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爾間,大家都好像在聽 City Pop。於是,當 AGA 的〈CityPop〉推出之後,除了如往常一樣獲得不少讚賞聲音之外,也意外地充斥著「〈CityPop〉不是 City Pop」的評價——指歌曲不夠「正宗」,甚至說取名為「CityPop」有誤導之嫌。
期望落差,也算是尋常事,問題是,City Pop 真有一個既定形態嗎?City Pop 本就是 fusion 音樂,融入了很多不同的音樂類型元素,沒有絕對的標準,只要描繪的是都市生活的狀態、都市人的感受,已算是對題了。而這種都市氛圍,一般以輕快的節奏、時尚的音色構成,對應急促的生活步伐,以及迅速的科技發展,予人五光十色的璀燦感覺。
City Pop 再次「火」起來,也可以說有賴科技;網絡時代,收藏家更容易搜購 80 年代 City Pop 全盛時期的唱片(實體的靠拍賣網站,數碼檔案的就更容易了),讓這個日本地道音樂品種更廣泛地輸出海外,進而影響新一代音樂人的創作。
於是我們有了一個印象,City Pop 就該長 80 年代的模樣,「懷舊」成為了所謂「新 City Pop」(Neo City Pop)的重點(有趣是 80 年代的 City Pop 其實已逐漸「商業化」,和初誕生時的「新音樂」模樣已略有不同)。AGA 的〈CityPop〉卻在復古以外注入新的元素、個性化的旋律,但骨架其實還是相當 City Pop 的,一樣 fusion,一樣有那份都市氣息,歌詞也是 City Pop 常有的主題——都市寂寞心(像寺尾聰的〈ルビーの指環〉),AGA 唱起來不帶半點愁緒,彷彿告訴大家她很享受獨處的時光,大概這也是時代女性的一種展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