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黑膠名盤】收藏家目標 細數經典帶動唱盤

家居影音

家居影音

【黑膠名盤】收藏家目標 細數經典帶動唱盤

【黑膠名盤】收藏家目標 細數經典帶動唱盤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在黑膠唱盤最盛行的年代,頂尖的唱盤都產自兩大品牌日本的 Micro Seiki 和德國的 Thorens,他們都是帶動唱盤經典中的代表作。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Micro Seiki BL91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Micro Seiki BL111

Micro Seiki 是一家製造轉盤的日本公司,於 70、80 年代專門生產中高端轉盤和靜電耳機,90 年代開始製造高端和參考級轉盤。除了產量很少的 SZ-1V 外,較為常見及普遍為人認識的頂級 Micro Seiki 是 SX-8000 MK1 / MK2。中階的有Micro Seiki RX5000 / RX3000 / RX-1500。木底座的 BL 系列有 Micro Seiki BL111 / BL91 等等⋯

Micro Seiki 當年可算是當時數一數二的唱盤廠家之一,唱盤以獨家的「氣浮技術」把轉盤升起,獨立摩打經皮帶帶動轉盤,大大減少唱盤和軸乘的磨擦,更穏定、更耐用。以炮銅原料為主,唱盤份量十足,唱盤設計以簡約為主,但唱盤造工精美,用料十足是 Micro Seiki 的主要吸引人之處。Micro Seiki 到了現在仍是十分之多追隨者的唱盤之一。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Micro Seiki SX-8000 MK2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Micro Seiki RX5000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Thorens Refernce

德國的 Thorens 最為經典的帶動唱盤為 Thorens Refernce 及 Thorens Prestige,兩台都是限量生產的版本,當年 Reference 生產了約 100 台,而 Prestige 約有 700多台,Reference 唱盤的重達接近 100 公斤,Prestige 約 55 公斤,兩台都是軟硬結合的唱盤,擁有穩重的底盤,而轉盤則用彈簧懸掛方式設計,能夠緩衝震動。

Reference 內部灌鉛,所以十分沉重,讓這唱盤擁有了軟盤的音樂感和硬盤的實在感。Reference 外形物料以金屬為主,常規顏色是軍綠色,也有不同用家訂制了其他顏色,如白色、黑色、藍色、紅色等等,數量十分之少,外形看上去比較像工業用的唱盤。

到了生產 Prestige 就以木外瞉為主,看上去更具古典美,放在家中像一件藝術品,在民用巿場看來是更受歡迎,畢竟 Reference 數量少和價格比較貴。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Thorens Prestige

總括而言不論是 Micro Seiki 抑或 Thorens 都是收藏家十分熱愛的收藏目標。如果大家有運氣能找到的話,不妨購置一台,保證你會有意外的驚喜。

上回已經介紹過輪動唱盤,這次會講解一下帶動唱盤。照字面上的解釋,帶動就是經由皮帶把轉盤拖動。帶動唱盤十分之多,我就以黑膠最盛行時代的兩個名盤來為大家講解一下。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DS Audio 帶來首款真空管光學唱頭等化器 TB-100 為黑膠系統加入暖潤音色
2025年02月20日
【評測】Starry Audio Yozora:展現低頻深度與衝擊⼒
2025年02月19日
【評測】Meze Audio 105 AER:均衡自然的音色
2025年02月17日
【專家教路】Step by Step 接駁、擺位、設定,發揮 Soundbar 最佳效果
2024年11月12日
【評測】DITA Audio Mecha:最輕盈的金屬譜寫出動人旋律
2025年02月14日
【評測】Hercules Audio Moses:感受音樂紅海的深度和細節
2025年02月14日
【評測】THIEAUDIO Valhalla:展現純動鐵聲音美學
2025年02月13日
【專家教路】「.1」聲道的重要性 認識超低音的設計與結構、擺位與設定
2024年12月16日
全球首款透明 4K OLED 電視 LG SIGNATURE OLED T 抵港!獨特立體感外加無線影音傳輸
2025年02月11日
【評測】SoundWiser VRP-7:超值藍牙黑膠唱片機
2025年0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