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無線耳機方便,真無線耳機抵買,真無線耳機音色不俗,但老老實實,說真無線耳機的外形正到無論的實在聞所未聞。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在真無線耳機上玩透明感,想一下當年,不就是 Harmon Kardon 水母喇叭的套路嗎?美醜是主觀概念,但筆者還是嘗試客觀地作考慮,結論是,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買樣我都願!
真無線耳機方便,真無線耳機抵買,真無線耳機音色不俗,但老老實實,說真無線耳機的外形正到無論的實在聞所未聞。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在真無線耳機上玩透明感,想一下當年,不就是 Harmon Kardon 水母喇叭的套路嗎?美醜是主觀概念,但筆者還是嘗試客觀地作考慮,結論是,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買樣我都願!
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的名字改得好,透明外殼的「Ghost」似有還無,可以透視到耳機而至充電盒的內部設計和構造。它採有柄式的設計,提供黑、白、紫 3 色,筆者就覺得白色最為突出,很有多年前 Harmon Kardon 水母喇叭和早幾代 iPod 的設計感,黑色多一點神秘感,而紫色則是市場少有,外觀上可說是各有特色了。
說回功能規格,Tune Flex Ghost Edition 用上 12mm 特大動圈單元,配合 JBL 自家的 Pure Bass Sound 技術,在整體的力量感上會有先天優勢。跟不少真無線耳機一樣,都提供了主動式降噪(ANC)功能,由兩枚收音咪接收噪音訊號,再以自設的層級作調整。此外,也有如 JBL 多款產品,加入了 Smart Ambient 環境聲調節和 TalkThru 功能。電量方面,官方指單次可使用 6 至 8 小時,而充電盒就提供到 18 至 24 小時的電量,以不開啟 ANC 計算,最多可用 32 小時,加上支援快速充電,續航力上就無需太過擔心了。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不設實體按鍵設計是意料中事,耳機對外位置其實是輕觸操作區,同樣是支援單擊、雙擊、三擊和長按效果,預設左聲道控制降噪開關,右聲道控制音樂播放,用家也可以利用手機 App 自訂不同的操作按鍵,感覺上未算太難適應。至於《JBL Headphones》App 的功能最近介紹過幾次了,基本上降噪設定、EQ 設定、操作設定、降噪微調,全部都靠這個手機 App。比較特別的,是對應 Tune Flex Ghost Edition,會多出 Ear Tip Sound Setting 的選項。這是因為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除了預設的耳塞式設計外,也可以更換耳膠變成入耳式設計,而對應兩個不同的架構,聲音輸出效果也有所不同,所以用家如果更換了耳膠,就務必要到 App 更改設定了。
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每邊耳機只重 4.8g,筆者試過換上入耳式耳膠,也不過是 5.1g 左右,加上本身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的設計就非常貼耳,而且有耳柄去穩定方向,佩戴感是舒適而穩固的。不過筆者的耳孔較大,比較習慣入耳式耳機帶來的安全感,如果用家希望輕鬆一點的佩戴感,預設的耳塞設計其實已很不錯。Tune Flex Ghost Edition 用上藍牙 5.2 連線,測試時未有遇上明顯的干擾情況,而且連線速度快,使用體驗令人滿意。
上文曾提過,耳機需要針對耳塞還是耳膠的選擇去 App 內改變,前者為開放式輸出,而後者就是封閉式輸出。前者始終是物理上的限制,開放式音效難免有點鬆散之感。換上入耳式耳膠,改用封閉式輸出,音色有明顯的提升。包圍感佳,低頻量感夠但不會過多,所以中高頻的聲音可以圓潤突出,平衡度甚高。略為挑剔的話,聲音尾音收得很快,令整體少了一點音樂感,不過這只是非常小的問題,只對應某些音樂明顯一點,對整體影響微乎其微。
維持原判,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買樣我都願。試問這種透明設計來得這樣自然,要等幾耐才可以遇得到。功能上最值得留意,是開放式音效和封閉式音效的切換,這令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的設計可以對應更多不同用家的需要。當然,JBL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的聲音也有優秀,出色的包圍感最令筆者印象難忘,低頻量感的拿捏也是出色的。
Specifications
Tune Flex Ghost Edition
顏色:黑、白、紫
耳機類型:真無線
無線連接:藍牙 5.2
單元:12mm 動圈
充電時間:2 小時
使用時間:6 小時(開啟降噪)、8 小時(關閉降噪)
重量:4.8g(每隻耳機)、38.6g(充電盒)
售價:$899
查詢:World Tech(2374 4923)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