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視覺和聽覺在感知上有相似之處,就讓我回想起一個與聽覺相關的能力,稱為「絕對音感」。絕對音感是指在沒有相對音高參考的情況下,當聽到一個單獨音調便能準確辨別出其音高或音名的能力。簡單來說,當敲擊鋼琴上的任意一個音時,具備絕對音感的人可以立即說出該音高是什麼(如 A、B、C、D、E、F、G)。例如,當聽到 440Hz 或 880Hz 時,能辨識出是 A 音;聽到 261Hz 或 522Hz 時,又能辨識出是 C 音,如此類推。
絕對音感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相對絕對音感,指在聽到一個已知的參考音後,能準確辨識其他音高。另一種是無需參考音即可直接辨識出任何音高。
擁有絕對音感通常被視為一種音樂才華,甚至被認為是音樂天才,往往受到景仰,這或許與天生基因有關。然而,我個人認為,在音樂領域中具備絕對音感的人,除了在學習音樂方面可能比一般人更具優勢,以及在調校樂器時更方便外,實際上在音樂上並沒有太多實際應用。他們可能會對一些音準有所偏差的樂器或歌聲感到不舒服和困擾,以致難以享受音樂本身。
根據醫學觀點,絕對音感的能力更可能是通過後天訓練獲得的,而非先天具備。然而,這種訓練必須在童年成長階段進行(一般在八歲以下)。因為在兒童階段,大腦中的聽覺記憶細胞正在發展和成長,這時候能夠對不同的聲音頻率進行接收、學習和認知,並將聽到的音調與對應的音名記憶在腦海中。每次聽到特定頻率的音調時,就能夠知道其對應的音名。
因此,接受過音調訓練的人,在日後便能自然無誤地辨識出特定的音調(如 A、B、C、D、E、F、G)。然而,這種音樂記憶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退化和減少,因此在成年後再次訓練並獲得這種能力變得較為困難。當然,每個人的大腦記憶細胞有所差異,訓練的成果可能會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