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 4 月 1 日香港正式啟動了 5G 網絡服務以來,轉眼已開通 5 個月了,各大手機廠商也陸陸續續推出 5G 手機,但你知不知道,原來市面上有售的 5G 手機有不少未能完全支援香港 5G 頻段,因此買機前要懂得查看手機規格。

Close
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5G 手機未必支援 5G? 如何看懂 5G 手機規格

視聽生活

視聽生活

5G 手機未必支援 5G? 如何看懂 5G 手機規格

5G 手機未必支援 5G? 如何看懂 5G 手機規格

自從 4 月 1 日香港正式啟動了 5G 網絡服務以來,轉眼已開通 5 個月了,各大手機廠商也陸陸續續推出 5G 手機,但你知不知道,原來市面上有售的 5G 手機有不少未能完全支援香港 5G 頻段,因此買機前要懂得查看手機規格。

關於香港 5G 網絡頻段

提到 5G 設備供應商,除了大家聽慣聽熟的華為之外,其實還有韓國的 Samsung、瑞典的 Ericsson、芬蘭的 Nokia、日本的 NEC 及中國的中興等等。據市場調查公司 Dell'Oro 的報告,在 2020 年第一季度 5G 設備市場排名顯示,華爲以 35.7% 市佔率穩居第一位,其後是 Ericsson(24.6%)、Nokia(15.8%)及中興(13.2%)。但隨著多國封殺華為,或實施更多限制措施,Ericsson 和 Nokia 好大可能成為最大的得益者,相信日後的市場排名會有所變化。

說回香港 5G 網絡情況,大部分電訊商都使用華為 5G 設備,只有 SmarTone 使用愛立信設備。由於現時的 5G 建設牽涉到 4G 網絡的升級,因此一眾電訊商在選擇 5G 設備供應商時,都傾向維持與現行的 4G 供應商一樣。而且各大電訊商都會從 4G 網絡頻譜中分割一些給 5G 使用,好處是升級現有的網絡基站就可用到 5G 網絡,而且覆蓋範圍亦較大;但缺點是網速只比 4G 網絡快一點,而時延亦會高一點。

譬如 SmarTone 現在主要是利用 N1(2.1GHz)頻譜作為 5G 網絡,這個頻段是 4G LTE 的主要頻段之一,但 SmarTone 表示,他們是首間應用動態頻譜共享技術(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DSS)的電訊商,做到無縫連接 4G 及 5G,能在短時間內將 5G 網絡覆蓋至香港大部份地區,亦可解決在限制區不能鋪設 3.5GHz 基站的問題。至於 3HK、香港電訊及中國移動就主力拓展 N78 黃金頻段(3.5GHz),雖然網絡速度不如 N257 的 mmWave 毫米波頻段,但勝在網絡覆蓋較廣,所以鋪設的基站密度可較少,對流動服務電訊商的部署有較高的效率。

至於香港將會應用的 N79(4.9 GHz)頻譜,僅有香港電訊及中國移動持有。而 N257(26GHz / 28GHz)mmWave 毫米波頻段,卻只有 3HK 沒有,將來如作網絡速度比拼,就會有點輸蝕。

各大電訊商的 5G 頻段

頻段
3HK
csl. /
1O1O
中國
移動
SmarTone

N1
(2.1GHz)

N78
(3.3GHz
/
3.5GHz)

N79
(4.9GHz)

N257
(26Hz
/
28Hz)

部分 5G 手機未支援香港 5G 網絡

大家都大概知道 5G 網絡中有劃分為不同頻譜,而坊間聲稱的 5G 手機,原來都有不少未支援得到香港所有頻譜。部分國產 5G 手機,包括小米 Poco F2 Pro、 Vivo NEX 3 5G 及黑鯊 3 等等,卻未能對應 N1(2.1GHz)頻譜。假如你用 SmarTone 的話,大部分地方都會用不到 5G 網絡,因為它用 N1 作為主力的 5G 頻段。另外,亦發現小米 10 Pro、HTC U20 5G 及 Sony Xperia I II 等 5G 手機卻不支援 N79(4.9GHz)頻譜,若去到大埔、馬鞍山及赤柱等限制區(5G 結界),雖則會顯示有 5G 訊號,但只有 LTE 的網絡速度。如果大家打算入手 5G 手機,記得留意該手機支援哪段頻譜,現時 Samsung 和華為的所有 5G 手機可以完全支援香港 5G 頻譜。

延伸閱讀:

▸ 關於 5G 網絡的十問十答

自從 4 月 1 日香港正式啟動了 5G 網絡服務以來,轉眼已開通 5 個月了,各大手機廠商也陸陸續續推出 5G 手機,但你知不知道,原來市面上有售的 5G 手機有不少未能完全支援香港 5G 頻段,因此買機前要懂得查看手機規格。
香港的 5G 網絡未見普及,原因是很多地方根本用不到 5G。

SPILL Paper 電子通訊,為你送上電郵限定的精選新聞,以及不同欄目的深度報導,評測、觀點、專題,包羅萬有。立即按此訂閱

Most Recent

最新文章

Samsung × Art Basel 以精湛藝術作品展現 2025 全新 Art TV 系列
2025年03月27日
【評測】Brise Audio OROCHI-Ultimate:銅線材的極致演繹
2025年03月26日
【評測】Beyerdynamic DT 1770 PRO MKII、DT 1990 PRO MKII:新單元升級更易推更靚聲
2025年03月26日
【專家教路】黑膠專門店 HK68 分享玩黑膠心得|3 種方案新手玩黑膠超輕鬆|入門黑膠唱盤推薦
2024年10月04日
平有平玩!不傷荷包黑膠唱片清潔方案
2025年03月25日
LG OLED evo AI 電視卓越影像為「理工大學 48 小時 AI 影片創作比賽」帶來沉浸式影音體驗
2025年03月21日
【評測】Kinera Thorking:延續多單元結構 調音風格獨樹一幟
2025年03月20日
【評測】Marantz Horizon、Grand Horizon:設計與音質大乘之作!頂級一體式串流體驗
2025年03月19日
【專家教路】「.1」聲道的重要性 認識超低音的設計與結構、擺位與設定
2024年12月16日
【評測】JBL Charge 6 & Flip 7:引入 AI 帶來更雄厚音效
2025年03月17日