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起同軸單元,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 KEF。的而且確 KEF 的 Uni-Q 同軸單元技術效能和音色都表現出眾,不過同軸單元並不只是 KEF 的專利,這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同軸單元的技術、設計,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同軸單元:高、低音單元「合體」 同一軸心提供更佳音效

視聽百科

視聽百科

同軸單元:高、低音單元「合體」 同一軸心提供更佳音效

同軸單元:高、低音單元「合體」 同一軸心提供更佳音效

講起同軸單元,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 KEF。的而且確 KEF 的 Uni-Q 同軸單元技術效能和音色都表現出眾,不過同軸單元並不只是 KEF 的專利,這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同軸單元的技術、設計,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理想與現實裡的喇叭單元

現實世界裡面的聲音很多都是「單點聲源」,例如我們說話、唱歌都由口部發聲,至於收音方面也是由收音咪這個「單點接收」來收錄。所以如果想用兩聲道喇叭來重現演奏、演唱的音樂,然後由兩耳來接收的話,最理想就是由一對 20Hz - 20kHz 的全頻單元喇叭、以兩個單點聲源來輸出聲效,獲得最準確的聲音和結像。不過實際上由於技術的限制,喇叭多數要配備獨立高、低音單元,甚至高、中、低音單元,才有較好的音質和頻率響應。

講起同軸單元,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 KEF。的而且確 KEF 的 Uni-Q 同軸單元技術效能和音色都表現出眾,不過同軸單元並不只是 KEF 的專利,這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同軸單元的技術、設計,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低頻需要大振膜大振幅、高頻需要小振膜快反應,所以現實裡的喇叭多數都要採用「分音」設計,以不同單元來互補不足。

高、低音單元同心而獨立

一般 2 路分音喇叭設計,通常就是將高音單元置於箱身上方、中低音單元置於下方,此外也有 Mission 喇叭這類上下調轉的特別設計,不過依然是將高、低音單元分開「安置」、獨立驅動。這也是傳統喇叭的主流設計,製作相對容易一些,不過就會出現高、低音單元發聲位置不一,兩者相位、時基同步也需要調整,無法完美重合的情況。而同軸單元的設計,就是將高音單元置於中低音單元的中間,讓兩者在「同一軸心」以接近相同的位置發聲,中間的高音單元和周圍環形的中低音單元會獨立運作和振動,但獲得一致的時間、相位、方向等等的聲音特性。

講起同軸單元,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 KEF。的而且確 KEF 的 Uni-Q 同軸單元技術效能和音色都表現出眾,不過同軸單元並不只是 KEF 的專利,這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同軸單元的技術、設計,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Tannoy 的同軸單元也相當出名,早前就採用同軸設計推出了 Gold 系列(Gold 5、Gold 7、Gold 8)的主動式鑑聽喇叭。

講起同軸單元,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 KEF。的而且確 KEF 的 Uni-Q 同軸單元技術效能和音色都表現出眾,不過同軸單元並不只是 KEF 的專利,這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同軸單元的技術、設計,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KEF 的 Uni-Q 技術除了讓高、低音單元置於同一軸心之外,獨特的 wave guide 設計更讓高、低頻獲得一致的擴散性,讓用家在不同的聆聽位置都可以獲得一致的高、低頻效果。

同軸設計的優點與缺點

同軸設計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做到近似單點聲源的效果,讓聲音結像(Stereo Image)更清晰立體,音場通常也可以呈現得更寬闊自然。另外就是高、低音單元在同一位置發聲,容易獲得一致的時間同步(Time Alignment)以及相位一致(Phase Coherency),有助音樂表現得更準確,提供更佳的還原度。至於缺點方面,畢竟要在低音單元中間開孔再安裝高音單元,難度和成本都會較高。另外低音單元在這種設計下振動幅度和面積都會相對減少,低頻表現通常及不上同級的常規低音單元。

講起同軸單元,相信不少朋友第一時間會想起 KEF。的而且確 KEF 的 Uni-Q 同軸單元技術效能和音色都表現出眾,不過同軸單元並不只是 KEF 的專利,這裡就同大家分享一下同軸單元的技術、設計,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同軸設計並不只是將高音單元置於低音單元中間這麼簡單,以 KEF 的 Uni-Q 為例,兩者有獨立的驅動、線圈、磁石等的部件,加上中間開孔的低音設計,結構相當複雜。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Cleer ARC 5:音效、功能、AI 體驗全滿足
2025年07月11日
與音響大廠 KEF 聯手 Nothing 首款頭戴式耳機 Headphone (1)  形聲兼備
2025年07月11日
【評測】Pentaconn Coreir Mini Stainless Steel:當金屬耳膠遇上真無線
2025年07月10日
搭載多達 12 個單元 KEF 首款 Hi-Fi 級 Soundbar XIO 強勢登場
2025年07月09日
【評測】iFi GO pod Max:音質不妥協 讓 IEM 高品質無線化
2025年07月03日
雙重影院級音效 Cleer 新一代開放式真無線耳機 ARC 5 全面升級
2025年07月02日
【評測|影片】Noble FoKus Amadeus:高音質 LDAC、Audiodo 個人化 EQ 加持的莫扎特三重奏
2025年07月02日
【專家教路】「.1」聲道的重要性 認識超低音的設計與結構、擺位與設定
2024年12月16日
具備 Class AB 放大器 Cambridge Audio  便攜 Hi-Fi 級真無線耳機 Melomania A100 面世
2025年06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