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可算是 Sony E-mount 全片幅鏡頭爆發的一年,繼早前一口氣推出 3 支 G Master 新鏡之後,Sony 剛剛又公佈了兩支全新 E-mount 全片幅鏡頭 FE 50 F1.8 以及 FE 70-300mm F4.5-5.6 G OSS。前者售價約為 $250 美元(約 $1,900 港元)、後者售價約為 $1,200 美元(約 $9,300 港元),和同時公佈的新機 RX10 III 一樣會於 5 月起發售。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Sony 公佈 50mm f/1.8 及 70-300mm 兩款全片幅 E-mount 新鏡

視聽生活

視聽生活

Sony 公佈 50mm f/1.8 及 70-300mm 兩款全片幅 E-mount 新鏡

Sony 公佈 50mm f/1.8 及 70-300mm 兩款全片幅 E-mount 新鏡

今年可算是 Sony E-mount 全片幅鏡頭爆發的一年,繼早前一口氣推出 3 支 G Master 新鏡之後,Sony 剛剛又公佈了兩支全新 E-mount 全片幅鏡頭 FE 50 F1.8 以及 FE 70-300mm F4.5-5.6 G OSS。前者售價約為 $250 美元(約 $1,900 港元)、後者售價約為 $1,200 美元(約 $9,300 港元),和同時公佈的新機 RX10 III 一樣會於 5 月起發售。

FE 50 F1.8 可算是現時 ZEISS FE 55 F/1.8 的平價版、提供了一個平民化的大光圈標準鏡選擇。鏡身重量只有 192g,極之輕巧便攜,也填補了現時全片幅 E-mount 缺少入門級大光圈定焦的情況,可算是回應了 A7 系列用家的訴求。

今年可算是 Sony E-mount 全片幅鏡頭爆發的一年,繼早前一口氣推出 3 支 G Master 新鏡之後,Sony 剛剛又公佈了兩支全新 E-mount 全片幅鏡頭 FE 50 F1.8 以及 FE 70-300mm F4.5-5.6 G OSS。前者售價約為 $250 美元(約 $1,900 港元)、後者售價約為 $1,200 美元(約 $9,300 港元),和同時公佈的新機 RX10 III 一樣會於 5 月起發售。
這支 FE 50 F1.8 是 Sony 現時 FE 28 F2.0 之外的另一支較為平價的大光圈定焦選擇

今年可算是 Sony E-mount 全片幅鏡頭爆發的一年,繼早前一口氣推出 3 支 G Master 新鏡之後,Sony 剛剛又公佈了兩支全新 E-mount 全片幅鏡頭 FE 50 F1.8 以及 FE 70-300mm F4.5-5.6 G OSS。前者售價約為 $250 美元(約 $1,900 港元)、後者售價約為 $1,200 美元(約 $9,300 港元),和同時公佈的新機 RX10 III 一樣會於 5 月起發售。
不過一分錢一分貨,由 MTF 圖可以見到解像度表現並不算極為出色

FE 70-300mm F4.5-5.6 G OSS 則是現時全片幅 E-mount 當中最長焦距的鏡頭,擁有「G 鏡」的牌頭,強調在全焦段均可提供極高的解像度,所以並不算是單反常見的 70-300mm 平價遠攝鏡。內置 OSS 光學防震功能,最近對焦距離只有 0.9 米、提供 0.31x 的放大率,可作為遠攝微距鏡使用。

今年可算是 Sony E-mount 全片幅鏡頭爆發的一年,繼早前一口氣推出 3 支 G Master 新鏡之後,Sony 剛剛又公佈了兩支全新 E-mount 全片幅鏡頭 FE 50 F1.8 以及 FE 70-300mm F4.5-5.6 G OSS。前者售價約為 $250 美元(約 $1,900 港元)、後者售價約為 $1,200 美元(約 $9,300 港元),和同時公佈的新機 RX10 III 一樣會於 5 月起發售。
FE 70-300mm 作為 G 鏡系列,採用了 Sony Nano AR coating、採用 4 片非球面鏡及 2 片 ED 鏡,鏡身更設有自動對焦停止鍵

今年可算是 Sony E-mount 全片幅鏡頭爆發的一年,繼早前一口氣推出 3 支 G Master 新鏡之後,Sony 剛剛又公佈了兩支全新 E-mount 全片幅鏡頭 FE 50 F1.8 以及 FE 70-300mm F4.5-5.6 G OSS。前者售價約為 $250 美元(約 $1,900 港元)、後者售價約為 $1,200 美元(約 $9,300 港元),和同時公佈的新機 RX10 III 一樣會於 5 月起發售。
由 MTF 圖可以見到,無論是 70mm 還是 300mm 遠攝端,解像力均十分出色,難怪要價接近 1 萬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Cleer ARC 5:音效、功能、AI 體驗全滿足
2025年07月11日
與音響大廠 KEF 聯手 Nothing 首款頭戴式耳機 Headphone (1)  形聲兼備
2025年07月11日
【評測】Pentaconn Coreir Mini Stainless Steel:當金屬耳膠遇上真無線
2025年07月10日
搭載多達 12 個單元 KEF 首款 Hi-Fi 級 Soundbar XIO 強勢登場
2025年07月09日
【評測】iFi GO pod Max:音質不妥協 讓 IEM 高品質無線化
2025年07月03日
雙重影院級音效 Cleer 新一代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ARC 5 全面升級
2025年07月02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10月04日
【評測|影片】Noble FoKus Amadeus:高音質 LDAC、Audiodo 個人化 EQ 加持的莫扎特三重奏
2025年07月02日
具備 Class AB 放大器 Cambridge Audio  便攜 Hi-Fi 級真無線耳機 Melomania A100 面世
2025年0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