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和去年的 90 年代歌曲榜單相隔一年,也可以說,我們籌備這個 80 年代版亦一年了。當然,期間是斷斷續續的進行,畢竟我們只是一家很小的媒體,有很多其他工作要兼顧,但這一年是浸淫在 80 年代的音樂氣氛是沒有錯了。
其實感觸很多,不易說清。很多人說 80 年代是樂壇盛世,我們認為一半對、一半不對。予人盛世的感覺,因為唱片業蓬勃,歌手的根基也較好,又是一個有巨星的年代,但論類型上的豐富多彩,90 年代以後未必不能比併。而且在 80 年代,尤其 1984 年以後,改編歌氾濫到一個過份的地步,有人會說,「歌好聽咪得囉」,這是我們不能認同的,樂壇要發光發熱,本土色彩很重要,世界之所以不同,正正因為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特色。全是複製別人的作品,不加半點創意,再好聽還有意思嗎?可喜在 1986 至 1987 年期間,湧現很多具創作力的樂隊,只是這股熱潮也很快冷卻下來了。
70 年代尾、80 年代初的 Cantopop 其實很有特色,中西融合,自成一派,但 80 年代中期在日本改編歌的洗禮下,這種特色沒有持續進化,說來是有點可惜的。現在我們聽到很新的音樂,大多是外地已存在的類型,未有整合成一種屬於本土的風格,頂多是 Cantopop 裡首見/罕見的甚麼甚麼曲風罷了。
說遠了,說回這個榜單。必須重申,一個年代的歌很多,總有遺珠,我們也很遺憾像汪明荃、蔡楓華、蔡國權和黃凱芹等具一定代表性或創作力的歌手未有任何歌曲入圍,就讓時日證明他們的經典地位吧。
另外,也想強調,我們最著重的是歌曲的音樂價值,雖然點評文字提到很多歌詞上的意義,但排最前的還是音樂價值上的考慮。歌詞除了要有意思之外,與音樂如何相互配合,從而得到強化(而非補足)也很重要,而這往往是樂迷容易忽略的地方。
最後,我們一如去年,奉上 Spotify 歌單,這年我們只輯選百大以內的歌,略去延伸聆聽部分,以免大家混淆。留意當中只有 87 首歌,有 13 首未能在 Spotify 找到,大家可嘗試其他音樂串流服務碰碰運氣。不過,永恆、康藝成音和其他小唱片公司的出品相信並不易找。
部分未能找到的歌曲中,其實也有其他編曲版本,但為了不想大家搞錯我們真正推薦的版本,所以也未有放到歌單上。惟獨〈再見理想〉例外,在未能找到 1986 年的原版下,我們加入了一個 live 版本,聽到家駒的說話就覺得很感動了。
來年我們會先做 2000 年代的歌單,預計在上半年內登場,希望大家能繼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