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ling 近期將不少注意力放到台式機,推出了 SM1.3 串流前級、SCD1.3 SACD 機、EC Mini 便攜 CD 機、ET3 + EH3 全能座檯組合等等器材,不過也沒有忽略自家一直很受歡迎的 DAP 產品。繼上年的 M5 Ultra 之後,旗艦 DAP M8 的「正統」後繼型號 M8T 也終於正式推出,加入了電子管的設計可以讓「潤 Fi」的暖潤動人調聲更進一步?
其實 Shanling 之前已經推出過 M9、M9 Plus 等新一代的 DAP 旗艦,不過 M8 這個經典型號依然是不少發燒用家的心頭好,柔潤動聽的調聲更是一絕。今次 M8T 改用了 2 組 AK4499EX 以及 2 組 AK4191EQ DAC 晶片(前作的 AK4499EQ 已經「絕版」),也是限量版旗艦 M9 Plus 的同類解碼方案,雖然並沒用上後者 4 組 AK4499EX 的超豪華規格,但也是萬元級 DAP 的頂級配置了。而雙 AK4499EX 和 AK4191 的 2+2 方案,比起 2+1 或者 1+1 方案減少了「Y」型電路中產生的時鐘訊號失真,每通道訊噪比僅為 135dB、失真也只有 -124dB。當然,今次新機的另一重點是加入了 2 組 JAN6418 真空五極管,可以帶來更充足的電流以及溫暖潤澤的調聲。Shanling 早在 2001 年就已經推出了全球首部真空管 CD 機 CD-T100,其後推出的多款膽 CD 機,包括 CD-S100mkii、CD1.2 等都相當受歡迎,這次也算是回歸「老本行」了。
今次 M8T 採用了極夜黑配色的一體化航空級鎂鋁合金機身,以 Unibody 銑削工藝製作,383g 的重量不算十分重身,但拎上手造工相當扎實。兩組真空管就置於機身頂部,以金屬網罩保護,運作時會亮起橙紅燈光,儀式感和設計感都有齊。也設有專門的抗震結構,減少機身搖動、碰撞時的麥克風效應雜音。本地音樂檔案播放方面,最高支援 PCM 32bit/768kHz 及 DSD1024 規格,通過 XMOS XU316 USB 晶片作 USB 解碼則支援 PCM 32bit/768kHz 及 DSD512,也是現時的頂級規格。內置了 8,350mAh 電池,提供了 15.5 小時(3.5mm)、13 小時(4.4mm)、96 小時(藍牙發射)的播放時間,農曆新年前後試用了大半個月時間,基本上也只需要兩三日一充,此外也支援了 QC3.0 和 PD2.0 快充功能,基本上沒有甚麼電量焦慮。
M8T 設有 3.5mm 單端及 4.4mm 平衡耳機輸出,並提供了高、中、低的 3 級增益選擇,經典運放架構包括 ADI AD45253 作 I/V 轉換、OPA1612 作低通濾波、ADI AD8397 則提供大電流的耳機放大輸出。當中 3.5mm 的最高輸出功率可達 500mW@32Ω,4.4mm 最高則為 1,125mW@32Ω,驅動力算是相當不錯,依然是入耳式和頭戴式耳機「大小通吃」的配置。M8T 也有日本音頻協合的 Hi-Res Audio 和 Hi-Res Wireless Audio「雙 Hi-Res」認證,內置了 Qualcomm 的 WCN3980 模組、提供雙頻 Wi-Fi 連接,也支援 MIMO 的高速穩定傳輸。內置了山靈音樂 App,支援了 DLNA 以及 AirPlay 功能。配備了藍牙 5.0,支援藍牙接收和發射,兼容了 SBC、AAC 以及高音質的 aptX、aptX HD、LDAC 等編碼。
M8T 採用了全開放式 Android 13 系統,通過自家 AGLO(Android Global Lossless Output)技術,可以繞過 Android 系統麻煩的 SRC 限制,獲得原生的 Hi-Res 音訊輸出。也由於運行 Android 系統,可以安裝 Spotify、TIDAL、Apple Music、KKBOX 等第三方的音樂串流軟件,音樂播放相當方便。此外也提供了純淨模式,將 DAP 單純用作本地音樂檔案播放,進一步提升音質。而除了晶體管、電子管的調聲之外,也配備了 6 種數碼濾波選擇。機身底部設有 USB-C 端子,除了充電之外,也可以將 M8T 作為解碼器使用,有齊 Android DAP 的各種標準功能。
機身採用了 6 吋 2,160 × 1,080 的 Sharp 高清輕觸式屏幕,PPI 達到 402,而且屏佔比也夠高,顯示效果算是相當細緻。配備了 Qualcomm Snapdragon 665 八核心處理器,加上 6GB LPDDR4X RAM,運作算是幾流暢。機身左側是播放控制鍵,右邊則是音量旋鈕,也兼作開關及鎖屏鍵,是 Shaling DAP 一貫的設計。之前 M9、M9 Plus 機頂的小屏幕位置被電子管佔用。下拉選單可以快速切換增益、電子管/晶體管式、Phone Out/Line Out 等設定。由晶體管模式轉換到電子管模式,會需要 3 秒的電子管預熱時間,播放中的音樂音量會收細然後停止,轉換好模式之後要手動播放返,算是有少少不便。相反由電子管轉去晶體管則算是無縫切換,音樂可以繼續播放,不過音量會增加大約 10 格,要稍為留意,未知稍後能否通過 firmware 修改讓音量保持一致。
今次測試主要配搭 FiR Audio Electron 12、Campfire Audio Solaris 入耳式耳機,以及 Sennheiser HD 800 S 頭戴式耳機。無論在晶體管或者電子管模式之下,M8T 的分析力表現都相當不錯,樂器和人聲的還原度也出色,質感和立體感夠突出,尤其高音部分的細節和微動態比起 M8 都更加生動和細緻。兩種模式其實都有點偏暖聲,不過電子管模式的聲音的確會更加暖潤,例如聽小提琴的音色多了一份婉轉,聲音更潤澤寬鬆。而晶體管的動態更強一些,聲音更札實,低音偏爽快有衝擊力;而電子管之下低音量感其實大致相當,但音色更偏向寬鬆,餘音延伸也更多一點,前者刺激一些、後者則更耐聽。晶體管分析力會稍稍更高,尤其管弦樂等大編制音樂的樂器細節和層次會呈現得更細緻,音場也更寬闊一些、立體感也更強一點。而電子管更加寬鬆厚暖的音色,聽人聲演唱的確有味道,質感會更濃厚,尤其配搭 HD 800 S 這類偏中性一點的耳機也有相當不錯的效果。
上面也提到,兩種模式的音量有所不同,晶體管模式之下輸出會高一些,所以轉去電子管的時候,如果要保持同一音量就要調高返輸出。自己要經常 A/B 比較就會覺得有點麻煩,不過對普通用家來說就影響不大。另外,雖然轉去電子管模式本身已經會經過預熱,不過播放 10 - 20 分鐘左右的「煲機」聲音感覺上會更加安定通透。電子管的線性模式聲音更柔順、情感會更豐富一些,有更多的「膽味」;而超線性式的聲音更飽滿一點,樂器的能量感和質感更強,加上不同的數碼濾波,可以配搭到幾豐富的調聲組合。另外 M8T 對麥克風效應的抑制也做得不錯,實際使用的時候只間中試過出現,要真的去拍打、碰撞才會有「嗒」一聲的輕微雜音。另外,機身發熱量也不大,大約連續聽半小時左右才有微微暖手的感覺,機頂電子管部分也不會有燙手的情況。
M8 的音色可算是阿熾試過最喜歡的 DAP 調聲之一,今次 M8T 除了在聲音質素上再有提升之外,加入電子管的設計,讓悅耳的音色再多了一種選擇。要說實際使用的話,今次大約是晶體管和電子管各一半,新的電子管模式雖然暖潤吸引,但依然不減晶體管模式的魅力。兩者各有特色,也各有動聽之處,同一首歌甚至兩邊都覺得很好聽,這也反映了 M8T 調聲的功力,讓用家多了一個靚聲模式選擇,也有更多可玩性。
Specifications
M8T
操作系統:開放式 Android 13
解碼晶片:4499EX × 2、4191EQ × 2
屏幕:6 吋 1,080 × 2,160(輕觸式)
內置儲存容量:128GB
擴充介面:microSD
無線連接:Wi-Fi 2.4GHz/5GHz(DLNA、AirPlay)、藍牙 5.0(LDAC、aptX、SBC、AAC 等)
支援格式:DSD、ISO、DXD、APE、FLAC、WAV、AIFF、MP3、ALAC 等
最高取樣率:PCM 32bit/768kHz、DSD1024
端子:3.5mm、4.4mm、USB-C
功率:3.5mm:420mW@32Ω(電子管)、500mW@32Ω(晶體管);4.4mm:950mW@32Ω(電子管)、1,125mW@32Ω(晶體管)
連續播放時間:15.5 小時(3.5mm)、13 小時(4.4mm)、96 小時(藍牙發射)
電池:8,350mAh
體積:147 × 82 × 22mm
重量:383g
售價:$11,800(首批優惠價 $10,800)
查詢:Digibrave(2595 2800)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及 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