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WWDC 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幾乎把全部電腦產品更新,主要是把 MacBook、MacBook Pro、iMac 的處理器升級至 Intel 第 7 代 Kaby Lake,甚至連 MacBook Air 也作出小幅度的提升。但今次最令果迷感驚喜,一定是全新推出的 iMac Pro,有別於以往 iMac 只採用銀白色,今次改用太空灰機身,相當吸睛;而硬件規格非常強勁,能夠做到真正內外兼備。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WWDC 2017】Apple 最強電腦 iMac Pro 處理能力比現有 iMac 高出幾倍

視聽生活

視聽生活

【WWDC 2017】Apple 最強電腦 iMac Pro 處理能力比現有 iMac 高出幾倍

【WWDC 2017】Apple 最強電腦 iMac Pro 處理能力比現有 iMac 高出幾倍

今年 WWDC 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幾乎把全部電腦產品更新,主要是把 MacBook、MacBook Pro、iMac 的處理器升級至 Intel 第 7 代 Kaby Lake,甚至連 MacBook Air 也作出小幅度的提升。但今次最令果迷感驚喜,一定是全新推出的 iMac Pro,有別於以往 iMac 只採用銀白色,今次改用太空灰機身,相當吸睛;而硬件規格非常強勁,能夠做到真正內外兼備。

處理器最高可達 18 核心

最新 iMac Pro 的處理器不再使用 Core i5 或 i7,而是改用 Xeon,核心數目由 8 核到 18 核不等,用家可以自行選擇。在顯示卡方面,將會用上 AMD 最新的 Radeon Pro Vega 顯示卡。以及可以配置多達 4TB SSD、或多達 128GB 記憶體,同時亦有 4 個 Thunderbolt 3 及 10Gb 網絡插口,可說是把所有最頂級的硬件都放入 iMac Pro 內。售價為 US$4,999(約 $39,992 港幣)起,將於 12 月發售。

今年 WWDC 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幾乎把全部電腦產品更新,主要是把 MacBook、MacBook Pro、iMac 的處理器升級至 Intel 第 7 代 Kaby Lake,甚至連 MacBook Air 也作出小幅度的提升。但今次最令果迷感驚喜,一定是全新推出的 iMac Pro,有別於以往 iMac 只採用銀白色,今次改用太空灰機身,相當吸睛;而硬件規格非常強勁,能夠做到真正內外兼備。
跟機附送的 Magic Keyboard、Magic Mouse 及 Magic Trackpad 都同 iMac Pro 一樣,採用了太空灰色設計!

散熱能力提升了 80%

雖然 iMac Pro 與 iMac 採用同一外殼,但新機的散熱架構經過重新設計,特別用上雙風扇加上大型散熱器及額外通風口。空氣流量比以往增加接近 75% 之多,而系統的散熱效能提升了 80%,令 iMac Pro 在長時間運行下仍能保持適當溫度。除此之外,機背的立體聲喇叭亦有所增強,不單止音量更大,亦加強了低音表現。

今年 WWDC 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幾乎把全部電腦產品更新,主要是把 MacBook、MacBook Pro、iMac 的處理器升級至 Intel 第 7 代 Kaby Lake,甚至連 MacBook Air 也作出小幅度的提升。但今次最令果迷感驚喜,一定是全新推出的 iMac Pro,有別於以往 iMac 只採用銀白色,今次改用太空灰機身,相當吸睛;而硬件規格非常強勁,能夠做到真正內外兼備。
散熱架構經過重新設計,雙風扇加上大型散熱器,散熱效能提升了 80%。

Retina 5K 屏幕加以改良

在 iMac 系列已經是 Retina 5K 屏幕,但配合 iMac Pro 的推出,屏幕亦有再度提升。新款 iMac Pro 採用 27 吋 Retina 5K 屏幕,總像素多達 1,470 萬,亮度提升了 43% 達至 500nits,能夠顯示出超過 10 億種顏色的 P3 色域。從事攝影、視頻製作和設計的用家,能夠看到更真實的顏色。

今年 WWDC 開發者大會上,Apple 幾乎把全部電腦產品更新,主要是把 MacBook、MacBook Pro、iMac 的處理器升級至 Intel 第 7 代 Kaby Lake,甚至連 MacBook Air 也作出小幅度的提升。但今次最令果迷感驚喜,一定是全新推出的 iMac Pro,有別於以往 iMac 只採用銀白色,今次改用太空灰機身,相當吸睛;而硬件規格非常強勁,能夠做到真正內外兼備。
跟 iMac 系列一樣也採用 Retina 5K 屏幕,但規格有進一步提升。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與 8 大品牌主理人訪談:新產品開發大公開(下)
2025年08月21日
【評測|影片】Cambridge Audio Melomania A100:堆料超預期?高質藍牙、ANC 還有 Class AB 放大!
2025年08月19日
與 8 大品牌主理人訪談:新產品開發大公開(上)
2025年08月18日
【專家教路】「.1」聲道的重要性 認識超低音的設計與結構、擺位與設定
2024年12月16日
【評測】Vortex Zenith Helios:自然甜美的人聲質感
2025年08月15日
【評測】Acoustune RS FIVE:專業與享樂的交會點
2025年08月14日
【評測】THIEAUDIO Monarch MKIV:雙重個性的旗艦選擇
2025年08月12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10月04日
【視聽展 2025】行場體驗!便攜音響進佔主場館,試聽人潮更勝往年
2025年08月11日
【視聽展 2025】不可錯過的個人音響新品推薦
2025年08月0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