sharc - Griffin Lite XP DSP 處理器,可以支援 Dolby Atmos、DTS:X、Auro-3D、IMAX Enhanced 以至 DTS:X Pro、MPEG-H、360 Reality Audio 等超齊全的 3D 音效格式,也提供了 DTS Virtual:X、Dolby Atmos Height Virtualization 的模擬 3D 音效,可算是現時其中一款聲效規格兼容最齊全的 AV 擴音機。
延伸閱讀: |
CINEMA 30 比起自家 CINEMA 40 或者上代旗艦 SR8015,設計和用料由外到內都有不少提升,包括採用了全新的高剛性機身外殻,銅製底板包裹到側面,加上採用了銅螺絲固定,有效提升機身和音效穩定性。配備了兩組 ES9017S 及一組 PCM5102A DAC,採用了與 AV 10 同樣設計理念的後濾波電路以及數碼電路板設計,配備了源自 AV 10 的低雜訊晶體管(Transistor),還有 2 顆 22,000uF 的高質大電容。當然也不少得自家著名的 HDAM-SA2 電路,而且更是 Brush Up 高階版本,除了設置於前級音量輸出與後級之間,更加應用到 Phono(MM) 輸入部分。機身中央 5.7kg 的大型環形火牛分隔開左、右兩邊的放大電路,獲得最佳的聲道分離,而且放大電路與散熱器之間也加入銅板,更有效加強散熱。此外機身也是在自家日本白川 Shirakawa Audio Works 廠房製作,品質有保證。
MODEL 30 支援了自家的 Audyssey MultEQ XT32,此外也可以付費升級 Dirac Live 音效校正,並今次更可進一步支援 Dirac Live Bass Control。機身配備了與 AV 10 相同的 DAC Digital Filters,有快、慢滾降的兩種濾波風格,用家可以根據個人味道和播放的內容靈活選擇。機背設有 7 入 3 出的 HDMI,全部 HDMI 輸入以及 2 組輸出都支援 8K HDR 影像,主輸出則支援 eARC 的音效回傳,兼容 4K/120Hz、8K/60Hz 以至 Dolby Vision、HDR10+、HLG,加上支援 ALLM、VRR,睇戲、打機都可以享受到最佳聲畫效果。另外,Pre-Amp 模式也可以獨立一對的方式靈活選擇放大輸出還是前級輸出,配搭後級等額外器材就更方便。而 4 組超低音輸出也支援 Standard 和 Directional 的設定,最後一組也可以連接 Tactile Transducer 的震動椅,玩法多元化。
延伸閱讀: |
機背也保留了兩組 RCA Video 及一組色差輸入,提供了 1.5A 大電流輸出的 USB 端子,方便配搭 HDMI Dongle 等器材使用。機身內置了藍牙及 Wi-Fi,HEOS 網絡音樂串流系統採用了最新版本的 AIOS 6.5,晶片散熱設計上也與旗艦前級 AV 10 睇齊。除了支援 AirPlay 2、Spotify Connect、TIDAL 以至 Roon Tested 之外,現在更加入了 TIDAL Hi-Res 支援,訂閱了 TIDAL 的用家就可以直接串流 24bit/96kHz 以至 24bit/192kHz 的 Hi-Res 音樂到 CINEMA 30 播放。至於藍牙功能方面,除了常見的接收之外亦支援了作為發射器連接藍牙耳機等器材使用,也支援了音量控制,方便對應一些不具備音量調節的器材。
今次測試配搭了 B&W 703 S3 作為前置、HTM71 S3 中置、M1 後置,前、後高置同為 M1、中間天花聲道為 CCM663,加上兩組 DB-2 及兩組 DB-4S 超低音喇叭,組成 5.4.6 聲道系統。比起之前試 CINEMA 40,除了擴音機本身的升級之外,也更換了超低音,低頻的聲音更實淨,而且包圍感也更好。睇《壯志凌雲:獨行俠》,電單車飛馳和背景音樂配搭出相當舒服的節奏和震撼的能量感,戰機飛行時的引擎聲、回聲營造到十分真實的音場空間,同時保持到人聲的質感和還原度,而且在 CINEMA 30 驅動之下,甚至覺得人聲更有磁性更悅耳,而且相當立體,這也是 Marantz 一直的優勢,而加上更豐富實淨的低頻,整體音效配搭得相當有層次,細緻度出色。再睇《飢餓遊戲前傳:鳴鳥與靈蛇之歌》選人及炸博物館一段,選擇 Audyssey MultEQ XT32 的音效校正,整個音場可以呈現到觀眾置身在爆炸中心感覺,空間感十分自然立體,不同音效的定位也相當清晰,質感還原準確,最重要是呈現到很有電影劇院感的聲音。
其實作為一個試機者,測試的時候難免一直留意喇叭的運作、聲效的走位、空間的呈現、人聲和低頻的效果等等,但今次 CINEMA 30 的組合可以讓自己屢次忘記是試機當中,自然、細緻又富有動態和包圍感的音效,讓人有點置身戲院觀影的感覺,但又同時擁有頂級家庭影院的分析力和音效定位,是幾吸引的體驗。再試埋《沙丘瀚戰》男主角陪同父親視察採砂一段,比較一下 Audyssey 和 Dirac Live 的調聲,前者空間感更自然細緻,後者則會將一些主要音效推前強化,聽感上更刺激,立體感和動態也更強,個人更偏好 Audyssey 那種自然的音場空間感,而 Dirac 調聲則更加突出抓耳,當然最重要是現在可以根據需要來選用,雖然要額外付費,但依然是一個相當不錯的升級。最後再以 Auro-3D 睇《Bob James Trio Feel Like Making Live!》,音樂繼續是 CINEMA 30 的強項,音色寬鬆有韻味,今次兩種 DAC Filter 當中個人覺得 Filter 1 更適合電影、Filter 2 更適合音樂,前者飽滿、後者暖潤。同樣,音質好之外有得選擇也是重點。
CINEMA 30 可說是影、音全能而高質的旗艦合併機,11.4 聲道輸出、13.4 聲道處理,支援超齊全的 3D 音效,8K、HDR、eARC 等最新的 HDMI 影音規格有齊,也有強大的最新版 HEOS 系統串流音樂。豐富自然的聲色、頂級的家庭影院空間感、定位和包圍效果,又提供了戲院那種投入的沉浸感,雖然也要喇叭、線等周邊配搭,不過 CINEMA 30 的確可以提供到戲院那種自然的音場空間感,同時又兼具頂級家庭影院的音質。如果 AV 10、AMP 10 旗艦前後級超出需要或者預算,9.4 聲道的 CINEMA 40 又「未夠喉」的話,CINEMA 30 就是喜歡 Marantz 音色的朋友,現時最佳的選擇。
Specifications
CINEMA 30
聲道:11.4
功率:140W(8Ω、20 Hz - 20 kHz、0.05%、2ch Drive)
支援音效:Dolby Atmos、DTS:X、DTS:X Pro、IMAX Enhanced、Auro-3D、360 Reality Audio、MPEG-H 等
HDMI 連接:7 入 3 出(支援 8K、eARC)
無線連接:藍牙、Wi-Fi(HEOS、AirPlay 2、Spotify Connect、TIDAL 等)
體積:442 × 384 × 109mm(水平天線)、442 × 384 × 178mm(垂直天線)
重量:8.7kg
售價:$35,000
查詢:Masimo(3900 0120)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