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USB Type-C:正反皆可插 開始在產品上廣泛應用

視聽百科

視聽百科

USB Type-C:正反皆可插 開始在產品上廣泛應用

USB Type-C:正反皆可插 開始在產品上廣泛應用

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改用 USB Type-C 後 產品體積相對變小

USB Type-C 跟 Apple 的 Lightning 插口一樣,不分正反,兩面均可插入,使用起來更方便。USB Type-C 跟一般的 USB 插口一樣可做到充電、數據傳輸、顯示輸出等功能。而插口的大小約 8.3 × 2.5mm,可令產品設備做到更纖薄。例如最新 Macbook 的外觀可以咁纖薄,因為機身僅剩下一個 USB Type-C 和耳機輸出;至於手機的範疇裡,HTC、LG 及樂視等手機都紛紛改用這個插口,甚至連藍牙喇叭也是使用 USB Type-C 作充電。

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去年推出的 12.1 吋 MacBook 是 Apple 首款產品用上 USB Type-C 插口。

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最新的 LG G5 也是採用 USB Type-C。

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就連 B&O 藍牙喇叭 Beoplay A1 同樣用上這個插口作充電用。

提供高達 10Gbps 傳輸速度

USB Type-C 是隨著 USB 3.1 標準所誕生的插口,最大傳輸頻寬是 USB 3.0 的兩倍,高達 10Gbps,以及提供 100W 輸出功率,最高支援 4,096 × 2,304@30fps 的 4K 畫面顯示。

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USB Type-C 連接線可支援 10Gbps 傳輸速度。

如何揀選 USB Type-C 連接線?

現時坊間有不少 USB Type-C 連接線可供選擇,售價由幾十至幾百元不等。但這些線材參差不齊,輕則未能傳輸資料或充電,重則有機會令產品受損。早前 Google 工程師 Benson Leung 透露,廉價的連接線由於無法控制電流,以使 Chromebook Pixel 永遠無法使用。這類線材其實沒有一個認證標準,所以大家在購買時,還是建議揀選大牌子的,較有信心保證。

去年 Apple 的 12.1 吋 MacBook 搭配 USB Type-C 插口, 因而令 USB Type-C 這個名字成為大眾的焦點。其實近年推出的智能手機,也陸陸續續由以往的 Micro USB 改用 USB Type-C,同樣兼具充電與資料傳輸之用,到底這個插口有甚麼特別優勢呢?
選購 USB Type-C 連接線時,留意可否支援 3A 快充功能。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NGaudio Meteora:18 單元旗艦作 適應全方位曲風
2025年04月16日
【評測】JLab Go Pop ANC:更便宜的選擇
2025年04月14日
LG 新一代 OLED evo AI TV G5、M5 及 QNED evo AI 電視系列智能升級!畫質更靚也更好用
2025年04月12日
【專家教路】Step by Step 接駁、擺位、設定,發揮 Soundbar 最佳效果
2024年11月12日
【評測】1MORE S20:舒適時尚 + LDAC 高音質連接!當耳環戴住聽歌
2025年04月11日
【評測】唐族 上官婉兒第 2 代:更完善的設計
2025年04月10日
Sony 全新 BRAVIA 8 II OLED、BRAVIA 5 Mini LED 電視系列影像升級、6 月抵港
2025年04月09日
【評測|影片】CANPUR Deep Blue:$768 抵玩靚聲入門動圈!仲送 USB-C 解碼轉插
2025年04月08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10月04日
【評測】AROMA Audio 青龍:一鍵開啟地盒級寧靜
2025年04月0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