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The Daniel Chu
活在 Post-Genre 音樂世界的九十後
每年自由爵士音樂節,總有傳統的演出,也有較為「新音樂」的環節,《樂戲》就好像擔當了今屆「創新」的其中一個部分。驟耳聽來,甚至好像不那麼爵士,於是忽爾好奇問到 Daniel Chu:你覺得自己是個爵士樂手嗎?
「你問一些當今最出色的樂手:are you a jazz player?相信 85% 都會答你:I just play what’s good, am I a jazz player?」他們都不會特別願意稱自己為爵士樂手,因為他們都相信,世間上只有兩種音樂:好的與不好的。Daniel Chu 也一樣:「如果能讓觀眾更了解我這個人或某個節目,我不介意文字上這樣歸類,但我比較喜歡當一個 pianist(鋼琴家)。」
但他同時認為,在一個爵士音樂節首演這類「新作品」,是適合的,因為這也是爵士精神。「是革新,同時又很原始,還有那種流動性,以及音樂人之間即時的創造。但這是不是 Jazz 呢?是有些 Jazz 的元素,但其實混合了很多不同種類的音樂。」
Daniel Chu 今年才 24 歲,他說自己成長於網絡時代,懂得用電腦時,YouTube、串流平台已經存在,很多音樂都只是「one click away」,「飲的音樂奶水本身已很 diverse,好 comfortable 的活在一個 post-genre 的音樂世界」。他做很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但對他而言都是很自然而然的,也引證了他就是這樣長大的;類型說到底只是標籤,不必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