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眼鏡的發明和廣泛使用旨在滿足和彌補個人視覺能力的衰減和不足,以配合每個人的視覺能力進行補償和輔助。因此人們需要佩戴根據個人視力所需調節的眼鏡,以還原個人視力的需求。
視覺和聽覺的相似性讓我們思考到,為什麼人們通常較少關注和重視聽覺能力的獨特性和衰減?為什麼輕微聽力衰減被視為一種異常甚至是缺陷,需要進行複雜的診斷,以至於大部分人即使感受到生活有所影響,也沒有去處理的情況?
或許你會認為,日常生活中視覺顯然比聽覺更重要,但事實上,就像人們配戴眼鏡一樣,聽覺也需要搭配正確調節的耳機來聆聽音樂和外界的聲音。根據每個人的聽覺能力和特性進行測試,製作個人化的耳機,以滿足其獨特的聽力需求,包括調整適當的頻率響應來進行聽力補償,並提供個人化的外觀選擇。這就像人們廣泛接受的配戴眼鏡模式一樣。
當然,這裡所述的是大多數人隨年齡增加和環境噪音日積月累所造成的聽力不均衡和輕度衰減,重度失聰或神經性聽力損傷則另當別論。
嚴格來說,目前市場上的耳機在某種程度上並不能完全適合每個人的聽覺特質和能力。這些耳機多數是品牌商根據一般標準預設的一種風格和聲音品質,以滿足大眾或某類風格的客觀指標。然而,透過個人化的耳機設計和製造,可以更精確地滿足每個人獨特的聽覺特質和需求,並提供更好或更合適的聽覺體驗。
製作個人化的聽覺補償或優化耳機,首先需要進行「驗耳」。「驗耳」是以專業方式測試使用者的耳朵和聽覺能力,包括頻率感知分佈和水平,以便調節或製造個人化耳機,因為每個人的聽覺特性和衰減都有所不同。這與配眼鏡的「驗眼」過程相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