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黑膠盤同玩菲林相機有少少似,只要明白每個部件是甚麼、有甚麼功能,每個黑膠唱盤其實大同小異,以下就同有興趣玩黑膠嘅朋友逐 part 睇吓一個唱盤由甚麼部件組成,各自的功能又係咩啦!
近年黑膠復興,不少朋友都有興趣想玩吓聽吓,不過其中一個障礙可能是唱盤的操作。同 CD 機一放碟就播到有少少不同,黑膠唱盤望落已經比較複雜。實際上玩黑膠盤同玩菲林相機有少少似,都係傳統品味、機械式操作,不過一理通百理明,只要明白每個部件是甚麼、有甚麼功能,每個黑膠唱盤其實大同小異,以下就同有興趣玩黑膠嘅朋友逐 part 睇吓一個唱盤由甚麼部件組成,各自的功能又係咩啦!
唱頭可算是唱盤最重要其中一部分,由唱針、唱殻等組成,唱針就負責「讀取」黑膠唱片凹凸坑紋上記錄的聲音、音樂。主要分為 MM(Moving Magnet)、MC(Moving Coil)同較小眾的 MI(Moving Iron)幾種。MC 分析力較好,不過就多數較貴;MM 輸出電壓較大,入門唱盤多數用佢;唔同唱頭對音質、音色影響都好大㗎,不過入門唱盤有時就無得換唱頭。
唱臂主要負責將唱頭拾取的音訊傳遞到前級放大,有直臂、曲臂等不同設計,後者有 S 形、 J 形等形狀,常見的長度有 9 吋、10 吋、12 吋等,而支撐唱臂常見的方式有單點支撐軸承、刀鋒支掌軸承等。唱臂最重要是夠輕、夠硬淨,諧振少,唔同長度同設計都會影響音質。
成個唱臂結構就好似一個秤砣,而尾陀就正是用來調節針壓。尾陀有刻度、可旋轉,轉幾多唱頭的針壓就重幾多,而重量以「g」(克)做單位,視乎唱頭、唱針的規格做設定,常見的有 1.5g、2.0g 不等。針壓校重啲,低頻會豐厚啲,雖然有 0.2-0.3g 的「走棧位」,不過針壓太重會傷碟,調校要小心。
黑膠播放的時候,唱片轉動、唱針循唱片坑紋拾音,形成一個向內的引力。如果唔處理的話,唱針接觸內坑紋的壓力就會大過外坑紋(內外坑紋對應左右聲道音訊),變成左邊聲大過右邊聲。而偏壓的調節就可以將這個向心力平衡返,通常可以針壓的數值作最大值標準,由小至大慢慢調節,呢個時候就要耳仔去「驗貨」,直至兩邊聲道平衡就 OK。
黑膠唱片有每分鐘 33 轉(實際上是 33 ⅓ 轉)、45 轉同 78 轉幾種,現時主流是 33 轉,播碟的時候揀返對應唱片的轉速,唔係就會高音或者低音咁變聲走音。45 轉比較多是特別版,轉得快就快播完、曲目亦較少,不過聲軌密度相對較低,所以理論上音質會較好。而 78 轉則是早期產物,現時二手都幾較難搵到。
黑膠唱盤以摩打驅動,一路發展以來,主要分為「直驅式」、「帶動式」、「惰輪式」等幾種驅動方式。當中帶動式就最普及,因為有皮帶緩衝,可以吸收摩打振動,令轉動更平順連貫,不過就有起動遲緩、皮帶會老化等問題;直驅式換言之就係直接以摩打驅動轉盤,起動快、扭力足,不過要解決振動問題需要相當高技術,也曾經是高階的代名詞,現在和惰輪式都較為少見。
雖然話唱盤結構大同小異,不過愈貴價、愈高階的唱盤,部件就分得愈細,可以設定同調校的部分就愈多。而入門唱盤就基本上離不開上面介紹的各個部分,雖然知道各個部件的名稱同功能,不過實際上要點樣設定先啱?想玩好聲要做咩基本調校?可以繼續留意我哋之後嘅介紹。
想瀏覽更多 SPILL 視聽專題,請即按 https://www.spill.hk/features/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