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 3D 環繞聲,相信所有人都會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但不知從那時候開始,在 YouTube 出現了 8D、9D、12D、16D,甚至是 28D Audio 等等很多影片,到底這是甚麼環繞技術?點解一定要用耳機聽?而且相信不少人聽過後,都會對 8D Audio 很著迷,音樂彷彿環繞著你的身邊,效果十分過癮。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點解 8D Audio 一定要用耳機聽?

流動影音

流動影音

點解 8D Audio 一定要用耳機聽?

點解 8D Audio 一定要用耳機聽?

說起 3D 環繞聲,相信所有人都會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但不知從那時候開始,在 YouTube 出現了 8D、9D、12D、16D,甚至是 28D Audio 等等很多影片,到底這是甚麼環繞技術?點解一定要用耳機聽?而且相信不少人聽過後,都會對 8D Audio 很著迷,音樂彷彿環繞著你的身邊,效果十分過癮。

耳機比喇叭更易造出環繞聲?

其實,模擬 3D 音效不是甚麼新鮮事,早幾十年前,已有 A3D(Aureal 3-Dimensional)、EAX(Environmental Audio Extensions)等等,都是透過兩聲道喇叭營造環繞聲的效果。而早幾年推出的 Ambidio,更以「突破聲道限制」作口號,是一個新的聲音科技,採用了 Crosstalk Cancellation 運算法,利用軟件將聲音的闊度、深度等參數改變,營造出聲音的空間感。

縱使技術不斷進步,但大家要明白一個事實,要兩聲道系統做到接近真實環繞聲效果是很困難的事,因為不同的喇叭參數、擺放位置均會大大影響環繞效果。反而,耳機相對較容易營造模擬環繞,採用頭部相關傳輸函數(Head-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HRTF),應用非常廣泛,類似心理聲學等原理,透過左右耳聽到不同的聲音,我們能夠分辨到聲音來自不同方位、距離與高度。

說起 3D 環繞聲,相信所有人都會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但不知從那時候開始,在 YouTube 出現了 8D、9D、12D、16D,甚至是 28D Audio 等等很多影片,到底這是甚麼環繞技術?點解一定要用耳機聽?而且相信不少人聽過後,都會對 8D Audio 很著迷,音樂彷彿環繞著你的身邊,效果十分過癮。
在 YouTube 搜尋「8D Audio」,你會發現有大量 8D Audio 影片。

若未接觸過 8D Audio 效果,不妨先感受它的震撼(* 記得用耳機聽)。

為何命名「8D Audio」?

我們常說的 2D、3D 的那個「D」,即是 Dimension 的意思。3D 所指的是 3 個方向,那麼,8D 就代表 8 個方向?當然不是。8D Audio 其實只是一個名字、一個統稱,並不是創新的技術,應當被歸納到 360 度環繞音效類別。8D Audio 在網絡上是相當受歡迎的,不單止可在 YouTube 搜尋得到,在 MOOV、Spotify、TIDAL 等音樂服務平台一樣有大量歌曲可聽。8D Audio 這類歌曲的質素相對變得次要,但若然你是首次接觸,會覺得好過癮,感覺到音樂環繞著你轉來轉去;不過多聽後,就發覺效果表現單一,新鮮感漸漸失去。

王菀之的〈一定都和藝術有關〉亦有推出 8D Audio 版本。

如何錄製出來?

關於 8D Audio 的後期製作,同樣能在 YouTube 找來大量教學影片,例如可用 Adobe After Effects 視訊效果軟作進行後製,據稱只要對軟件有基礎認識,就可以輕鬆製作 8D Audio 出來。其實,跟 3D 電影的製作有點類似,除了可透過後製之外,也可直接使用 3D 拍攝器材,一般而言,後者的效果會比較好一點。隨著近年 Head-Fi 市場潛力愈來愈大,為了收錄人體在自然情況下聽到的聲音,現時有些專輯或歌曲都會採用假人頭錄音(Dummy Hed Recording),去年方浪音響主理人兼錄音顧問 Kent Poon,也曾在耳機展演示過 Neuman KU 100 人頭咪錄音,令人使用耳機聆聽時,能獲得非常逼真的環繞音效及臨場感。

說起 3D 環繞聲,相信所有人都會知道是甚麼一回事,但不知從那時候開始,在 YouTube 出現了 8D、9D、12D、16D,甚至是 28D Audio 等等很多影片,到底這是甚麼環繞技術?點解一定要用耳機聽?而且相信不少人聽過後,都會對 8D Audio 很著迷,音樂彷彿環繞著你的身邊,效果十分過癮。
運用 Neuman KU 100 人頭咪錄音,獲得非常逼真的環繞音效。(官方圖片)

緊貼最新資訊,請關注 SPILL 的 Facebook 專頁Instagram 帳戶YouTube 頻道。如欲訂閱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可按這裡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評測】Nostalgia Audio Unicorn Prestige:全新設計五金配件 重新調音提升人聲結像
2025年05月08日
【評測】Focal Bathys MG:無線、有線都靚聲!鎂金屬 M 型單元帶來的法式 Hi-Fi 耳機體驗
2025年05月06日
【評測】Kotori Audio DAUNTLESS, VAMPIRE & ZEPHYR:技術與工藝的結合
2025年05月02日
無負擔音樂享受 Denon AH-C500W 和 AH-C840NCW 真無線耳機以親民價推出市場
2025年04月30日
音質與性能全面升級 Bowers & Wilkins 頭戴式無線降噪耳機 Px7 S3 正式開賣
2025年04月30日
【評測】Meze Audio POET:旗艦音質隨身行
2025年04月30日
【專家教路】Step by Step 接駁、擺位、設定,發揮 Soundbar 最佳效果
2024年11月12日
【評測】Linklike HS1:兼具簡約設計與高性價比
2025年04月28日
支援手勢遙控操作 Samsung 全新 2025 年 AI 電視系列在港亮相
2025年0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