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到 Daniel Chu(本名朱肇階,但大家可能比較常看到他的英文名字,就雙語寫上標題了),可能因為他比較「跨界」:有涉足流行音樂的範疇(衛蘭、鄭秀文的作品),又與 hirsk、Blue Kwok 組成了較新派、實驗性的組合 manvsmachine,當然少不了在爵士甚至古典圈子裡游走,領域好闊。Daniel Chu 都是彈鋼琴(也有編曲),但感覺又那麼變化多端。 記得去年訪問龔志成(阿龔),談到流行另類、主流獨立的框架時,他就曾提議「不如你訪問吓 Daniel Chu」;適逢今屆自由爵士音樂節裡《樂戲》這個節目就由 Daniel Chu 擔大旗,我就藉此機會找他聊聊了。

Close
最新文章
最新文章
【自由爵士音樂節】《樂戲》就如魷魚遊戲:專訪幕後主腦 Daniel Chu 朱肇階

【自由爵士音樂節】《樂戲》就如魷魚遊戲:專訪幕後主腦 Daniel Chu 朱肇階

留意到 Daniel Chu(本名朱肇階,但大家可能比較常看到他的英文名字,就雙語寫上標題了),可能因為他比較「跨界」:有涉足流行音樂的範疇(衛蘭、鄭秀文的作品),又與 hirsk、Blue Kwok 組成了較新派、實驗性的組合 manvsmachine,當然少不了在爵士甚至古典圈子裡游走,領域好闊。Daniel Chu 都是彈鋼琴(也有編曲),但感覺又那麼變化多端。

記得去年訪問龔志成(阿龔),談到流行另類、主流獨立的框架時,他就曾提議「不如你訪問吓 Daniel Chu」;適逢今屆自由爵士音樂節裡《樂戲》這個節目就由 Daniel Chu 擔大旗,我就藉此機會找他聊聊了。

01

The Game


一場即興冒險遊戲


《樂戲》從字面理解,就是一場音樂的遊戲。起初阿龔問他想與哪類器樂碰撞,Daniel Chu 本來答 String Quartet,怎料阿龔回應:「不如湊夠十個人啦」,輾轉之下,就演變成現在和「自由空間樂團」這個弦樂九重奏的合作。

遊戲怎玩呢?為免「劇透」,就這樣簡單說明:Daniel Chu 每彈一句樂句,其中一位樂手就要即時「接招」,然後持續演奏不停 loop。Daniel Chu 說構思早在他美國讀書的時候已經萌生,主要受到兩位音樂人的啟發,其中一個是 Bobby McFerrin。「他與合唱團合作,唱完一句樂句,就會交給他們銜接下去。我就想,可否以我的鋼琴,與弦樂團合作呢?因為弦樂某程度上和人聲是很相似的,可能也會有相類似的效果。」

另一個靈感泉源來自英國作曲家 Gavin Bryars。「他的作品很多時候只有很簡單的 melody,但會以很豐富的和弦去 harmonize﹐譬如他很有名的作品〈Jesus’ Blood Never Failed Me Yet〉,廿幾分鐘都是同一個 melody,但用弦樂重新 harmonize 後,就變成一個好沉浸式的經歷。」 

遊戲好玩的地方是,綵排和真正演出都充滿未知,每一次都不一樣,無可預計。

02

The Players


樂手只知道這是一個遊戲,對內容毫不了解


《樂戲》包含的,是即興、簡約而重覆的演奏,卻毫不單調,處處佈滿驚喜。

「Basically it’s just like a squid game!」這就像魷魚遊戲,Daniel Chu 如此形容。採訪前一天,Daniel Chu 與一眾樂手就演出首次會面,「有人問我要不要帶譜,或有甚麼要準備,我說都不用。」

樂手只知道這是一個遊戲,還要簽合約,但對實際「內容」毫不了解,果然像魷魚遊戲。「他們只知道要跟一個叫 Daniel Chu 的年輕鋼琴家合作!」樂手也非等閒之輩,個個畢業於知名音樂學院如 The Juilliard School、Eastman School of Music 等,當然吧,質素差一點又怎玩得來這個遊戲?而當 Daniel 和他們進行第一次綵排後,他就知道這個埋藏了 3 年的構思,是真的可以實行了,這一班都是音樂觸覺非常敏銳的樂手。

遊戲挑戰的不只是九人弦樂團,其中也有一部分是 Daniel 聆聽他們演奏再即興「回應」,彼此有來有往。可喜的是,樂手們都覺得好玩,絕不像魷魚遊戲的參加者有「洗濕咗個頭唯有頂硬上」的感覺,首次綵排過後甚至忍不住以琴弓拍打樂器代替擊掌,以示過程非常正。「我看到他們的樣子是有點愕然,好像在想:原來真係 work 㗎喎!」

留意到 Daniel Chu(本名朱肇階,但大家可能比較常看到他的英文名字,就雙語寫上標題了),可能因為他比較「跨界」:有涉足流行音樂的範疇(衛蘭、鄭秀文的作品),又與 hirsk、Blue Kwok 組成了較新派、實驗性的組合 manvsmachine,當然少不了在爵士甚至古典圈子裡游走,領域好闊。Daniel Chu 都是彈鋼琴(也有編曲),但感覺又那麼變化多端。
記得去年訪問龔志成(阿龔),談到流行另類、主流獨立的框架時,他就曾提議「不如你訪問吓 Daniel Chu」;適逢今屆自由爵士音樂節裡《樂戲》這個節目就由 Daniel Chu 擔大旗,我就藉此機會找他聊聊了。
Daniel Chu 去年也有在自由爵士音樂節的「即興實驗室」環節裡演出。(圖片由西九文化區提供)

03

The Audience


現場觀眾會覺得好玩又好睇


玩的自然開心又興奮,但去現場看的觀眾,又有沒有同等的興奮?Daniel 說,相信他們會覺得「好玩又好睇」。「觀眾會覺得好微妙,而且難得地在香港看到一班很高水平的音樂家互動、交流,當中有很多默契的流露。另一方面,也會發現音樂原來可以那麼 spontaneous(自發),而帶來的這種 playfulness(玩味),亦一樣放得上舞台,當中能聽到一些優美的旋律和樂句。」

準備入場或心郁郁要購票的觀眾,可能心裡有個疑問:我要唔要音樂好叻先識欣賞㗎?Daniel 表示,說到底,這真的只是一個遊戲,音樂上是非常 easy listening 的。他給我看了一些綵排的片段,可以告訴大家,演出非常有趣,同時音樂又予人很 poetic 的感覺,你當成是個「尋常」的音樂會也無不可。

問到會否向觀眾解釋一下遊戲規則,Daniel 說仍在思考當中,但他認為甚麼都不知道也沒所謂,笑言:「佢哋睇到呢個訪問咪好彩囉!」他說設計了一些和傳統指揮方法不太一樣的身體語言,譬如頭傾前就細聲,腰向後就大聲,也不用怎麼向樂手解釋,人本身對周遭事物和動態就很敏銳,「說到底就是 common sense」。

留意到 Daniel Chu(本名朱肇階,但大家可能比較常看到他的英文名字,就雙語寫上標題了),可能因為他比較「跨界」:有涉足流行音樂的範疇(衛蘭、鄭秀文的作品),又與 hirsk、Blue Kwok 組成了較新派、實驗性的組合 manvsmachine,當然少不了在爵士甚至古典圈子裡游走,領域好闊。Daniel Chu 都是彈鋼琴(也有編曲),但感覺又那麼變化多端。
記得去年訪問龔志成(阿龔),談到流行另類、主流獨立的框架時,他就曾提議「不如你訪問吓 Daniel Chu」;適逢今屆自由爵士音樂節裡《樂戲》這個節目就由 Daniel Chu 擔大旗,我就藉此機會找他聊聊了。

04

The Daniel Chu


活在 Post-Genre 音樂世界的九十後


每年自由爵士音樂節,總有傳統的演出,也有較為「新音樂」的環節,《樂戲》就好像擔當了今屆「創新」的其中一個部分。驟耳聽來,甚至好像不那麼爵士,於是忽爾好奇問到 Daniel Chu:你覺得自己是個爵士樂手嗎?

「你問一些當今最出色的樂手:are you a jazz player?相信 85% 都會答你:I just play what’s good, am I a jazz player?」他們都不會特別願意稱自己為爵士樂手,因為他們都相信,世間上只有兩種音樂:好的與不好的。Daniel Chu 也一樣:「如果能讓觀眾更了解我這個人或某個節目,我不介意文字上這樣歸類,但我比較喜歡當一個 pianist(鋼琴家)。」

但他同時認為,在一個爵士音樂節首演這類「新作品」,是適合的,因為這也是爵士精神。「是革新,同時又很原始,還有那種流動性,以及音樂人之間即時的創造。但這是不是 Jazz 呢?是有些 Jazz 的元素,但其實混合了很多不同種類的音樂。」

Daniel Chu 今年才 24 歲,他說自己成長於網絡時代,懂得用電腦時,YouTube、串流平台已經存在,很多音樂都只是「one click away」,「飲的音樂奶水本身已很 diverse,好 comfortable 的活在一個 post-genre 的音樂世界」。他做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但對他而言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也引證了他就是這樣長大的;類型說到底只是標籤,不必執著。

05

The People


香港人普遍喜歡熟悉的東西,選擇了一樣東西,就很少改變


在網絡時代成長也有其「危險性」,Daniel 認為,現在很多人都會稱自己做藝術家,卻不知道藝術家的意義是什麼。「而我對這個字是好認真的。」他說,藝術家要對自己負責任,對作品要有深入的思考而非「亂咁嚟」,更進一步,要對社區帶來影響。

Daniel Chu 畢業於美國伯克利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隨後決定回港發展,也因為責任。畢竟在美國,聽爵士音樂、新音樂的群眾數目已很穩定了,他想在香港也建立一個穩定的觀眾群。「我很有信心,他們也可以感受、明白這些音樂的力量。」

訪問之前,西九文化區公關告訴他節目門票賣得不錯,他有點意外,因為覺得全新創作的演出一般會受到忽視。「香港人普遍喜歡熟悉的東西,選擇了一樣東西,就很少改變。」聽古典的會留意演奏甚麼大師作品,聽流行的會關心某些大熱作是否在 setlist 之中,全新的、未知的,總是令人卻步。

《樂戲》的意義卻在於樂手之間互動的探索,這是我們比較少機會接觸得到的。Daniel 是一個 pianist,但真正的底蘊是一個 improviser,演奏時自然流露的豐富「身體語言」,就如他的頭號偶像 Keith Jarrett 那樣,傾注了十足的情感。我們不如試試從這個角度切入,感受一下音樂的魅力?

自由爵士音樂節:自由空間樂團×朱肇階——樂戲

日期:2021 年 10 月 29 日(星期五)
時間:晚上 8 時
地點: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大盒
門票:$350
詳情可瀏覽西九文化區官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