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電視劇金句:人生有幾多個 10 年?10 年說長不算長,說短亦不算短。今年是亦軒耳機踏入第一個 10 年,我們特意邀請了人稱「耳機教父」兼亦軒創辦人羅偉明(Mingo)做個專訪,跟他談談這 10 年內的耳機發展和零售哲學。
借用電視劇金句:人生有幾多個 10 年?10 年說長不算長,說短亦不算短。今年是亦軒耳機踏入第一個 10 年,我們特意邀請了人稱「耳機教父」兼亦軒創辦人羅偉明(Mingo)做個專訪,跟他談談這 10 年內的耳機發展和零售哲學。
10 年前,Mingo 之所以放棄高薪厚職,轉行零售耳機,其實有段故仔。「好多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當年耳仔出現問題,聽力下降,無法正常聽到喇叭的聲音,但人總要聽音樂,因此開始留意耳機產品。當時發現香港極少有關耳機的網站,耳機店舖也不多,只有一些音響店兼賣耳機,他們的營運方式較傳統,即是店員推薦給你,你信就買,冇得試試先買。往往買咗才發現音色唔啱自己,難聽講句,我是一名受害者。我相信都有不少人像我一樣,會遇上這樣的問題。」因此,Mingo 於 2006 年 3 月在旺角好景成立第一間亦軒耳機俱樂部。
亦軒耳機首創耳機任試任玩模式,每款耳機都會拆出來任你試玩。Mingo 說:「當時都遇到不少困難,因為很多耳機廠商都對此經營模式很陌生,甚至可以話唔知你想做乜。最初隻隻耳機幾乎都要自己掏錢拆貨給大家試,成本當然增加咗,但這樣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耳機,我覺得都值得;其後耳機廠商發現這樣能帶給客人信心,可以增加銷售量,便以一個 demo 優惠價賣給我!」
以往耳機店不多,會拆出來給你試玩的更是絕無僅有。「不敢說亦軒耳機帶起任玩任試的潮流,但現在的確多了不少耳機店這樣做。」Mingo 謙虛地說。
那麼,他又怎樣看其他競爭對手呢?「其實我覺得多人參與競爭是好事,如果一個市場冇人會踩隻腳入嚟,反而會更驚!不過,亦軒耳機都有它過人之處,因為比別人早經營這個模式,已有穩定熟客的客源;但我很明白,就算老字號的店舖,都有機會流失客人,所以亦軒耳機一直堅持一個很重要的理念:用心給耳機大家試聽,不會因為某些耳機可以賺多一點錢而介紹給客人,只希望客人揀到最適合自己的耳機。」Mingo 坦言,儘管競爭大咗,無可否認某程度上利潤被分薄,但市場明顯比以往大很多,現在的年輕人 10 多歲已開始玩耳機,所以,競爭大的同時,亦多了不少新力軍參與耳機市場。
這 10 年間,Mingo 除了打理亦軒耳機之外,也是網上討論區的站長,會撰寫耳機文章,以及定期舉辦耳機分享會等等。期間試過無數對耳機,「我的確試玩過很多耳機,有幾款耳機好有印象,先講耳塞,SoundMagic 的 PL12,雖然只售百幾蚊,但真係好好聲。第二款是 10 仔(UE Triple.Fi 10),老實講,外形確實好醜怪,兩隻翼兜出來,不過低頻很強、很結實,而中高頻分得清楚。它的銷售量亦都令我印象深刻,記得一日返貨幾十隻,竟然一日賣晒!」
至於頭戴式耳機,Mingo 說是 AKG K501,因為是他第一款耳機,極難推且低頻不多,但用來聽人聲、小提琴及鋼琴真係無得頂,直至現在他仍保留這款耳機,畢竟是 10 幾年前的產物,調聲跟新款耳機很不同,但那份懷舊情意結,Mingo 間中也會拎它出來聽下。而他最常用的是 Sennheiser HD 800,最鍾意用來聽古典音樂;還有 Audio-Technica ATH-W5000,該品牌的耳機一向音染重,但這款是品牌中最少音染的一款,Mingo 鍾意用它聽爵士樂和流行歌曲。隨後他再補充:「以前的耳機款式冇咁多,每隻耳機都花很多時間研發,話題性耳機相對現在較多。」
有人說,現時耳機廠商推出耳機的周期減慢,是因為消費者對耳機需求降低,Mingo 並不認同,「冇錯,不少耳機生產廠近年的確出少咗耳機,因為他們除了耳機之外,也要積極推出 portable 產品,例如 DAP、手提解碼器等等。其實耳機的銷售量一直都是平穩發展。另外,玩 portable 的一群人,明顯比以前更捨得花錢。幾年前,我沒有諗過一對耳機可以賣到幾萬蚊,但事實係發生咗,而且真係有人買。」
最後 Mingo 更透露,雖然市場競爭大咗,但單純做耳機零售都有得做,不過發展空間有限;因此亦軒耳機有計劃舉辦一些 crossover 活動,例如一邊聽音樂,一邊飲咖啡或食甜品等等,嘗試接觸不同層面的人,擴大客源,尋求新的經營模式。
部分資料相片由 Mingo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