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評測】B&O BeoLab 50:音場立體、分析力驚人

家居影音

家居影音

【評測】B&O BeoLab 50:音場立體、分析力驚人

【評測】B&O BeoLab 50:音場立體、分析力驚人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3 組 10 吋低音 7 單元共 2,100W 輸出

先講講規格,BeoLab 50 無大哥 BeoLab 90 咁誇張,不過每隻喇叭都有 7 組單元,包括 1 個 0.75 吋高音、3 個 4 吋中音以及 3 個 10 吋低音單元,而且每組單元都設有獨立的放大電路,總共提供 2,100W 輸出。頻率響應範圍達到 15 - 43,000 Hz,可以對應到 Hi-Res 音樂播放。BeoLab 50 分為主、副喇叭,主喇叭設有光纖、同軸以及 USB 輸入,前者支援 24bit/96kHz 音樂,後兩者則支援 24bit/192kHz 的規格,此外亦支援 Power Link 同 WiSA 的無線輸入。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BeoLab 50 的高音在喇叭關閉時會收入箱體內,保持外形的簡潔,設計上係幾有科技感。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Acoustic Lens 有 90 度同 180 度兩個角度設定,窄角度就比較適合一個人聽歌使用。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180 度的闊角度可以令高音擴散得更闊,適合開 party 聽歌,又或者睇戲使用。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前喇叭網下面就係 3 組 4 吋中音同 1 組 10 吋低音單元,另外兩組 10 吋低音就位於喇叭兩側後面。

配備「聲學透鏡」與「主動式空間補償」

外形設計當然都係 B&O 產品的重點,BeoLab 50 的箱身就加入了多個幾何元素,包括頂部望落去的三角形同圓形,前面則是長方形。底部的弧形收邊令喇叭有少少懸浮感覺,而後面的橡木面板就令喇叭少一點金屬感,更易同家居配襯。頂部負責高音的 Acoustic Lens(聲學透鏡)部分運作時由喇叭升起,而且有 90 度及 180 度的擴散角度調校,可以對應返一個人或者多人聽歌使用。而且仲支援以收音咪度聲,再因應環境空間做低音補償,避免駐波影響音質。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喇叭兩面採用了橡木面板,令喇叭外觀更易融入家居。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BeoLab 50 也貫徹了工業風的設計,外殼大部分可以拆卸下來,日後或可換上其他顏色的外殼。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由於 7 組單元都有獨立功放,喇叭下面就設有散熱面板,有助令喇叭運作更穩定。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BeoLab 50 分主、副喇叭設計,主喇叭設有 RCA、光纖、同軸、USB 及 Power Link 輸入。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利用配備的收音咪,配合手機 App 或者網頁操控介面,就可以好方便地進行低頻的空間補償。

選單及設定:手機 App 和網頁介面簡單易用

BeoLab 50 可以通過手機 App 或者網頁介面進行設定,無論是設置高音 Acoustic Lens 的擴散角度,或者不同的聲效模式等都可以好方便做到,係一對相當「現代化」的喇叭,配合收音咪做主動式空間補償的效果更加相當有驚喜,响測試部分再同大家詳細講吓。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通過手機 App 或者網頁介面就可以方便地設定 Acoustic Lens 的擴散角度。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BeoLab 50 支援數碼、模擬、電腦等多種輸入,也可以自動進行切換。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主動式空間補償設定方面,收音咪可以量度「皇帝位」,3 次度聲的程序亦都可以兼顧到較闊的位置,方便多人聽歌。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今次測試其中一部分就通過 Chromecast 功能接駁到 BeoVision Eclipse 電視再以 BeoLab 50 出聲。

音樂播放測試:超強的分析力同立體感

今次測試用到 BeoVision Eclipse 電視以 Cat7 LAN 線用 Power Link 方式連接到 BeoLab 50,分別以 BeoVision Eclipse 作為播放器,以及用手機通過電視的 Chromecast 功能播放音樂。先聽比較文靜的〈I Bid You Goodnight〉,去到和音「Goodnight」一段層次感極之豐富,和音十分細緻而立體,而且同主唱和應得恰到好處,主次分明之外,那種氣聲的質感也一流。之後聽埋編曲更加複雜的〈Quartet(A Model of Decorum and Tranquility)〉,亦都印證了之前阿熾响發佈會上面初次試聽的印象,BeoLab 50 塑造的音場立體感相當突出,男女聲的空間轉換極之清晰自然,十分值得一讚。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今次試機部分音樂用到 BeoLab 90 的 demo,可惜阿熾未真係試過 BeoLab 90(上次影音展唔算認真試),比較唔到 60 萬旗艦同 30 萬次旗艦有幾大差別。

之後再用〈No Sanctuary Here〉試吓低音,BeoLab 50 的主動式空間補償對低頻處理的效果好顯著。由於喇叭設有 3 組 10 吋低音單元,大家可以想像低頻可以有幾勁。B&O 的試音室大約有百幾呎,不過竟然完全無焗聲的情況,而且低頻可以保持到有適當延伸的同時,相當飽滿、有彈性同富有衝擊力,可以話係阿熾聽過最乾淨同靚聲的低音之一。反而強勁的音壓之下,中音令環境有少少諧振出現,要玩好呢對喇叭都需要有一定的聆聽空間。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另外,由於低頻好乾淨,中高音的干擾好少,整體分析力極之出色,加上飽滿而且有少少金屬感的音色,聽彭羚〈非走不可〉的 DSD 甚至有少少覺得太利。不過聽 24bit/96kHz 的林奕匡〈高山低谷〉同 Sukie 的〈最愛是誰〉就可以感受到細緻度方面的優勢,聽 Hi-Res 時的分析力明顯更上層樓,變相亦都考驗播放的訊源——要有高音質的音樂先可以發揮到 BeoLab 50 的效果。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B&O 早前推出了 90 周年旗艦喇叭 BeoLab 90,而 BeoLab 50 就是「一人之下」的高階型號新作。BeoLab 50 一樣用到好多 B&O 自家的音響技術,加上 B&O 一貫出色的外形設計,令到新喇叭集設計、技術、音質於一身。發佈會當日現場阿熾短短一試已經印象深刻,今次就特登約上去 B&O 位於又一城的分店認真試清楚,睇吓呢對高階喇叭表現如何。

總結:分析力同個性都好強

BeoLab 50 係一對分析力好強、音場好立體,低音乾淨得來好突出的一對喇叭。稍為銳利、飽滿而且有少少金屬感的音色阿熾覺得好有個性,對大部分朋友來說應該相當討好,尤其聲音豐富、綿密、動態夠強之餘兼顧到音樂感,由處理純音樂、人聲,到交響樂、管弦樂等不同類型的音樂都游刃有餘。對阿熾來講,BeoLab 50 幾乎無咩缺點(唯一可能係售價吧)。而對於喜歡 B&O 聲底的朋友,唯一的缺點可能係需要接駁比較好的訊源同一定的空間先完全發揮到 BeoLab 50 的實力。

Specifications
BeoLab 50
頻率響應:15 - 43,000Hz
輸出功率:2,100W
單元:3/4 吋高音、4 吋中音 × 3、10 吋低音 × 3
輸入:Power Link RCA(LAN Cat 7)、USB、光纖、同軸、Wireless Power Link、WiSA
DSP:Analog Devices ADSP-21489 - 400MHz
體積:1,036 × 455 × 455mm
重量:61kg
售價:$295,790
查詢:B&O(2918 0007)

請讚好 SPILL Facebook 專頁,如想緊貼最新資訊,可於「已讚好 / Liked」選單內點按「搶先看 / See First」。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Lepic Nuon Spatial Acoustic Eartips:加強空間感的新世代耳膠
2024年11月20日
【評測|影片】B&O Beoplay H100:非一般耳機體驗!支援 24bit/96kHz 及 Dolby Atmos
2024年11月19日
【評測】Shanling SM1.3:從源頭驅動整體向上的串流解碼前級播放器
2024年11月18日
《破。地獄》:天堂皆在我
2024年11月12日
二千蚊有找?House of Marley Revolution + Uplift 暢玩黑膠唱盤喇叭組合
2024年11月16日
【評測】Dunu DK 3001 BD:為聲音添上光澤
2024年11月15日
Sony LinkBuds 系列新品登場 耳機喇叭無縫切換播放
2024年11月13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08月04日
【評測】Vortex Nadia:醇厚的聽感 清甜的味道
2024年11月12日
【評測】Forté Ears MACBETH:聽得見的舞台
2024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