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入門用家來說,超低音喇叭最讓人煩惱的就是如何做好接駁、擺位和設定,獲得比較理想的低頻音效。以下就同大家詳細分享一些基本的設置和實際應用,讓超低音喇叭可以發揮最佳效果。
超低音喇叭已經是現時戲院以至家庭影院音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超低音喇叭的發展、重要的品牌及型號,當然還有喇叭的設計和各個組成部分的解構、技術和專有名稱的解釋,以及選購方面要留意的地方,讓入門用家一次過了解超低音喇叭的各個方面。
對於入門用家來說,超低音喇叭最讓人煩惱的就是如何做好接駁、擺位和設定,獲得比較理想的低頻音效。以下就同大家詳細分享一些基本的設置和實際應用,讓超低音喇叭可以發揮最佳效果。
⬤
|
||
喇叭的接駁端子有特別標明 LFE 可以優先連接,如果沒有的話則可以連接 L 或者 R 的 Line-in 輸入,兩者效果基本相同。
|
||
|
連接兩聲道擴音機的話,如果機身有提供 Subwoofer Pre-out 則情況和上述類似;如果沒有的話,就需要以兩條 RCA Audio 線,將左、右聲道 Pre-out 連接到超低音喇叭的 L 及 R 輸入,才可以完整輸出音樂的左、右聲道低頻。另外由於兩聲道擴音機多數不設低頻管理,超低音的分頻點也需要在喇叭上獨立設定,情況比較多樣化,以下有關設定的部分則以家庭影院環繞聲效以及 AV 擴音機為主。
⬤
|
||
超低音喇叭常見的基本設定包括音量、分頻點、相位以及自動休眠。
|
||
|
⬤
|
||
超低音喇叭擺角落是常見的做法,有助加強低頻,不過也較易出現轟耳、焗聲等情況。當然,選擇這種擺法可能最重要原因仍是方便、「唔阻訂」。
|
||
|
當然,現實上超低音喇叭的擺位更多是受環境所限,Subwoofer Crawl 的方法也不適合大型喇叭。所以有時更實際的方法,就是在容許的擺位範圍移動超低音喇叭位置,再聆聽效果,不斷重覆來試出比較好的位置,雖然笨拙一點但卻是比較切實可行的方法。
⬤
|
||
現時 AV 擴音機的自動音場校正普遍效果已經相當不錯,先做自動校正再進行微調是比較適用於大部分用家的設定方式。
|
||
|
⬤
贊助:iWoofer Pro App
|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